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之父陳思度:太平招牌行業基石
大家好,歡迎收聽“歷史的回聲”第二季第4期。在保險業,有一個令人羨慕的高薪職業,叫做精算師,但它傳入中國的時間並不長。如果你要問,誰是民國時期精算師第一人?答案大機率是上世紀30年代,在太平保險公司人壽部擔任計算股主任的陳思度。
陳思度畢業於清華學校高等科,隨即考取庚款留美,分別在康奈爾大學、密歇根大學學習數學和精算,1925年獲精算碩士學位。此後,他相繼獲得北美非壽險精算學會準會員資格、美國精算學會準會員資格。同時擁有兩種精算師資格,這在民國時期的保險界,“唯陳君一人耳”。
歸國後的陳思度深度參與了太平人壽的籌建與運營。1933年,陳思度加盟太平保險的人壽部,任計算股主任。太平人壽成立後,他繼續負責精算事務。
1940年至1945年,陳思度出版了5部英文精算著作,奠定了在國內精算界的地位。1949年底,陳思度赴港,擔任太平人壽香港分公司精算師。有學者表示,就一生成就而言,陳思度可謂”中國精算師之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陳思度與當年同在密歇根大學求學的陶聲漢、李守坤被稱為“”民國三大精算師“,後面兩位都曾供職過太平品牌源流之一的中國保險,可見太平保險在早期的發展中就是人才濟濟,源於這種重視人才的傳統,如今的中國太平也是人才輩出。
點評專家:
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
精算的歷史源遠流長,1693年,著名的英國天文學家、數學家哈雷用表格形式估計了人類在不同年齡的死亡率,繪製出世界上第一張生命表,揭開了現代人壽保險發展的序幕。1756年,英國數學家陶德森提出了“均衡保費”的思想,為現代人壽保險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
國外的精算髮展得如火如荼,而我國的精算事業也在鴉片戰爭時期,拉開了序幕。中國的精算其實是個舶來品,隨著上海等十餘個城市相繼開埠,包括英國保險公司在內的外商機構紛紛來滬經商,針對租界內的外國僑民和華人進行保險。值得一提的是,最早進入上海市場的兩家英國壽險公司的負責人都是精算師,精算對一個保險公司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隨著洋商在中國的保險事業蒸蒸日上,大量資金外流,出於民族利益兼企業利益的考慮,華商的壽險公司在聘請洋人精算師開展業務的同時也注意培養中國人來接替洋人,當時產生了第一位華人本土精算師周大綸先生和第一位海歸精算師陳思度先生。
陳思度先生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民國三大壽險“精算師”之一,其成立了上海保險同業公會壽險精算委員會,赴香港擔任精算顧問,赴臺制定臺灣保險業壽險經驗生命表等等,對民族保險業和精算職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