眾所周知,在古代歷史上,明朝和唐朝一樣,都是比較強盛的王朝。
在明朝前期,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永樂帝朱棣,兩人文治武功,南征北戰。經過幾十年的征戰與經營,明朝的領土範圍在明成祖朱棣統治時期達到極盛,明成祖朱棣統治時期的明朝,在東北,設定了奴兒干都司作為治所,對東北的大片領土進行羈縻統治;在西南,南征安南,在現在的越南北部地區設定了交趾布政使司,將其納入明朝的統治範圍內。
但是,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統治時期(其實主要是明宣宗,因為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明朝的國土卻大量收縮。在北方,明朝放棄了大量的長城以外的衛所,統治區域退回長城一線;在南方,廢置了交趾布政使司,安南地區脫離了明朝統治。這麼多的領土被放棄,或許很容易讓人感到這個朝代的國力是否已經大幅度地衰落了。但歷史卻恰恰相反,失去這麼多國土的仁宣時期,卻也是明王朝國力最為鼎盛的時期,並且還被史家稱為“仁宣之治”,得以與歷史上其他著名的盛世齊名。那麼,出現這奇怪現象的“仁宣之治”時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首先應該瞭解一下為什麼“仁宣之治”是明朝的盛世時期。我們可以從經濟、政治、軍事等多方面來進行梳理。經濟上,明仁宗上臺後,就終止了在永樂年間浩浩蕩蕩的鄭和下西洋,這在後世的我們看來似乎是一種走向自我封閉的行為。但是在當時,由於明成祖朱棣統治時期長期南征北戰,征伐安南,掃平蒙古,再加上為了宣揚國威而進行的多次鄭和下西洋。這些作為經濟成本確實是高啊!
雖然一直是強者的姿態對外展示,但誰都清楚這些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和外交行為是非常消耗國家財富的。永樂一朝,這些活動從來沒有停止過,明仁宗上臺後,若是繼續下去自然國庫更是捉襟見肘了。所以他不僅停止了鄭和下西洋,還叫停了每年在交趾和雲南的採辦活動,一切都是為了節省國家的財政支出。
政治上,仁宗與宣宗朝都任用以“三楊”為首的內閣,朝政治理很有成效,君臣關係也相當和諧。而另一方面,明宣宗同時也在整頓統治機構,罷免了一大批貪腐、違法、怠政、年老的官員,對行政體制進行精簡和裁冗的措施,朝堂風氣得以重整。並且宣宗朝還時常採取一些減輕人民負擔的措施,比如減免糧稅等。
軍事方面,仁宗朝調整了一系列邊關重鎮的總兵大臣。而宣宗為了防範蒙古更是專門整頓兵馬在喜峰口駐紮,時刻防備蒙古的入侵。當蒙古大軍襲來的時候,明宣宗更是親自帶兵與蒙古軍交戰,親手射殺敵軍先鋒,在交戰中擊潰敵軍,當敵軍發現是皇帝御駕親征時,紛紛跪倒表示臣服。
那麼,在瞭解了“仁宣之治”時期明朝的國力之強盛之後,我們再以此來分析“仁宣之治”時期為什麼會放棄那麼多領土。我們已經知道“仁宣之治”時期明朝國力達到巔峰,那麼很顯然不是明王朝的實力不夠強,無法對這些地方進行統治。那麼既然不是能夠做到,那就只能是不想做到了。
為什麼明王朝不想在這些地方繼續維持其統治呢?我們還是可以從多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首先是經濟發展,我們在前文中已經瞭解到,明朝放棄的國土主要是在長城以北地區以及安南地區(越南以北),這些地方雖然南北跨度很大,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位置偏僻。
位置偏僻意味著這些地方的交通條件往往也是較差的(因為人多才能路多),而且這些地方因為自然條件的原因,道路的修建和維護都是要求比較高的(草原和熱帶雨林對道路修建維護阻礙極大)。這就導致這些地方的人員流動和商業交流是比較困難的,自然也會阻礙到地方經濟的發展。
而且,明王朝主要發展小農經濟,小農經濟要求主要發展種植業,但長城以北地區,降水稀少,加上氣候變化的原因,氣溫相比於歷史上之前的時期要冷一些,非常不利於種植業開展,這就使得這一一地區對於明王朝來說顯得十分雞肋。以上原因使得這兩處能夠為明王朝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有限。
而對於追求社會穩定的仁宣朝來說,這兩處地區對於極力想要避免不必要的戰爭的仁宣二宗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不論是長城以北地區還是安南地區,在歷史上不屬於中央王朝管制的情況才是常態。這些地方的民族也不像以漢族為主的中央王朝,他們多是少數民族佔據大部分。這就導致這些地方很容易便從臣服轉為對抗,而想要長期統治這些地區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對極力想要節儉財政開支的仁宣二宗來說也是無法接受的,所以當這些地方脫離統治時,明宣宗並不願意再將這些地區收回。
所以,綜上所述,“仁宣之治”之所以能夠得名,是因為其經濟穩定發展、政治清明、軍事力量強大。而之所以相比於明成祖時期國土面積縮小,則是因為仁宣二宗一直貫徹的是“收縮”政策,不願意為了維護在這些偏僻地區的統治而消耗國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