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潛atom第366篇原創作品
在疫情的推動下,我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快速發展,根據《2021年(上)中國網際網路大健康市場資料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大健康市場規模高達3426.4億元,同比增長70.61%。伴隨著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無可避免出現了眾多亂象,誤診錯診、醫生資質良莠不齊、虛假審方、先購藥後補方等問題時有發生,這背後則離不開利益驅使。
2021年9月,老牌網際網路企業好大夫線上公開表示,有網際網路平臺透過醫生線上開藥,以諮詢費的形式結算,並且不計算個人所得稅。以藥養醫、過度用藥等違規現象在線上開始出現。
與其他網際網路賦能行業的不同,醫療關乎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的幸福,不能讓更多“魏則西”因為行業的混亂而失去生命。因此,網際網路平臺需要更加嚴格地監管,讓網際網路醫療進入規範、安全、高質量發展階段。
2021年10月26日,國家衛健委披露了《網際網路診療監管細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監管細則》),對網際網路診療進行全方位監管。該《監管細則》七個章節41個條款,明確了以醫療為核心,網際網路為輔助的定位。針對網際網路診療相關的機構、人員、業務、質量安全等環節,以及AI開方、先買藥後補方、藥品回扣等問題進行了規範。
△《監管細則》
關於該政策,眾多專家、意見領袖和媒體已經作出了深刻的解讀。深潛atom比較在意的是人工智慧不得替代醫師接診、醫衛人員收入不得與藥品、檢查收入掛鉤。這些規則的提出,似乎讓以藥為生的企業如坐針氈。在藥品監管規範化後,“賣藥”為生的網際網路醫療何去何從?
01
醫藥電商受衝擊,
叮噹快藥自食惡果
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一方面在於疫情推動線上行業的繁榮,另外一方面在於醫藥電商的繁榮。市值一度突破6000億港幣的京東健康,幾乎以一己之力挽回了大眾對於網際網路醫療的信心,但也讓市場產生了一個“網際網路醫療都是賣藥的”的認知。
從資料上看,賣藥依然是巨頭們的主要營收方式。比如阿里健康2021財年營收155.2億元,其中,醫藥相關業務收入佔比高達97.8%。京東健康上半年總收入為136.4億元,京東大藥房收入佔比達86.5%。《監管細則》針對賣藥的規範化,似乎大大沖擊了醫藥電商。
在《監管細則》之前,2021年4月中國政府網釋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 》,提出了在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允許網路銷售除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以外的處方藥。
△醫藥電商
隨著處方藥的放開,出現了眾多“秒開處方氾濫、稽核形同虛設”行業亂象。2021年8月20日,人民時評刊文稱,在網際網路上嚴守處方藥到患者的“最後一公里”,確保用藥安全。再加上此前備受追捧的巨頭們業績並不如預期,網際網路醫療似乎沒能延續2020年的勢頭。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為代表的“三巨頭”市值較最高點跌幅均超過了60%。
也就是說,市場對於醫藥電商的預期已經經過了一輪調整。這也是《監管細則》提出後,醫藥電商們的股票並未出現大的變動。
買藥行為主要分為即時用藥和非即時用藥。以叮噹健康和美團買藥為代表的O2O平臺和以京東和阿里為主的傳統電商分別代表了這兩種購藥的行為。在深潛atom看來,人工智慧不得替代醫師接診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即時用藥平臺。
對於非即時用藥來說,並沒有時間束縛,在醫生資源的充足條件下,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比如擁有6.5萬多名醫生的京東健康,安排好值班醫生,可以很好地解決使用者的問診需求。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很多疾病來得很突然,因此在線上購買即時用藥是強需求。叮噹快藥依託背後仁和集團已經合作的30萬家藥店為資源,消費者網上下單,叮噹快藥提供承諾28分鐘上門送藥服務。
