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紹興南宋皇陵二號陵園一號享殿和庭院遺蹟。 李暉達供圖
良渚古城遺址反山、瑤山出土琮、璧、鉞。 方向明供圖
上山文化義烏橋頭遺址陶壺。 蔣樂平供圖
浙江慈溪上林湖秘色瓷窯址出土的瓷盞與盞託。 方向明供圖
核心閱讀
以“10000年上山”“5000年良渚”“1000年南宋”為代表的浙江歷史文化,正清晰呈現其深厚內涵和獨特價值
1938年,施昕更出版《良渚—杭縣第二區黑陶文化遺址初步報告》,第一次準確無誤地向學術界展示了長江下游的史前文化,這不僅在中國史前考古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真正拉開了浙江考古的帷幕。
透過考古人的努力,浙江百萬年舊石器時代的空白被填補,自萬年上山文化至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譜系被建立。以浙江地點命名的上山、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良渚、好川、錢山漾、肩頭弄等考古學文化,幾乎涵蓋了長江下游史前至青銅時代的全貌。
上溯萬年文化之源
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礎。距今萬年的上山文化,出土了栽培稻遺存。目前浙江境內已發現上山文化遺址逾20處,上山文化環壕聚落已經有了農耕村落的雛形。八卦式的上山文化彩陶,年代遠早於渭河流域的老官臺,內容和風格也迥然不同。2006年上山文化命名。2021年7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要“推進上山文化申遺”。
距今8000年的跨湖橋文化出土了世界最早的獨木舟。舟體含有相當大的鹽分,有邊駕艇和帆存在的可能,完全適應淺海區域的活動。餘姚井頭山遺址,深埋在現地表下5—10米,上面覆蓋厚達五六米的海相沉積淤泥。遺址有稻作生業經濟特徵,但又以海產捕撈為主,全面展示了我國先民對於海洋的認識與對海洋資源的利用。井頭山和跨湖橋還發現了漆器,井頭山兩件木器上的黑色塗層確定為天然大漆,跨湖橋獨木舟孔洞填補的膠黏劑也含有生漆。
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以浙東姚江河谷為主要分佈區,耜耕稻作經濟發達,出現瞭如田螺山遺址複雜幹欄式的高階大房子,說明聚落群已開始分化。河姆渡遺址的發現和河姆渡文化的確立,證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豐富世界早期文明
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發展的基本譜系是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化,中心在杭州良渚古城。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良渚古城的核心區、水利系統和外圍郊區總面積達100平方公里,以莫角山宮殿區為核心的內外郭面積約8平方公里,整個古城及外圍水利系統土石方總量達1008萬立方米,充分展現了社會組織結構複雜化和公共權力的存在。外圍水利系統是世界早期水利設施的卓越典範。古城內部佈局和功能結構基本明確,城內鍾家港河道兩側有琢玉、石器後期製作、骨角牙器製作、漆木作、大木作等“百工熙哉”的遺存,充分展現了當年的繁榮圖景。
玉器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標識。良渚人創造了以複雜玉頭飾和琮、鉞為代表的成組玉禮器系統。琮是玉禮器中的重器,是一個由平面和立面組合而成的複雜幾何體,堪稱多層次宇宙觀的微縮模型。“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的“禮”和“禮制”,“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的“器”,構成中國傳統文化“器以藏禮”的觀念。良渚成組玉禮器作為擁有者身份地位的標識,作為聚落等級和規模、中心和周邊的反映,是前青銅時代中華大地上“器以藏禮”突出的代表。玉器上常見的太陽神像在良渚文化分佈區有著廣泛認同。
