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爆發,我軍以2400人傷亡的較小代價,取得了全殲印軍3個旅,重創3個旅,俘印軍第七旅旅長達爾維准將,擊斃62旅旅長辛格准將的重大勝利。同時還繳獲各種火炮300多門,飛機5架,坦克10輛以及汽車400多輛。
令人驚訝的是,我軍在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後,並沒有主動追擊擴大戰果,而是立即釋放俘虜,將戰鬥中繳獲的軍用物資打包還給了印度。值得一提的是,我軍在交還印度軍車時,還給所有車輛加滿了油,甚至有些車輛還刷上新油漆。這種違反戰爭常態的舉動,引起很多人的不解?從後勤上來說,我軍背靠青藏高原,補給不易,這些戰鬥物資正好可以補充我軍所需。但是我軍卻為何要做到這種地步?這種違反戰爭常態的舉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難道中國軍隊是“窮大方”嗎?
這當然不是,古語有云:“強者示之以弱,弱者示之以強。”我軍這種行為看起來是在示弱,其實是在顯示自己的強大。
一、“迷之自信”的印度
自印度建國以來,就一直對中國領土存在著野心。在大國意識的驅使下,印度從1950年開始,就在阻撓西藏的和平解放。與此同時,印度還出臺“前進政策”,不斷向我方一側推進,蠶食我方領土,建立了很多哨所和據點。
1951年後,印軍更是越過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侵佔了我國2000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不僅如此,印軍還一直聲稱,由我國控制的阿克賽欽地區乃是印度的領土,因此他們多次要求我軍退出該地。
印度這個民族,有一個奇特的性格,那就是迷之自信。特別是在中印戰爭爆發前,印度朝野在邊界問題上一直非常自信,始終堅持強硬觀點。
從軍事上來說,印度人一直聲稱,一個印度兵可以抵擋十個中國兵。1951年,印度在朝鮮派出觀察員,目睹了志願軍痛打美軍的神勇表現。於是立即改了口:一個印度兵“只能”對付六個中國兵。
在筆者看來,印度人在軍事上如此自信,主要有這麼幾點原因:
首先,印度曾是英國殖民地,印度人長期作為僕從軍,跟隨大英帝國南征北戰,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國。無論是兩次鴉片戰爭還是八國聯軍侵華,印軍曾多次擊敗腐敗無能的清軍,甚至殺進過北京城。新中國雖然成立了,但在印度人眼裡,中國一直都是那個東亞病夫,因此也一直保持著對中國軍隊的優越感。
其次,從客觀上講,印軍確實有一支能征慣戰的部隊,其中不乏參與過二戰的王牌軍。在北非、南歐以及東南亞戰場,印軍都所表現,因此自詡為打遍歐亞非的雄師勁旅。
最後,印軍在對外戰爭中,確實佔過一些便宜。例如在對巴基斯坦的戰爭中,印軍總是佔盡優勢。1961年,印軍兵不血刃,解放了葡萄牙殖民者所盤踞的果阿,從而頭一次獨自打敗歐洲人(雖然葡萄牙早已日暮途窮)。從此之後,印度民族自信心爆棚,尼赫魯更是宣稱,印度可以獨自擊敗巴基斯坦與中國的聯合進攻。
就這樣,印度軍人越來越膨脹,印度總理尼赫魯也越來越自信。在當時,尼赫魯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因為他是萬隆會議的發起人,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和主要領導國家,在第三世界擁有很大的聲望。
為了拉攏印度,美國和蘇聯都大花血本。美國人稱讚印度是“西方民主自由的櫥窗。”而蘇聯在1958年後與中國關係的惡化,因此轉而支援印度。1959年8月,印度挑起第一次邊境武裝衝突時,蘇聯塔斯社無不由分說,非但沒有譴責武裝挑釁的印度,反而將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國大罵了一通。不久後,蘇聯還許諾,將為印度提供軍火
綜合以上考慮,印度在邊境問題上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以為我國軟弱可欺,進一步加強了印度在西藏的侵略擴張。
因此在毛澤東、周恩來等偉人看來,要遏制印度的入侵,首要的就是要打消印度這種“迷之自信”,讓印度人懂得什麼叫做知難而退。
二、毛澤東:從按兵不動到嚴厲打擊
面對印度咄咄逼人的攻勢,毛澤東一開始並不準備動用武力。作為經歷了長期革命鬥爭歷練的領導核心,毛澤東一直視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為生命,他當然不會懼怕強權,更不會出賣國家利益。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毛澤東不得不保持克制。這是因為從1958年開始,中國的國際形勢已經變得極度惡劣。
