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到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記》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姓氏合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漢代應劭《風俗通》收錄近500個。最常用流傳最廣的是北宋(960年)《百家姓》,歐陽修時期已經成為“村書”,家家幾乎都有。《百家姓》共收集了408個單姓,30個複姓。姓氏作為中國民間文化的一種特殊存在方式的家族文化,一直影響著中國每一個家族的成員。受某種思潮影響,不考慮根基又產生了許多姓。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研究員說,兩年的調查涉及全國1110個縣和市,得到了2.96億人口的資料,共獲得姓氏4100個。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佔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佔8.49%。常用的100個姓氏集中了中國85﹪的人口,其中45個大姓人口總和,約佔中國姓氏總人口的70﹪。當年盧姓排名42位,在臺灣排名39位,佔漢族人口0.47%。據2018統計,前10位姓氏人口總數,佔全國漢族人口的44.5%。盧姓排名沒變化,盧姓人口占漢族人口0.51%。占人口比例0.1%以上的姓氏共129個,而這前129位姓氏的人口約佔我國總人口的87%。理論上若干年後稀有姓氏確實會消失(另當別論)。
郡望、堂號在家族中具有重要性,“所謂郡望,就是指某一姓氏在某一地區地位最高的家族。在姓氏發源以後,由於不同的原因,同一姓氏不可能居住在同一地方,而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同一姓氏的人,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社會地位不可能完全一樣。因此,那些地位比較高的人為表示自己這一支高於其他地區的同姓人,便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所居住的地區(郡),這樣就有了郡望。如上述的隴西李氏,即居住在隴西地區(今甘肅天水一帶)的李姓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是李姓人中地位最高的一支,其他地區的李姓無一能與之相比。諸如此類的標榜郡望,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有一定的實際意義。當時無論是選官還是婚嫁最重郡望門第,不同郡望的人即使是同姓,也不能擔任相同的官職;朝中最為顯赫的官位也只能由有最著名郡望的人來擔任;郡望較低的人無論才能多高,都是無法佔有這些位置的。
堂號則是郡望的進一步分化和發展,是某一郡望中某一房支的稱號。在某一姓氏中的某一支成為望族後,由於不斷繁衍發展和遷徙的緣故,往往會進一步分化為許多不同的房支和系派。這些房支和系派與郡望不同的人一樣,也會有貧富貴賤之分,為了加以區別,便在郡望之下出現了許多新的名號,這種名號有時稱為房號,有時則稱為堂號。
