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式簡潔風格,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許就是無印良品這個品牌,這幫把極簡當成宗旨的設計師,甚至不惜把品牌LOGO都捨棄,就為了達到極致的簡約,以求能在任何地方都沒有違和感,真正融入使用者的生活。
然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無線頭戴耳機,這玩意無印可從來沒做過啊。如果你去直接搜尋“無印良品 耳機”這樣的關鍵詞,中文網際網路會跳出一個叫“MUJI Corded Headphones”的奇怪玩意,但只要用日文“無印良品 ヘッドホン”去搜索,就會發現日本網站上沒有任何相關方面的資料,根本無法證明無印出過這麼一款耳機。而實際上,這也確實只是Behance上一個叫Lucas Van Dorpe的概念設計師臆造的產品罷了。
而今天要講的AG WHP01K這款耳機,雖然這並不是無印官方出的耳機,但同樣作為日本品牌,AG還是做出了和無印同源的設計理念,甚至要是真把這耳機的LOGO也磨掉,那怕是扔到無印的貨架上都沒人看得出來。
……當然了,以無印良品過去造過的電子產品來看,也得說一句幸好WHP01K不是他們做的,不然哪來這麼好的音質和體驗啊?
其實同樣是簡潔設計的耳機,北歐公司的設計也非常值得稱道,今天倒也不妨拿著名的B&O一起來聊一聊,不為分高下,單純找異同。B&O所代表的北歐式設計,是以簡潔表達設計感,透過對簡單元素的精心排布做出原材料本身難有的精緻和高階感,有些甚至如藝術品般奪目;而AG這樣的日本公司,大多數把簡潔風格作為最佳化使用體驗的一個方案,相比起設計感,實用性的優先順序要更高,甚至會刻意減少使用者的注意力,不破壞使用者原來的生活風格和節奏。
WHP01K同樣繼承了這樣的思想,簡單耐看的設計,清晰的按鍵邏輯,AG的LOGO倒是還在,沒有學無印直接把品牌存在感本身都隱去,但也相當不起眼了,甚至連LOGO反光都不做。往好了說,這是那種適合躺在沙發或者床上,輕輕鬆鬆聽個半把小時的耳機,無論設計還是氣氛都很契合;往壞了說,要是不慎落(là)到了沙發或者桌子底下……那搞不好就是半個多月後可能才想起要找它了(滑稽
但你要是仔細端詳評判這款耳機的話,又會覺得AG在很多方面也挺較勁。這耳機賣價也就是個899的價格,比起其它海外廠商的主打產品來說便宜一大截,什麼金屬真皮這類高階玩意必然是用不了了,但AG愣是擠著預算往耳機上堆各種軟性材質,尤其是頭梁,兩邊都包好包滿,結構設計也針對耐用性進行了最佳化,頭梁和耳際這些容易斷裂的應力點都做了受力分散,看著都是軟脆的塑膠材質,其實相當有彈性抗拉扯。
而且在這個價位,WHP01K的主動降噪表現也相當不錯,對於中低頻噪音有著不錯的過濾能力,耳壓也比較合理,不會像某些中低端降噪耳機似的給耳朵帶來壓迫感;不過關於降噪後的音質差距,那還是敬請期待音質環節再講。要不說AG一股子愣勁,這些研發預算但凡用個所謂高階點的材質,然後結構設計縮點水、摻點假,別說增加眼緣,加二百塊搞不好都有人買啊——可這幫人偏不。
當然,WHP01K的規格還是稍微有些短板,比如耳罩還是偏小,雖然同價位倒也都以小耳罩的壓耳式耳機為主,WHP01K的耳罩已經比那類產品都大些了,但包裹感還是有些不足,耳罩也容易壓著牙關,戴著還是會有些酸脹;頭梁的壓力閾值還是偏大,戴著有明顯夾頭感,加上單元旋轉阻尼也偏緊,戴上之後還是要稍微用點力扭一下單元才能獲得比較舒適的佩戴姿勢。
此外,WHP01K也沒有觸控面板、藍芽5.2、LDAC、NFC配對、隨附App之類的花哨數碼功能,支援藍芽5.0和aptX Low Latency(低延遲協議)。我個人的感覺是這個觸控按鍵相當直觀,比記那些亂七八糟還容易誤觸的手勢好不少;而各種功能更新的情況就得期待AG未來在人機工學研發上的投入了。
不過更讓人驚喜的,還是WHP01K的音質,在單元尺寸和空間都有了足夠的發揮空間以後,WHP01K展現出了它強大的單元素質,輔以final一貫以來的調音素養,WHP01K有著頭戴藍芽耳機中第一梯隊的聲音實力。