從國際上看,從朝鮮戰爭開始,我國就與美國長期敵對,美國也對中國進行了長期封鎖;1959年,中蘇因為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而翻臉,蘇聯不僅撕毀了全部援助中國的合同,還撤走了所有的援華專家,兩國關係降入冰點。
我國當時的戰略重心在東部沿海,也就是盤踞臺灣的蔣介石,美蔣勢力才是我國的頭等對手。相對而言,中印邊境是次要方向。我國建國不久,國力有限,很難在兩個方向和兩個大國(美國、印度)為敵。
與此同時,我國一開始與印度的關係,其實並不算差。中印兩國都是有數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雖然是鄰國,卻幾乎沒打過什麼仗。曾幾何時,印度還充當過中國和西方之間的傳聲筒。對於印度,毛澤東總體上保持了寬容大量的態度,希望印度能迷途知返。
然而隨著印度的得寸進尺,毛澤東逐漸意識到,和平和忍讓並不能感化尼赫魯,反而助長了他的囂張氣焰。既然如此怙惡不悛,就休怪我國不客氣了。
淮南子有云:“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翻譯過來就是,用兵之道,是讓敵人看到你很疲憊軟弱, 當敵人來犯,才發現你實際上力量非常強大。
中國自古就講究辨證法,真正的強者其實並不狷急暴躁,反而平和如水。面對敵人的挑釁,強者的忍讓,其實是在蓄積反擊的力量。
從政治角度看,毛澤東之所以一再忍讓示弱,是為了避免戰爭,讓印度迷途知返。但從軍事角度看,毛澤東的示弱也是一種用兵奇謀。毛澤東追求和平,但卻絕不害怕戰爭。在對印度進行和平攻勢的同時,也在做著戰爭的佈局。
毛澤東的示弱,實際就是為了麻痺印軍,為後來的“示強”做準備。1962年10月12日,印度2萬人在尼赫魯的指示下,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對我方邊境發動掃蕩。反擊的時機終於到來了。
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開會,面對各位開國元勳,他侃侃而談:
“多年以來我們採取了許多辦法想謀求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印度都不幹,蓄意挑起武裝衝突,且愈演愈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魯非打不可,那我們只有奉陪了。來而不往非禮也。”
在做出懲罰印度的決定後,毛澤東又詢問西藏軍區司令張國華:
“聽說印度的軍隊還有些戰鬥力,我們打不打得贏啊?”
對於印度軍隊那兩下子,長期戍邊的張國華自然心知肚明:
“打的贏,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打的贏。”
在張國華看來,印軍的水平大概相當於國民黨的一般部隊,遠不如主力部隊,戰鬥力有限。同時,印度官兵上下涇渭分明,軍官多由貴族擔任,士兵皆為低種姓,上層養尊處優,下層忍飢挨餓,可謂是上下離心。
與此同時,印度軍隊十分怕吃苦,不善於長途行軍,缺乏高原作戰經驗綜合素質極差。他們推己及人,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行軍的惡劣地區,中國軍隊肯定也做不到。
在向中國境內推進時,印軍一再違背兵家大忌,僅在一線投入大量兵力,縱深兵力卻十分空虛,就猶如一個雞蛋殼,只要敲破了,就猶如無人之境。印軍之所以這麼佈陣,是因為他們聽信尼赫魯的狂言:“中國絕對不敢動手。”因此,他們想要透過這種線性推進,佔據我國更多的土地。
令人發笑的佈陣,如此孱弱計程車兵,使我軍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所擅長的穿插滲透戰術。被譽為世界最強輕步兵的解放軍,是時候給驕橫的印度人上一課了。
在巨大的軍事地圖面前,毛澤東指著地圖上的印軍據點,用手做了一個橫掃的姿勢,自信滿滿地說:
“掃了它!”
三、橫掃千軍如卷席
在中南海的會議上,張國華意識到,對印戰爭不打則已,一打就必須打痛。由於我軍在西藏的部隊數量有限,後勤運輸困難,因此在擬定作戰計劃時,上級有意見將戰爭目標設定為殲敵一個營。但是張國華認為,殲滅一個營實在不疼不癢,難以達到以戰止戰的目的。因此張國華認為,要打就必須殲敵一個旅。
張國華的雄心,得到了毛澤東的讚賞和支援:
“張國華是前線指揮員,讓他打嘛!打不好重來!”