至於宋元以後,人們對郡望、堂號的內容不再有所區分,把二者同樣作為姓氏發祥地的代稱。據資料統計,在當今臺灣2200萬人口中,漢族佔96.4%以上,幾乎每一個姓氏都保留著傳統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對故土先人的眷戀之情。臺灣同胞每遇紅白之事,多在門前懸掛標有郡望的燈籠,以示世人。”(根據360百科編輯)中國內陸對郡望認識淡薄,包括明清家譜也少見強調郡望。家譜又曾經被視為糟粕,被查抄銷燬許多,北方損失大於南方,久而久之口授的記憶喪失過半。沒有易記的郡望、堂號的傳承,幾次遷徙的分支就會迷茫。新發現人們以某先人定向,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筆者仍認為以郡望、堂號為記更科學。
古人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中國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講求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不忘祖宗先人。尋根問祖,是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國人自古重視家的根系源流。盧姓家族由主幹和多股支流,匯成波瀾壯闊的江海。就一般家族來講血緣祖是第一位的,對盧氏大家族整體而言“世祖”是第一位的。對盧姓起源、遠祖、世祖(可考的盧姓第一人)、中興祖(盧姓稱著華夏奠基人),不忽視的前提下更重視血緣祖。《史記》《漢書》《三國志》《諸侯王者表》《後漢書集解》記載的盧氏二十四位,大致分為四支第一支盧綰支系,第二支系盧卿,第三盧罷師支系,第四盧植支系。前三個支系雖不否定其有傳承,沒有形成望族也是事實。唯盧植世系傳續綿長顯著,且形成了以涿州涿縣為中心的范陽盧氏郡望。此外另有歷朝歷代皇帝賜盧姓,改盧姓,形成多源的盧氏大家族。賜盧姓者絕非等閒之輩,改盧姓乃是盧姓魅力的吸引。正確理解“天下盧姓一家親”的內涵,以姓盧為榮,以同姓為親,但不能因此淡化血緣祖。錢文忠教授等人講盧姓,存在三種情況:一、照搬新唐書的訛誤。二、有的來源只是據說。三、有的源流已經消失(教授只能這麼講)。現將盧氏典型的幾大支系,幾大郡望,和各種資料出現過的盧姓來源,有詳有簡的整理羅列20項。望有能力的組織機構下功夫,核實、統計今天的盧氏,還存在多少可以寫入家譜的源流。
1、秦朝盧敖:
盧敖,字雍熙(前275--前195),范陽涿州涿縣人--盧植--(四房氏)後裔,是范陽盧氏的主要支柱和典型代表。非常容易見到這方面的闡述,不在這裡重複展開。
2、秦漢盧綰:
盧綰(前256年-前194年)江蘇豐沛人,與漢高祖同庚、同鄉……初授燕王。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漢高祖誤認為盧綰同陳豨一起叛亂,劉邦在攻擊盧綰時,與大臣誓曰:“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是為白馬之盟。以樊噲、周勃攻打盧綰,攻下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盧綰攜及家人奔走匈奴,被封為東胡王。公元前194年(漢惠帝元年),盧綰死於匈奴,享年63歲。36年後盧綰長孫盧賢,又名巨儒、他之,以東胡王降,他之剛說出“皇上,罪臣盧賢前來領罪”,漢景帝劉啟莊重地搖搖頭道 “什麼都不用說,都是自家人,何罪之有”。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四月丁巳,封他之為亞谷侯,亞谷侯國都在今河北容城南。第二年他之去世(享年58歲)。其長子盧俊(開英)承襲亞谷侯,七年後盧珠(盧漏)為第三任亞谷侯,在位七年後傳子盧統(盧賀)。盧統承襲父爵亞谷侯在位39年,公元前91年因參與戾太子劉據叛亂受到牽連。被漢武帝處死,全家人連坐,亞谷侯封爵被取消,亞谷侯歷55年而終。
