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源於河圖洛書,洛書中有個“五”守中不變,不管其他的怎麼變,這個最中間的五不改變。可見上天是要人類透過改變有所進步,但是不能完全變,有些根本性的東西不能變。
千萬記住不能夠離經叛道,一定要持經達變,這裡的經,就是指《易經》。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所說的一句話:生活的方式可以變,生活的原則不能變。
你想穿西裝就穿西裝,你想吃西餐就吃西餐,那是你的生活方式,別人管不著,我們所在乎的,是你腦子裡的觀念是否改變,是否守住做一箇中國人的原則。
所以我們應該堅持什麼樣的生活原則呢?是這四樣:勤勞、節儉、負責、忠誠。
01、勤勞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況 引自《荀子,勸學》
中華民族是特別強調勤勞的民族,這從我們國家每年都要評選勞模可見一斑,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每個人付出辛勤的汗水。
勤奮不光是為國,而且即使是為個人,也是一種良好的氣質和品德。天道酬勤,刻苦勤勞,你就是強者,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裡,人,要活得真實而快樂,就必須學會勤奮。勤奮將使你活得更加輕鬆,更加有意義,將使你擁有別人所不能擁有的東西。
古時有匡衡鑿壁偷光,孫康映雪囊螢,現有鐵人王進喜,誨人不倦葉嘉瑩,無不感染我們的心扉。個人的興旺,家庭的發達,都離不開勤勞二字,正如《醒世恆言》裡說: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得。
一個人用辛勤的雙手打造未來,日子會越過越好,福報會越來越多。
02、節儉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有效法門,從古至今,從明君賢臣到平民百姓,都把尚儉節約,惜物惜時作為一種美德來提倡和施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
然而,隨著我們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吃穿不在發愁,享樂主義不良風氣卻日益滋生,追求名牌,相互攀比,揮霍浪費現象大量存在,炫富擺闊成為一種“時尚”,甚至出現“以奢侈浪費為榮,以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忘了我們節儉的優良傳統,忘了我們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這種觀念上的淪落十分可怕。
也許有人會說:我自己掙的錢,我愛怎麼花怎麼花。那我也勸你不要太張揚,否則你會聚集大量的怨氣在你身上,當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倒黴的事情就會降臨。
因為,道德經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03、負責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整個人類,對自然界都能積極負責的人。
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覆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維克多·費蘭克
首先要對自己負責,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的寶貴年華和生命的活力,從自己的理想出發,來安排自己的現實生活。
一個人責任感很成熟的標誌是,他認為無論做什麼事,都是為自己,成就自己的。所以他勇於付出沒有一絲彷徨,因為他知道,如果他一事無成,最終影響最大的還是自己,不是別人。
其次要對所在的集體負責,包括你的家庭,公司,和社會,一個沒有集體責任感的人是可怕的,因為他為了利益會出賣自己的良心,做著損人利己的勾當,雖然看起來獲得了暫時的利益,但最終會被所有人遠離,也備受自己良心的譴責。
04、忠誠
忠誠是一種品性,一種信仰。
《聖經》上記載了出賣耶穌的猶大,猶大收了要陰謀殺害耶穌的祭司長的30塊銀子,於是和祭司長商定,他與誰親吻,誰就是耶穌。猶大帶領祭司長一夥人來到客西馬尼園,找到了耶穌,他假惺惺地呼喚了一聲:“老師”,就前去親吻耶穌,祭司長一夥人一哄而上,將耶穌捉拿,釘在了十字架上。
最後的猶大也經不住自己良心的折磨,上吊而死。所以我們絕不能像猶大那樣做出“出賣親人朋友的可恥行徑”。
對工作而言,你的忠誠會獲取領導的信任,領導會因為你的忠誠把你當朋友來看,關鍵時刻還能把重要的任務託付給你。
你會因為忠誠而為自己打造一片陽光地帶,使自己的人生永遠燦爛輝煌,相反,那些像“猶大”一樣賣主而獲得短暫利益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人們的唾棄,都不會真正的贏得他人的尊重和關心。
▽
有很多東西,不能變就是不能變,我們從《易經》的河圖洛書得到的重要啟示是,人一定會變,不會變就不能進步,可是當你要變的時候,你要先把原則一定要抓準。
所以我們講創新,講變的時候,一定要和不變一起講。《易經》裡講土是我們的根,人也一定要抓住我們自己的根,持經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