回到西藏,張國華集中419部隊所屬的3個步兵團,11師的2團,山南軍分割槽步兵第二團和軍區炮兵第308團一部共1.03萬。
按照計劃,我軍將從兩翼突擊,並向敵軍左翼作主要突擊,同時迂迴到側後,採取分割敵人,各個殲滅的戰法,首先健美克節朗地區的印軍,然後殲滅來自達旺的印度援軍。
10月20日7點30分,對印戰爭在東段的克節朗河谷爆發,我軍的60炮連續發射150多發迫擊炮彈,頃刻間將印軍駐守的陣地化為了火海,隨後我軍步兵對敵人發動迅猛突擊。僅僅兩個小時,敵人中部陣地就被我軍攻破,敵人陣亡282人,被俘90多人,僅60人逃脫。
就在印軍第七旅旅長達維爾調兵遣將,準備頑抗之時,我軍157團主力迂迴章多,如同神兵天降一般攻入了第七旅旅部。在短時間內,我軍便攻克了旅部,達維爾倉皇逃跑。失去了統一指揮的印軍成了無頭蒼蠅,迅速潰敗。
在潰逃中,印軍驚訝地發現,無論是後方、還是左右兩側,到處都在遭遇著我軍的火力打擊。在此之前,他們打慣了正面對正面的陣地戰,他們做夢也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種迂迴繞後的不講理打法。
原來,我軍早就繞過了印軍駐守的交通線,轉而穿過人跡罕至的雪原以及密不透風的森林,到達了敵人的側後方。當年長征中經歷了那麼多艱難險阻,都沒有阻止英勇的人民軍隊。地形複雜、氣候惡劣的喜馬拉雅山,同樣不能難倒英勇的解放軍。
就這樣,敵人一窩蜂地向後逃竄,而我軍則紮緊了口袋,到處堵擊敵人。最終,我軍全殲第七旅,除了少數印軍逃脫外,上至達維爾下至數千名官兵,都做了我軍的俘虜。
戰鬥打得如此順利,甚至連張國華都有些不敢相信:
“我當兵33年,這樣容易取得的勝利,還是頭一次。”
印軍實在不堪一擊,我軍迅速越過“麥克馬洪線”,解放了重鎮達旺。
在西線,我軍從阿克賽欽地區發動反擊,我軍集中兵力,像拔釘子一樣,一個個地拔除了印軍據點,打得敵人抱頭鼠竄。
我方取得了初戰勝利,於是準備見好就收,爭取和談。我國於10月24日發表宣告,提出和平解決中印邊境問題,建議雙方武裝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里,脫離接觸。
然而尼赫魯不甘心失敗,以為自己只是大意了,手中仍有牌可打。因此他們非但沒有撤軍,反而在全國調兵遣將,向邊境增派部隊,運輸武器。
既然尼赫魯想打,我們自然奉陪。而這一次,我軍就要徹底打消印度人的膽氣。
四、打得印度人喪膽
面對不知悔改的印度政府,第二階段的反擊戰隨即展開。這一次,印軍投入了更多的兵力。但是印度指揮官還是一如既往的“爭氣”,在西山口至邦迪拉沿線,他們又擺出了一個搞笑的陣型——一字長蛇陣。
在100多公里的防線上,印度依次部署了62、65、 48和67旅,共1.2萬,看似兵力雄厚,但實際上卻首尾不得相顧,各部之間間隙很大,對於擅長穿插迂迴的我軍來說,簡直是送上門的肥肉。
劉伯承元帥一看地圖,竟樂了:“這是銅頭、銅頭、錫尾、背緊、腹松啊!”只要採取多點突破,就能將敵人分割包圍,各個擊破。
敵人之所以佈下這個“奇陣”,是因為當地自然條件太惡劣,海拔很高,他們依然不相信我軍擁有穿越複雜地形的能力,因此掉以輕心。他們相信,我軍只會沿著交通線,從正面進行打擊。而這種以己度人,最終讓他們吃了大虧。
戰鬥開始前,我軍在一個藏民的指點下,找到了德讓宗和邦迪拉之間的一條小道——貝利小道。隨後11師組織了一支1500人的穿插隊伍,經過6天5夜的行軍,翻越4870米的高峰,如同神兵天降般在敵人的長蛇陣上打下一個楔子。