按HiFi玩家的思路來說,WHP01K音色較為中性,整體能量感略偏中下盤,不過三頻表現都很健康,有一點略微溫暖的色調,低不轟頭高不刺耳。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雖然使用的是藍芽,但結像和密度都非常紮實,不會聽著發虛,鼓聲都帶點筋道。整體聲場並不算大,縱向會拉得更開一點,橫向就相對扁平,好在規模並不算單調扁平,也沒出什麼怪聲,加上聲音環境內比較充沛的泛音,這種聲音風格不僅能夠適應大多數流行樂的表現,也對相對劣質的錄音有一定的包容度。
如果說還有什麼短板,那就是AG作為消費類音訊領域的新兵蛋子,他們的數字處理技術還有進步的空間。直觀體現在WHP01K上就是,它在降噪開關兩種不同狀態之下,聲音會存在明顯區別,而且不知是否是因為著重削弱了中低頻噪音的因素,開啟主動降噪之後的WHP01K的中低頻能量感會變少,一耳朵聽起來好像是更亮了,更“HiFi”了,但細聽的話就會發現,泛音表現會略微收縮,氛圍厚度會有所減少,不過背景黑度也更黑了。
所以其實兩種聲都還有不錯的表現,算不上有哪邊不好,沒有斷檔的差距,如果你對此有所疑慮,那有機會還是實際試聽一下更好,確定自己對這些聲音風格的接受度。不過AG最好還是能夠修煉一下數字處理技術,以減少不同環境下的音質差距。
然後本文全篇最戲劇的部分出現了——事情是這樣的,我問了問身邊朋友誰有千元左右表現比較好的降噪耳機,我想借來做個對比,畢竟誰不喜歡看神仙打架呢?一打就是節目效果爆棚。結果沒借到千元左右的,倒是借了個兩千往上的索尼WH-1000XM4,索尼現役降噪耳機中的旗艦。這下可好,節目效果是有了,問題是,怎麼真請來個神仙啊???我要怎麼拿官價899的耳機去打官價2199的耳機?????(價格截至撰稿時)
嘛……事到如今,WHP01K雖然被迫要面對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但讓我欣慰的是,文章還有得寫,還不至於讓優勢方顯得勝之不武。
說說XM4,直觀感受就是索尼的人機工程和數字處理能力還是優勢,耳罩的包裹、阻尼都比較到位,而且由於進化到了全包耳罩的大小,夾頭和夾牙關的感覺也緩釋不少。在數字處理上,索尼不僅有配套的App,而且功能全面,配對指導、EQ調節、降噪等級等等引數都可以調節,甚至還支援拍攝耳型分析最適合你的聲音。只能說,不愧是索尼,在數字處理上確實是已經玩出花樣了,恐怕也只有三星蘋果這樣的巨頭,才能在數字處理能力上再壓索尼一頭了。
而剛才也說了,WHP01K目前還沒有這一類的調校功能,因此要想有點優勢,那麼打鐵必須自身硬。這對決倒有些“錘子與手術刀”、或者“919對陣911 GT2 RS”的既視感,不過這場對決最大的變數就是……AG,或者說,它背後的final。
在使用無線模式時,索尼的數字處理技術持續發威,不僅提供了比WHP01K更完整的音色,聲場也更大、更規整,更不用說在降噪開關兩種狀態時高度一致的音質表現,無不顯示著索尼在計算音訊領域的積累。至於觸控面板,或許有很多朋友喜歡這種一觸即發的操作方式,而且實現上確實更復雜,也是索尼能力的體現。
但WHP01K也不是毫無準備,final和AG本身具有強大的單元素質和調音能力,並且可以感覺得到WHP01K的單元素質具有很高的上限。如果兩個耳機都以有線模式執行,那WHP01K的聲音就更勝一籌了,在資訊量、音色完整度上都有一定的優勢。雖說讓無線耳機在有線模式下執行這事,其實不在無線耳機的設計工況內,但如果單元素質依然有一定上升空間,那麼在擁有App或者韌體更新能力後,WHP01K的聲音表現就相當可期了。
所以,雖然由於我的問題導致WHP01K不得不面對跨越等級的對手,但哪怕拋開final和AG的經驗,僅以價格來說,WHP01K也展現出了自己的長板,讓人對於AG接下來中高階的產品也更有期待。畢竟能和遠超自己定位的產品對打,本身就是優秀產品力的一種表現。
而WHP01K本身在同價位也有著足夠的亮點,不僅有著延續自final的聲音素養,也有日系簡潔大巧不工的細膩設計,搭配主動降噪功能,能隔絕外界雜亂資訊,貫徹了“設計融入生活”的理念;而在音色健康的同時,也有相對流行化的調音風格,不僅更能讓大眾風格接受,也將原有的音訊發燒友群體重新納入目標,在大眾喜好和HiFi調校之間,WHP01K或許就是最有價效比的選擇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