想要實現28分鐘送貨上門,必然要大大最佳化問診流程,自2019年以來,叮噹快藥亂售處方藥一事已經多次被媒體報道,然而一直未能整改。或許是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叮噹快藥逐漸轉向了人工智慧。叮噹快藥基於自然語言理解技術研發了叮噹大白,學習了眾多醫藥知識,能夠實現整套機器人對話語境下的語言互動。有媒體在叮噹快藥的宣傳過程中這麼形容,“從諮詢病症到線上問診,再到購買藥品,使用者可以不用跟藥店的工作人員說一句話,就能自助獲取到所需的健康服務。”叮噹大白的行為,完全忽視了醫生的存在。
△叮噹大白
2020年諮詢總量440萬,其中很大部分處方藥不得不問診。在沒有人工智慧的助力下,叮噹快藥的16名全職及58名兼職醫生、與800多名外部醫生很難為使用者提供7x24小時的線上醫生診療服務。《監管細則》的出現,叮噹健康毫無疑問是受衝擊最嚴重的一家企業,當然這也是叮噹快藥數年來對於醫療服務不重視的結果。
02
網際網路醫療將會完成產業升級
診療環節是網際網路醫療最早萌發的環節,因此涉及的企業眾多。2021年,微醫、思派健康、智雲健康等眾多網際網路醫療先後遞交招股書,雖然都將醫藥作為自己的商業閉環,但提供的服務卻遠遠不僅於此,服務遍及掛號、線上問診、電子處方、線上電商、健康管理等。
在監管不足時,最早萌芽的環節也意味著最先出現問題。隨著網際網路診療將進一步標準化、規範化,意味著在這過程中會有企業被淘汰,但對於很多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從長遠看,那些合規經營、充分保障醫療安全和質量的社會辦網際網路醫院,能在分級診療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微醫創始人廖傑遠看來,健全了中國網際網路診療體系的建立,充分考慮了網際網路診療的特殊性和實體醫療機構的管理原則,《監管細則》是對整個網際網路診療行業的一次“大浪淘沙”。
賣藥雖然融資做出規模,但是毛利過低。在深潛atom看來,隨著《監管細則》的實施,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將會逐漸脫離依靠賣藥的依賴,整個診療環節將進一步標準化、規範化,對於紮根於醫療服務本身的企業都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醫療服務
網際網路醫療將涵蓋醫療行業的全鏈條,涉及醫療、醫藥、醫保等多個環節。如今的網際網路醫療已經逐漸從“醫藥”走向“醫藥險”,醫療、醫藥、醫保的“三醫聯動”已經初見雛形,隨著“醫藥”方面的監控升級,“三醫聯動”的落地將會加速。率先切入保險領域的創新支付企業和技術驅動型公司將會迎來重要發展時機。
藥企不能夠直接降價,平臺以會員名義提供服務,透過與藥廠的合作降低藥價,而後拉進保險公司進行賠付。創新支付模式中,平臺和患者都先把錢打到保險公司中,以此能夠使保險公司的保費增加,平臺也會得到相應的經紀費,最後由保險公司將藥品費用支付給藥房。這種多方共享的模式理論上可以解決患者和醫保的支付問題,目前備受市場追捧。
具體到臨床,需要放到時間的維度當中,商業模式很難在短期內得到驗證。目前眾多企業依然虧損,比如圓心科技在招股書的報告期內虧損超過11億人民幣,在想象力的推動下能夠持續多久依然是個問號;對於創新支付企業來說,另外一個問題在於壁壘。這種業務型企業,嚴重依賴關係和資源,一旦失去任何一個支付方的信任,都有隨時坍塌的風險。創新支付企業需要驗證自己的商業模式並加固自己的護城河。
△醫療支付
此外,家庭醫生作為國家大力推動的服務,同樣有巨大的想象空間,目前已經有京東健康、平安健康等巨頭佈局於此。
在數字化時代,新一代資訊科技與醫療服務的深度融合,需要的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網際網路服務,遠端醫療和網際網路診療、建設智慧醫院的建設,同樣離不開人工智慧、大資料和雲服務等新基建技術。隨著運營模式的監管升級,網際網路醫療的建設需要核心業務、運營管理與先進技術相結合支撐,從而打造高效能、差異化服務。以技術為驅動的企業,將會更好的利用這個契機,在保證使用者資訊保安的前提下,打造更高效、體驗更好的服務,助力網際網路醫療的業務升級,有望實現業務的提升。
發現問題然後整改,是一個行業正常發展的必要環節,這也是監管需要做的正確工作。隨著網際網路醫療鏈條的拉長,對於大部分企業是個巨大的利好,但如何走通商業化依然要企業持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