燕王盧綰在燕地僅幾年之久,就奔匈奴作了東胡盧王。……(其孫盧他父(之)以東胡王歸漢。“傳四世:簡侯盧它父-安侯盧種-康侯盧偏-盧賀。徵和二年庚寅(公元前91年)七月辛巳,“侯賀坐太子事,國除”。”來源於百度百科《亞谷侯國》。名字有不同,情節一致,互相參考)。
3、秦漢盧卿;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曰:盧罷師在漢王四年加入大將軍韓信麾下,並且始終都是齊將的身份。田齊時代已晉升齊國將軍的盧卿、盧罷師,各為統帥為漢高祖劉邦效力,漢朝建立後均被封侯。
昌侯盧卿(前?--前166),食邑(大概位於河南駐馬店確山縣附近)千戶。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與其他將領大發車騎往擊匈奴,見《匈奴傳》。盧卿以是上郡將軍,屯兵上郡(陝西榆林),病死在上郡。以老邁之軀,為大漢效力至死,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漢庭為其諡號,圉侯。其封國由子盧通繼承。盧通於漢孝文15年(公元前165年)嗣父爵為昌侯至孝景3年(公元前154年)坐謀反,誅。有子,名不詳。
4、秦漢盧罷師:
共侯盧罷師(前?--前174)食邑(今河南衛輝縣)1200戶。文帝三年任將軍,屯兵滎陽。文帝六年,盧罷師病逝,漢庭為其諡號,莊侯。共侯封國由其子盧黨繼承。盧霸陵,襲父爵。漢宣帝4年(公元前62年)“罷師曾孫霸陵簪信詔復家”。無再享受爵祿,其後失載。
5、東漢盧芳:
盧芳(生卒不詳),字君期,安定郡三水縣(今寧夏同心)人,居住在三水縣的左谷。王莽在位時期,天下人都思念漢朝的恩惠,盧芳於是假稱自己是漢武帝的曾孫劉文伯。並說他的曾祖母是匈奴谷蠡渾邪王的姐姐,也就是漢武帝的皇后。公元24年更始帝劉玄遷都長安,徵召盧芳為騎都尉,讓他鎮守安撫安定以西地區起。安定郡大部、北地郡大部、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雁門郡和代郡。……公元25年(更始三年),更始帝劉玄被赤眉軍所殺,三水的豪傑共同商議,認為盧芳是劉氏的子孫,應該承繼宗廟,便共同擁立盧芳為上將軍、西平王。盧芳派遣使者前往西羌、匈奴建立和親關係。匈奴單于說:“匈奴本來與漢朝互約為兄弟。後來匈奴衰落,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漢朝因此派兵予以保護,匈奴則世世代代向漢朝稱臣。現在漢朝也敗絕,劉氏宗族前來歸附於我,也應當擁立他,讓他尊奉我。”於是命句林王率領數千騎兵迎接迎接盧芳兄弟到匈奴。盧芳和他的哥哥盧禽、弟弟盧程到了匈奴後,匈奴單于立盧芳為漢帝;任命盧程擔任中郎將,讓他們率領胡人的騎兵回到安定。……匈奴派人送盧芳和家人到塞外,十年後病死於塞外。至建武二十四(公元48年)年冬10月,原被盧芳“漢”政權割據的八郡,才被東漢真正的恢復管理。《後漢書.盧芳傳》有記載。
6、齊桓公後裔中有一支盧蒲氏,後期改盧氏:
齊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子孫後裔有盧蒲氏一支。盧蒲癸、盧蒲嫳兄弟。盧氏兄弟其人其事散見於《春秋左傳》、《東周列國志》等書,尤其是《東周列國志》記載較為詳細。公元前548年,齊莊公被崔杼、慶封所殺,盧蒲嫳的哥哥、齊莊公的心腹盧蒲癸逃到晉國。盧蒲癸的弟弟盧蒲嫳投靠慶封,……”。公元前539年9月以後,兄盧蒲癸居南盧蒲城,也叫盧哥莊,弟盧蒲嫳居北盧蒲城,後來改盧蒲為盧。《光緒順天府志》等典籍均有這樣的記載:“城塚記,古南北盧蒲城在文安縣西北二十七里,魯昭公三年齊侯放盧蒲嫳於此,後於燕境,權置二城在鄚縣界。” 北宋鄭樵《氏族略》載,“盧蒲氏,出自桓公,亦為盧氏,范陽。”。應該理解為也聲稱范陽盧氏而非實質。盧浦,盧蒲是不是一回事不知,北魏盧浦歸盧。
