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都知道,崔琰和曹植,有著親戚關係,因為曹植娶了崔琰大哥的女兒。後來,曹植跟曹丕為了繼承父親的大統,爭執不休,這時候的曹操也處於猶豫不決之中,後來,曹植還是沒能敵過曹丕,父親也對他大失所望。據瞭解,在兩人爭奪繼承權期間,雙方也形成了兩股勢力,當時身為曹操的重臣,曹植的親戚,崔琰卻選擇支援曹丕,這讓很多人都不理解,事實上,崔琰這麼做,還是為了整個曹魏考慮。
我們先來看看崔琰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崔琰
崔琰,出生於清河崔氏,性格憨厚朴實,相貌俊美,言辭略有一些遲鈍,自小就喜好練劍崇尚武功。六年之後,崔琰開始去鄭玄的門下求學,不幸的是,剛學習沒多久,黃巾軍就將北海攻破了,沒辦法,崔琰的老師鄭玄只好停止教學,被迫遣散的崔琰只得開始回鄉之路,但是當時到處都是賊寇,單單憑藉崔琰意志之力根本沒辦法與他們抗衡,於是便跟他們四處周旋,四年之後,崔琰才安全回到家中。
袁紹在聽說崔琰與那些賊寇周旋之事以後,認為這個人日後必定有一番作為,於是便想讓他來為自己效力,崔琰在跟隨袁紹之後,給袁紹提了一些建議,袁紹聽了以後十分認同,還讓崔琰做騎都尉,後來由於袁紹沒有聽從崔琰的部分意見,導致他在官渡之戰中大敗,等到袁紹死了以後,他的兩個兒子都想得到崔琰的輔助,所以爭得頭破血流。崔琰不想得罪他們兩個之中的任何一人,所以乾脆裝病推辭,卻不曾想因此獲罪,進了監獄,最後多虧了陳琳等人的營救,崔琰才逃過一劫。
205年,曹操大破袁氏,並且徵召崔琰,想讓崔琰為他效力,崔琰在投入曹操麾下以後,別人開始擔當起了輔佐曹丕的大任,當時曹丕的興趣可不在朝政上,總是喜歡改換一些服裝車輛,要不就是追逐獵物,這時候的崔琰便開始上書規勸曹丕,還舉了很多例子,希望曹丕不要忘了國家社稷,曹丕聽後,慚愧不已,並且答應崔琰一定聽從他的諄諄教誨,還燒掉了他那些打獵的武器,以此為戒,另外,他還告訴崔琰,如果他再犯類似的錯誤,希望崔琰及時提醒他。208年,曹操擔任丞相一職,崔琰也因此升了官,做起了表率,213年,崔琰擔任尚書一職,當時的曹操正在為立太子一事猶豫不決,畢竟那時候的曹植才華橫溢,而且也非常有愛心,可以說跟曹丕不相上下。這時候的崔燕直言不諱,直接在信中給曹操說到,曹丕為人仁孝聰明,而且有擔任大同的能力,他可以用自己的性命來擔保。
曹操收到崔琰的信以後,對崔琰讚賞有加,因為按理來說,崔巖應該推薦曹植,畢竟曹植是崔琰哥哥的侄女婿,跟崔琰也有更深一層的關係,但是崔琰並沒有因為這層關係而偏袒曹植,這正是讓曹操十分讚賞的地方,他認為崔琰大公無私。不僅曹操對崔琰這個人讚賞有加,就連朝中大臣都對崔琰十分敬仰,他曾經向曹操推薦過楊訓,說這個人雖然能力不足,但是卻不奢侈,而且十分有正義感,所以曹操才徵用了楊訓。216年,曹操當上了魏王,崔琰推薦的楊訓也因此上表稱讚曹操的豐功偉績,使得朝中大臣頗為不滿,認為楊訓這個人太假,同時也認為崔琰推薦的人並沒有他所說的那麼好,後來,崔琰被人肆意栽贓,使得曹操大怒,下令刺死了崔琰,即便當時有很多人為崔琰求情,也無濟於事。
曹植為人聰慧
相信很多人對曹植的認識都是源於他的七步詩吧,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看這位才華橫溢之人。在曹操的眾多兒子中,曹植也算得上是一個出色的人才。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還在依賴自己的父母,那個時候的曹植開始研究起了很多人都不是很懂的《詩經》,或許是曹操的血統太過優秀,使得他的很多兒子都繼承了他的優良血統,所以對於自己兒子的出眾,曹操也是很驕傲的,但是他最喜歡的還是自己的小兒子曹衝,所以在曹衝得寵的那段時間,曹植並沒有被曹操注意到。
曹丕有著敏銳的思維,如果有人提問他,他基本上會毫不猶豫的給出正確的答案,並且驚呆眾人,這也是後來曹操才注意到的事情。曹植出色的才華,讓曹操對這個兒子感到大為震驚,還有點不相信這是曹植的作風,有時候看到曹植寫的文章,曹操難免會露出驚訝的表情,認為他是找人代寫的。面對曹操的疑惑,曹植一般情況下都是沉著的應對,並且還告訴父親可以隨時考察他,這樣就能看出曹植是不是真的有那個文學創作能力了。曹植跟曹丕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反差,曹丕比較沉鬱,而曹植比較豁達,性格直爽,為人也老實,這讓曹操開始注意起曹植,並且越來越喜愛他,還有了立他為太子的想法。