包含複雜工程技術和高效組織能力的都城和水利建設、帶有奢侈色彩的玉器工藝,自然有高度發達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杭州臨平茅山發現5.5公頃古稻田。餘姚施岙周邊發現90公頃古水田,有灌溉渠、灌溉口、田埂。植物考古學家鄭雲飛根據土壤中遺存的水稻矽酸體與稻穀重量的關係,推算出茅山古稻田單位面積產量約為141千克/畝。莫角山宮殿區東部被燒燬稻穀約2.4萬斤,池中寺糧倉炭化稻穀埋藏量達40萬斤,足以證明良渚社會經濟基礎的堅實。
良渚文明為世界早期文明、早期國家和早期複雜化社會研究提供了新內容。
勾勒越文化歷史脈絡
浙江是越國故地,探尋豐富越國曆史是浙江夏商周考古的主要任務,透過中心遺址、土墩墓、越國王陵和貴族墓葬的發掘,基本構建了越文化起源、發展、壯大的歷史脈絡。
浙北地區的湖州毘山、下菰城、餘杭小古城等,是商周時期的中心聚落遺址。毘山是浙江境內唯一出土琮、璧玉器和卜骨、青銅器的商代晚期周代初期大遺址,新近還發現了鋪設地祔再立柱的大型建築基址。衢州衢江區已發現多座西周時期高等級土墩墓群,還出土了青銅車馬器,這一地區地望與《國語》等記載的“姑蔑”相吻合,這一發現或將揭開一段先越國塵封的歷史。
安吉古城始築於戰國,延續至漢六朝,古城東南龍山墓群的八畝墩、九畝墩兩座春秋晚期超大型墓葬,共用隍壕,並各有兩圈陪葬墓。八畝墩15米高的主墓土墩有石護坡和擋坎,主墓外側有密集擺放陶瓷器的超長器物坑,墓主佩戴複雜冠飾。
紹興蘭亭印山越王陵,是迄今第一座明確的越國王陵。三面髹漆的巨大枋木構成長達34.8米的人字形木槨,槨中室置放大型獨木棺,槨外側包140層樹皮,再填築大量木炭和青膏泥。紹興東湖香山一號大墓,規模堪比木客大冢,雖遭嚴重破壞,但根據遺物和相關測年,年代為戰國中期偏早,意義重大。目前紹興平水盆地越國王陵區的佈局已基本弄清,周邊古水系分佈狀況也基本明確,越國考古前景可期。
東南形勝,人文薈萃之地
五代錢氏吳越建國之後,杭州成為“東南形勝第一州”。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吳越國納土歸宋。宋室南渡定都臨安,浙江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文薈萃。
墓葬、城市和手工業遺存是浙江宋元考古的主要內容。臨安城和紹興南宋皇陵在中國都城和陵寢制度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大學術價值。南宋墓葬考古揭示的喪葬制度、思想觀念、隨葬器物的變遷,是討論社會禮俗“宋元明轉型”具體直觀的材料。全面復原南宋臨安城、嘉興子城的平面格局,揭示覆雜的城市空間和城市生活,是歷史和考古學的重要目標。
浙江是原始瓷和成熟瓷器的主要起源地。以德清為中心的東苕溪流域原始瓷窯址群,從夏商之際開始出現,歷經東西兩週,連綿不絕。尤其是戰國時期大量燒造的仿青銅禮器和樂器,質量已接近成熟瓷器。越窯“秘色瓷”自晚唐開始聲名鵲起,上林湖窯場即為秘色瓷產地,以瓷質匣缽燒製的秘色越器為越窯的巔峰之作。青瓷從漢六朝早期開始發展,宋元時達到鼎盛。浙江有越窯和龍泉窯這樣的青瓷窯系,青瓷產品最遲從唐代開始輸出海外,製作技藝廣泛傳播,影響了境內外多地的瓷器生產和審美取向,更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展做出貢獻。
浙江全省現有世界文化遺產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1處。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越文化、南宋文化、青瓷文化等已成為具有較高知名度、鮮明辨識度的浙江文化標識。以“10000年上山”“5000年良渚”“1000年南宋”為代表的浙江歷史文化,正清晰呈現其深厚內涵和獨特價值。
(作者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版式設計:趙偲汝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11日 06 版)
本文來自【人民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