7、媯姓盧氏:
湖北襄樊有廬子國,文獻始現晚於山東盧子國。春秋時期《楚史》注:“羅、盧、鄢,……這三國最遲在公元前691年已為楚所滅。”。據鄭樵《通志》記載:“廬氏,亦作盧,音通廬。戢黎之後,此南蠻也,今襄州有中廬即其地。”根據於楚武王五十年(公元前691年)楚國滅了盧國後,《左傳》還記載了盧國公族戢黎任楚國大夫,受命攻滅庸國的故事。滅庸後,將庸國的一處城邑給了盧戢黎,作為楚國大夫盧戢黎城邑。又:安徽合肥廬子國,“其首領廬子戢黎(即廬國子爵戢黎),其後裔有兩姓,其中有廬姓,其宗祠供奉在山西洪桐老槐樹供祠第六櫥”;二是戢姓,在湖北房州,武漢,四川有戢姓人,兩姓人口20萬左右”。(湖北襄州、安徽合肥均為廬戟黎支活動痕跡,錢鍾書教授說(媯姓盧氏)廬改盧姓,有沒有、有多少人不詳。)
8、姬姓盧氏:
姬姓舅犯助晉文公姬重耳戰勝楚國,因功封邑於昝邑(今河南唐河昝崗),舅犯之子賈季封邑於五鹿(今河南清豐),舅犯後人據說後來以盧為氏 。實際情況不詳。
9、複姓改盧線索明確的:
唐朝武周、中宗期間宰相有豆盧欽望(629~709年),字思齊,昌黎徒河人(今遼寧錦州市)。(曾祖父:豆盧通,隋朝相州刺史、南陳安公。曾外祖父:隋太祖楊忠。祖父:豆盧寬,禮部尚書、鎮軍大將軍、光祿大夫、芮國定公,贈特進,幷州大都督。祖母:昌樂公主。舅祖父:隋文帝楊堅。父親:豆盧仁業,成州刺史、右武衛大將軍、芮國敬公,贈太子少保、代州都督。叔父:豆盧懷讓,迎娶萬春公主,金紫光祿大夫、太府卿、駙馬都尉、上柱國、芮國公。弟弟:豆盧欽肅,晉陽縣令,贈水衡都尉、汾州刺史。弟弟:豆盧欽爽。弟弟:豆盧欽文,蜀州司戶參軍)。豆盧再下一代是否簡化稱盧,不得而知。另有史料記載:盧氏大舉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際。西晉末年因“永嘉之亂”,盧氏族人有隨晉室南遷的。又有一支遷居東北成為遼西盧氏大族,此盧氏為魏太保錄尚書事盧魯元昌黎徒河人(今遼寧錦州市)之所在。二者什麼關係尚不清楚。
10、弋陽郡望:
范陽雷訛為盧,《新唐書.盧祖尚傳》:“祖尚自雲,本姓雷氏,後音相訛,改盧氏,望弋陽(治今河南潢川)光山(河南光山縣)”,這段話比鄭橋的話有價值,改盧年代似在隋唐朝以前,不得其詳。盧祖尚(?-628年),字季良,光州樂安人。父親叫盧禧。“貞觀初年(627年),交州(治所位於今越南河內市附近)都督遂安公李壽因貪汙冒領國庫公款被革職治罪。唐太宗李世民考慮交州地處邊遠,想挑選一名優秀的地方官去擔任都督職務。朝廷大臣一致推薦瀛州(治所位於今河北省河間市)刺史盧祖尚,稱他“才兼文武,廉平正直”,是一個合適的人選。……”曾佔據兩個盧氏郡望且融入盧氏較早,且《盧祖尚傳》說的很清楚,傳承一定也清楚,故不能輕視。
11、三元郡:
唐代有三原的閭雲保,經當朝皇帝特批改姓為盧姓(後望於陝西省三原郡),三原郡也曾是盧氏郡望之一。未見有人承認。
12、盧氏河間郡望可能是虛妄
魏徵作《隋書.盧太翼傳》原文:“盧太翼,字協昭,河間人也,本姓章仇氏。七歲詣學,日誦數千言,州里號曰神童。及長,閒居味道,不求榮利。博綜群書,爰及佛道,皆得其精微。尤善占候算曆之術。隱於白鹿山,數年徙居林慮山茱萸澗。請業者自遠而至,初無所拒,後憚其煩,逃於五台山。地多藥物,與弟子數人廬於巖下,蕭然絕世,以為神仙可致。皇太子勇聞而召之,太翼知太子必不為嗣,謂所親曰:"吾拘逼而來,不知所稅駕也!"及太子廢,坐法當死,高祖惜其才而不害,配為官奴。久之,乃釋。其後目盲,以手摸書而知其字。仁壽末,高祖將避暑仁壽宮,太翼固諫不納,至於再三。太翼曰:"臣愚豈敢飾詞,但恐是行鑾輿不反。"高祖大怒,系之長安獄,期還而斬之。