曹操找人修建完銅雀臺以後,還把自己的兒子們帶到銅雀臺,讓他們作詩,每個兒子都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做了一首詩,等輪到曹植的時候,他邊一氣呵成,做出了流傳至今的《登臺賦》,使得眾人驚訝不已,這時候的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也在不斷的上升。後來,曹操讓曹植在鄴城留守,臨走前還告訴曹植,讓他一定要發奮圖強,不要虛度光陰。隨著曹植的才華越來越出眾,曹操便開始在立太子的事情上猶豫不決,這時候的曹丕自然是很不高興的,因為曹植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他的繼承權,所以便開始各種給曹植抹黑。要說曹操這個人也是疑心病很重的人,曹丕各種在自己面前告曹植的狀,讓曹操也開始懷疑自己當時是不是看錯曹植了,再加上司馬懿等人也支援曹丕,後來曹操又得知曹植品行不佳,抄開始對他大失所望。事實上,曹操真正對曹植失望,還是因為曹植喝酒耽誤戰事,這可把曹操氣得不行,但是那時候的曹操並不知道曹植是被陷害的。
曹操病逝以後,一度在曹操那裡失去信任的曹植自然也就失去了繼承權,而繼承曹操位置的,則是一直與他爭搶的曹丕。曹丕剛上位沒多久,就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想方設法的讓漢獻帝讓位,終於在他繼承自己父親位置那年,還當上了皇帝。聽到曹丕稱帝以後,曹植的心裡五味雜陳,便跟一些人穿上喪夫感嘆漢朝的悲哀,曹丕聽到這件事以後,氣憤不已,便想方設法的要治曹植的罪。
當時卞太后得知這件事以後,不想見到兄弟二人自相殘殺,便阻止曹丕,讓曹丕放曹植一條生路。孝順的曹丕深知母命難違,就沒殺曹植。後來兄弟二人見面。曹丕還處處刁難曹植,讓他作詩,曹植當時痛心不已,對自己的兄長深感失望,便作出了七步詩。曹丕體會到詩中的含意以後,心裡面也不舒服,開始愧疚起來,就沒有再刁難曹植。由於曹丕的處處打壓,使得曹植的偉大抱負不能得到施展,這讓曹植心裡面也不舒服。好在曹丕的帝王生涯並不長,在曹丕死後,自己的侄子曹叡即位,原本以為可以大展抱負的曹植又一次對曹叡各種示好,卻不曾想曹叡視而不見,仍然打擊他。最後,41歲的曹植因為長年不能施展自己的雄心壯志,不得善終,憂鬱而死。
眾所周知,當時兄弟二人為了繼承權鬥爭,很多人都站在了自己想支援的那一方,記得當時曹操還跟崔琰談論起這件事,崔琰對曹操說的是,曹丕要比曹植優秀,曹植的才華也不錯,所以如果真的要在兩人當中選的話,曹丕還是能更勝一籌的。崔琰的此番言論,讓曹操大為震驚,因為曹植的妻子跟崔琰有血緣關係,所以說他是崔琰的侄女婿,按理來說崔琰應該偏袒曹植才對,但是崔琰並沒有。如此可見,崔琰還真的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所以曹操也因此更加器重崔琰。不過話又說回來,崔琰為什麼要支援曹丕繼承曹操的位置呢?事實上,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當時的崔琰,崇尚的是儒家思想,我們也知道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三綱五常,所以一直崇尚儒家的崔琰難免會對曹植的一些行為感到不悅。再加上曹操為人嚴謹,本來就不喜歡那些喜歡講大道理的人,所以儒家思想中的長幼有序正好能在曹操的手下實現。而且曹丕本來就年長於曹植,所以從這一點看,崔琰支援曹丕是必然。
除此以外,在當時的亂世,位高權重的曹操都不敢奢侈無度,而曹植卻與他完全相反,整日作詩飲酒,沉浸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即便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也實在看不慣曹植的不求上進,所以對他沒有什麼期望。本來崔琰就是一個心懷天下的人,所以他認為這樣不求上進的曹植並沒有能力繼承大統,激素按勉強扶上去,也是一個昏君。更何況崔琰從來沒有想過要偏袒曹植,因為他一直是把國之社稷放在首位,自然不會因為曹植跟他有親戚關係擾亂自己的初心,而且崔琰這個人做事本來就嚴謹。如此大公無私的崔琰,也是曹操器重他的原因之一。換句話來說,如果當時崔琰真的由於曹植是他的親戚而站在他那邊,那麼曹操可能也會對他大失所望,畢竟崔琰偏袒曹植的行為就是在變相破壞曹魏的嫡長子繼承製,這對他自己也是非常不利的。
總結
事實上,崔琰的選擇還是很明智的。其實,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曹植都是敵不過曹丕的,要論才華,曹丕也不輸曹植,而且其實曹植在眾多兒子當中也算不上是最出眾的,所以曹植當不上皇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話又說回來,如果曹丕當時真的沒能當上皇帝,那麼按照魏國的繼承製度,後來自然也不會有他兒子曹叡的什麼事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曹叡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