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卷清茶,香茗淡水。夜晚,正在閱讀《論語》的我,不料隨著家人的一通電話打來,幾乎讓自己手忙腳亂。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遊俠幫助家人在閒魚APP上640元賣了一個 Ipad Air 1,買家當時很爽快,問能不能降價,得到回覆後就下單了。我隨後讓家人用順豐進行了郵寄,經過3天,郵件送達。對方簽收貨品後,進行了驗機,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把機子上原來的藍光膜撕掉,以“螢幕有灰”為由,拒絕立即點“確認收貨”。開始自己並未在意對方是否確認,因為家人擔心被騙,才開始關注。可此時也只是與對方進了友善溝通,因為性格原因,姿態放得很低,經過幾輪溝通無果後,才漸漸有了不祥的預感。
於是在上網瞭解了一下類似情況,不看不要緊,一看才發現自己可能真的攤上事了,原來網上充斥著各種閒魚賣家被買家套路且有口難言的控訴。
以下是遊俠的聊天記錄。
雖然還未到10天平臺打款期限,但是這次遇到的買家態度,當時確實讓我琢磨不定。
放下電話後,內心開始焦躁不定,擔心買家可能會臨近10天期限突然申請退款,根據網上的反應,一般這種情況,平臺一般可能會偏袒買方。
也就是在打字的瞬間,遊俠突然意識到,虧自己還讀了這麼久的《論語》,心性差點被這件事給擾亂。
也許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不堪,一切也只是自己猜想,真是應了那句佛門箴言——“相由心生,境由心轉”。
於是,遊俠便開始了覆盤反思,在覆盤中不斷以《論語》對照自查,逐漸對“紅塵煉心”有了一絲領悟。
遇事不亂,穩定心神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侷促憂愁。”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我們做到處事泰然,心態平和。
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部分是儒釋道,在這裡孔子的理念與其他兩家不謀而合。
佛家《楞嚴經》講,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個“定”的意思就是定住心神,因為要想獲得智慧,就必須從定中產生,不能心猿意馬,受外物牽引。
道家《清靜經》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意思就是說,人的心神本來清靜,都是因世欲之事幹擾,而使之不清靜。人如果能去除七情六慾,內守本真,內心自然而然就會安靜,七情六慾也就不能存在。
對比聖人教化,小子的修為差了百千億裡啊。
記得王陽明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則掌故。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因為沒有見到自己的名字哭天喊地,王陽明卻無動於衷。眾人過來看他時,王陽明卻說,你們以落地為恥,我卻以自己因為落地擾亂了心神為恥。
遊俠在閒魚遇到的這件事與古人何其相似,如果陽明老先生知道,我倆一定會相視一笑。可遊俠真是自慚形愧,古人能八風不動,自己卻心亂如麻。
聖人之意,再明白不過,就是告訴世人不要被俗世六慾擾亂心神。而我卻驚慌失措,擔心被騙,隨之而來是急切與對方溝通,迫切想要對方確認。當然,不是說這樣不行,做生意都希望對方儘快回款,這也是人之常情,重點是在溝通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心境,什麼樣的語氣,什麼樣的目的。
學會覆盤,向上精進。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
譯文——孔子說:“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
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副教授郭繼承在講解《論語》時認為,我們當代人學《論語》的意義就是從滋養中國2500多年的經典中尋求應對人生各種坎坷的精神資源,方法就是拋棄孔子所在時代語言系統的限制,抓住具體語言行為背後形而上的人生智慧。
“求諸己”意在善於反思,這與《論語》中“三省吾身”相對應;“求諸人”意思是在他人身上找原因,以求推卸責任。
孔子的“求諸己”用現代話講就是覆盤。覆盤原始意義是指下完一盤棋後,再重新擺一遍,尋找哪個環節好,哪個環節不好,最後無論好壞,對所有環節都進行分析和推演。行為心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行為根據緊隨其後的結果而發生變化,如果一個人能夠學會並堅持覆盤,最終會取得較大成長。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也可以採用覆盤方法,對自己提問,向自己學習,透過對各種可能性探討,達到吃塹長智、固化流程、校驗方向等目的,更能幫助我們發現問題背後的問題,激發想法與認知。
比如這件事,如果自己在賣東西之前想到去“黑貓投訴平臺”查一查關於閒魚的投訴,就會了解閒魚對於賣家權益的選擇性無視比比皆是,最終自己也不一定會選擇這個平臺;如果在此次買賣行為時自己能夠稍微甄別對方為什麼如此迅速下單,就不會貿然發貨,將主動權讓於對方;如果事先在平臺聊天介面與買方商定驗貨不能隨意撕膜,對方“螢幕有灰”的理由也就無從談起。
誠然,世上沒有那麼多如果,但這並不能否定針對一件事情的覆盤對未來行為指導意義。
換位思考,提升格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路》)
譯文——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給別人。”
孔子的這個理念,實際上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換位思考”。2500多年前,夫子便教化世人,處理人際糾紛要學著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很多堵點便能相同,很多誤會也消弭。
要注意的是,換位思考的目的雖然是解決問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對心性的錘鍊、道德的涵養卻更為重要。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不斷轉換思考方式的過程中,你對事情的認識會更深刻,對別人理解也就更多,隨著理解的增多,就能感受到對方高興或痛苦,進而使自己的行為做出改變。這是一種在更高層次追求修身的理念,透過感同身受,使自己獲得寬容的心態。
關於寬容,美國的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大衛·霍金斯博士的理論深得我心。他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合作,根據人體運動學基本原理,運用精密物理學儀器,經過長達30年的臨床實驗,其中樣本物件囊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多地區、多民族、多行業、多文化、多年齡段的人群,最終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振動頻率,對應物理學指數。
霍金斯博士研究結果是,對於那些低於200能級的人很多時候會把自己當作社會的受害者,經常心煩意亂、情緒糟糕,完全受生活所左右,他們認為一個人的幸福和苦難來自某個“外在”的東西。而在寬容能級的人就會認為,沒有什麼“外在”東西能讓一個人快樂和痛苦,幸福也不是誰能給予或奪走的,這些都來自內在,自己需要對自己的一切狀況負全責。
不難看出,當上升到形而上學後,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只是中國人用心性來描述,西方人用能量來描述罷了。但描述不是目的,行動才是關鍵,引用辯證唯物主義觀就是,真理蘊含在實踐中,透過實踐發現和檢驗真理,真理又反作用於實踐。
如果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想,買家不立即付款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可能是想體驗兩天而本人又恰好不是喜歡多說話的人,可能想給自己保留一份主動,防止錢打了水漂,也有可能只是單純的忘了。
無論怎樣,都不值得百般催促,更有甚者因此互相咒罵,不僅有可能人財兩空,還降低自己的格局。
所謂紅塵煉心就是:當你遭遇困難的時候,你要從容應對,當你遇到驚喜的時候,你能坦然處之,用苦難磨礪自己,用誘惑鍛造自己,最終活成更好的自己。
紅塵煉心,世事成人,不入俗世,何以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