高祖至宮寢疾,臨崩,謂皇太子曰:"章仇翼,非常人也,前後言事,未嘗不中。吾來日道當不反,今果至此,爾宜釋之。"及煬帝即位,漢王諒反,帝以問之。答曰:"上稽玄象,下參人事,何所能為?"未幾,諒果敗。帝常從容言及天下氏族,謂太翼曰:"卿姓章仇,四嶽之胄,與盧同源。"於是賜姓為盧氏。大業九年,從駕至遼東,太翼言於帝曰:"黎陽有兵氣。"後數日而玄感反書聞,帝甚異之,數加賞賜。太翼所言天文之事,不可稱數,關諸秘密,世莫得聞。後數載,卒於洛陽。”。隋朝盧太翼(約557--614),後世稱章仇太翼作盧太翼屬實,唐朝卻無其子孫等任何記載出現。
章仇氏後來分解為章、仇兩個姓。章姓郡望有二:河間郡,豫章郡,堂號有河間堂、豫章堂等七個。章氏先世居河間,(古戰國趙地,北魏置郡,唐以河間為瀛州,宋置河間府)。後遷洪州。洪州,漢豫章郡地(豫章,地名,即今江西省南昌市。--來源於章氏源流)。
盧懷忠(919-967),瀛州河間人。少有膂力,善騎射。漢乾祐初(公元948年),寓居河中,值李守貞之叛,周祖圍其城,懷忠夜逾城出見,陳攻取便宜。河中平,奏補供奉官。從徵慕容彥超於兗州。顯德初(公元954年),監沂州軍,以所部破海州,功居多。世宗議北征,先遣懷忠按視出師道路。三關平,遷如京副使。宋初(公元960年),遷內酒坊副使。會朗州軍亂,宋太祖將出師致討,遣懷忠使荊南,因謂曰:“江陵人情去就,山川向背,我欲盡知之。”懷忠使還,奏曰:“繼衝甲兵雖整,而控弦不過三萬;年穀雖登,而民苦於暴斂。南邇長沙,東距金陵,西迫巴蜀,北奉朝廷。觀其形勢,蓋日不暇給矣。”宋太祖即以懷忠為前軍步軍都監。荊湖平,以功遷內酒坊使。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改判四方館事,知江陵府。四年,王師伐蜀。江陵當峽、江會衝,以供億之勞,遷客省使。又明年,使江南還,中途遇疾,肩輿歸京師。宋太祖遣醫丸艾以賜之,未幾卒,年四十九。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錄其子熙為校書郎。(宋史.列傳卷三十三.第四位即盧懷忠),盧熙傳承不詳。
不同時期融入的盧姓;
13、北魏時期,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鮮卑拓拔部舊姓漢化改盧姓,據有關資料顯示“這支盧氏是以後河南盧氏的重要來源”。
14、金朝(1115年-1234年)紇石烈氏族全部改為盧姓,成為漢族。整體的行為齊應該有痕跡留下。
15、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中有一個從(彝)族,為古百越民族一支,在明朝時期有取漢姓為盧氏者。未核實與下一條可否合併同類項。
16、盧漢(1895—1974),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父親盧元達本名吉狄源達,育有六子,盧漢居長。盧國梅發表了回憶文章《我的父親“雲南王”盧漢》。
17、居住於黑龍江流域的赫哲族盧如火氏,改漢姓為盧,待考。
18、清朝時期滿族的盧姓,原先來自漢民,入旗漢民滿化,後又迴歸漢族。滿洲八旗大姓赫舍里氏族有一部分改為盧姓,大部分後來成為東北地區的盧姓漢族,歷史較短易考證。
19、北魏:複姓吐伏盧氏、伏盧氏、莫蘆氏改為漢字單姓盧,歸於盧姓。隋唐“吐伏盧”、“奚什盧”的,也改為姓盧,等複姓改單姓盧。
20、漢朝若盧令丞、當盧令丞、湛盧後裔(尚未發現權威文獻落實到具體誰的記載)。
沒有郡望、堂號的,不要受潮流所左右,直接註明這一支的源流,儘量詳細。 是對自己祖宗的慰藉。
以上敘述僅供參考,若有錯漏接受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