11月18日,我軍的55師進攻西山口,11師的1500人迅速跟上,與之南北夾擊駐守當地的62旅和65旅。在極短的時間內,敵人的兩個旅即被擊潰。隨後,我軍迅速追擊逃敵,與敵人48旅相遇,隨後又在短時間內擊潰了該旅。
在我軍的穿插打擊下,一萬多印軍徹底被打崩。印度逃兵漫山遍野,我軍佈下天羅地網,奮起直追。在追擊中,我軍打下了不少如同神話般的戰役。
在邦迪拉東南約30公里處的多龍橋。我軍27名官兵在這裡堵住了將近241名官兵。面對茫茫多的敵人,團作訓參謀康德心做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
“給我圍殲敵人。”
隨後,第4連副連長史洪信,炮排班長馮長喜等3人,帶衝鋒槍1支,半自動步槍2支,取捷徑直插橋南堵印軍南逃;以第4連第3班5人,沿北面山腰迅速迂迴至印軍主力側後,搶佔有利地形,斷敵退路;抽炮排4人沿公路右側由東向西側擊印軍; 迫擊炮排、重機槍班在營指揮所附近佔領發射陣地,以火力遲滯印軍前進,支援各班(組)戰鬥
在炮火的支援下,我軍四面進擊,當即打死了少校以下35名印軍。敵軍見突圍無望,只好向我軍投降。此戰中,我軍僅有3名士兵受了輕傷。
到了20日,印軍基本覆滅,許多印軍士兵竄入深山老林之中,軍車、坦克丟得到處都是。東線部隊,已經逼近了中印邊界的傳統習慣線。
在西線戰場,新疆邊防部隊徹底肅清了印軍入侵的全部據點,收復大片領土。印軍喜馬拉雅第三師龜縮在列城、東堤等地,活像驚弓之鳥。
五、示敵以強
我軍越打越順,從高寒地區一直打到了平原地區。溫度越來越高,地勢越來越平,許多戰士都脫掉了棉襖,興高采烈地追擊著敵人。
反觀印度那邊,已然完全成了驚弓之鳥。尼赫魯宣佈,在阿薩姆邦的重鎮提斯普爾實施焦土政策,印度工兵在工廠、橋樑、醫院等地佈下炸藥,準備全部將之全部炸燬。整個新德里風聲鶴唳,人們開始強奪生活物資,政府到處組織人員修築街壘,彷彿就像末日降臨一般。
然而就在此時,我軍卻在毛澤東的命令下主動撤軍了。中印戰爭的目的並非為了收復領土。從當時的條件看,收復失地的時機並未成熟。馬上進入冬季,即將大雪封山,對於我軍十分不利。因此我軍在仍有餘力的情況下,選擇了撤軍。
可以說,中印戰爭其實是一場政治戰,其戰略目的不是為了打敗印度,而是以戰促和,讓印度朝野明白一點,中國絕非軟弱可欺。肆意侵犯中國領土,畢竟付出死的代價。而這,也就是示敵以強的用意。
為了顯示我軍的強大和遊刃有餘,我軍還將繳獲的武器軍車打包還給了印度。其中,我軍還給軍車加滿了油。這絕不是窮大方,也不單純是為了顯示寬大,而是為了向印度示威。
加滿了油,說明我軍依然留有相當多的戰爭儲備。我軍撤軍並不是因為不能打,而是不想打。如果真要打,我們依然奉陪。看起來彷彿是在示弱,實際是在示強啊!
中國驚人的勝利,打斷了印度不斷上升的民氣。這場慘敗,給印軍留下了曠日持久的陰影。從此以後,印軍軍費開支居高不下,給國民經濟帶來了極大負擔。而曾經春風得意的尼赫魯,也在2年後鬱鬱而終。
可以說,這場邊境反擊戰,不僅打退了敵人,更打狠、打痛了敵人,打出了邊境數十年的和平。不得不說,老一輩革命家的決策,就是高明。
多年來,印軍雖然一再挑釁,越過邊界,甚至多次想要發動戰爭,一雪前恥。但在戰爭按鈕即將按下的一刻,印度人總會臨陣退縮,1962年的慘敗實在太刻骨銘心了啊!
強者絕不以憤怒和無限的暴力顯示自己的強大,我們隱忍剋制越久,未來的雷霆之怒就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