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所有的歷史人物中,毛澤東毛主席在中國所留下的身影遠比其他任何人物留下的都要龐大。他所取得的成就對於中國,乃至世界來說,都是具有深遠意義的。而他也必然地將是長久被人反覆研究的物件。在這些研究中,對於他的思想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我們知道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但是你知道,在毛澤東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前,他的思想又是怎樣的嗎?
動與斗的宇宙-人生觀
1917年,毛澤東在《奮鬥自勉》中寫下:“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這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句話。還有另外一句,我們不大熟悉的,是1917年毛澤東寫在《體育之研究》裡的:“人者,動物也,則動尚矣……。動也者,蓋養乎吾生、樂乎吾心而已。……愚拙之見,天地惟有動而已。”
這兩句話中“動”和“鬥”這兩個詞是青年毛澤東思想中的核心觀念。他在《倫理學原理批語》中,還提到“動”是英雄豪傑之士的“天性”和“人格之源”。
這樣的思想觀念有什麼影響呢?青年毛澤東認為“動”是宇宙本體和人格本性。那麼至少說明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他認為任何現象、事物、物件都是變化的、相對的和二重性的。也就是說要對差異、對立、衝突持肯定態度,因為這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他對於《倫理學原理》裡面的一句話“無抵抗則無動力,無障礙則無幸福”的批語是“至真之理,至徹之言”。
另一方面,強調自我的活動性、鬥爭性。這種自我的活動性、鬥爭性,首先體現的就是體魄上的活動,而不是心靈或精神上活動。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這句話在前段時間國家提倡要有男子氣概時,曾登上微博熱搜。而這句話的來源其實也是毛澤東的《體育之研究》裡的。
毛澤東也是這樣做的,他在一次會務報告中提到:“現覺專用腦力的工作很苦,想學一宗用體力的工作,如打襪子、制面包之類。”而他本人也一生堅持運動,73歲的高齡還能在長江裡游泳一個小時。
這一點,應該與毛澤東出身農家有關。他少年時參加過較長時間的體力勞動,像扶犁、拋糧等農活他從小就搶著幹。這樣的體力勞動錘鍊了他頑強的意志和廣闊的胸襟。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貴我”的主觀道德自律
青年毛澤東思想的第二個特徵是獨特的主觀道德律。
1920年他在寫給同學的信中提到:“夫思想主人之心,道德範人之行,二者不潔,遍地皆汙。”而他也在信中說到要做“聖賢”並讓“天下皆為聖賢”的道德目標。這種追求目標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所追求的。
但在這裡,我們要明白,青年毛澤東所說的道德與日常我們所理解的道德有些不同。他在《倫理學原理批語》中就有說到:“道德非必待人而有,待人而有者,客觀之道德律;獨立所有者,主觀之道德律也。”
青年毛澤東所注重的是個人獨有的主觀道德律。這種主觀道德律是指什麼呢?他在書裡也有說到,那就是“實現自我”,也就是要“充分發達自己身體及精神之能力”。
那麼,要如何做到“實現自我”呢?青年毛澤東也給出了看法,一方面要在身體上磨練自己,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這是自己給自己規定的道德律,同時,也是他“動”與“鬥”思想觀念的體現。
另一方面要意識到,這種道德律是一種完全由自己做主的感性的意志力量,它和自然本能,比如食慾、性慾這些強大的本能一樣強有力。這種道德律會形成一種“衝動”或“動力”,而且這種“衝動”不是理性所能代替的。
我們如何來看待這種思想呢?我們要明白,在清末民初的那段時間,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崩潰的時代,所有現存的一切依據和準則都已經失效了,所有青年毛澤東才會有“山河大地,一無可據,而恃者惟我”的思想。
而這種思想,也可以說體現了新時代中“捨我其誰”的傳統英雄主義的特徵。而我們也可以很容易地看出青年毛澤東第二個思想特徵中的矛盾之處甚至是極端的看法。
比如在1920年在跟同學寫的信裡,他就主張廢除婚姻:“已有婚約的,解除婚約(我反對人道主義),沒有婚約的,實行不要婚約,……實踐‘廢婚姻’這條盟約,……務使全人類對於婚姻制度都得到解放。”
“通今”的經驗理性
青年毛澤東思想的第三個特徵就是重目前,重當今的經驗理性。
在《講堂錄》中,他寫道:“以往之事,追悔何益?未來之事,預測何益?求其可據,惟在目前。”
不要追思過去,也不要幻想未來,而是要注重現在,那麼如何注重現在呢?“重現在有兩要義,一貴我(求己不責人),二通今,如讀史必重近世,以其與我有關也。”
“貴我”我們上文已經提及了,那麼“通今”又是要如何做呢?青年毛澤東給出了建議,一方面要注重近現代的歷史,因為它與我現在息息相關。另一方面他強調必須重視經驗、重視實際、重視行動。要“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要重視實踐行動中所得到的實際經驗。
這一點青年毛澤東可以說是身體力行,從他遊學數縣,仔細調查,獲取經驗,寫下了十幾篇農村調查的論文就可以看得出來。像我們所熟悉的那句話“你對於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於某個問題的發言權。這不太野蠻了嗎?一點也不野蠻。”這句話就是來自他的農村調查文章《反對本本主義》裡面。
這些他親自調查得來的寶貴結果和積累的經驗,就成了他日後制定戰略和指導行動的重要依據。
青年毛澤東的思想遠還沒成熟,也包含著許多矛盾。他的這種主觀唯心論的思想在接觸和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後,就變成了“辯證唯物論”。青年時的一些思想也逐漸轉變了,但不可否認,青年時期,他那種追求抗爭、奮鬥、鬥爭的“動”的思想和與天、地、人奮鬥的“鬥”的思想,透過依靠現實經驗來追求和“實現自我”的精神,在他的一生中都具有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