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就是沒有成績啊?”
這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問我的問題,我們交流的過程中,她幾乎要哭了。
跟她朝夕相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努力和認真。
每次的成績我其實比她還要意難平。
只是她沒有發現,她沉浸在自己的努力中僅僅感動了自己。
熟練是速度的保證
學習是技能的訓練和腦力勞動的開發,我們都知道腦子越用越活。
大腦在思考問題時,一些孤立的神經元之間會迅速連線,人才會越來越聰明。
但是建立連線後仍然需要不斷的練習來加固這些聯絡,否則每一次思考都要再來連線,甚至無法再連。
所以我們要強調學習能力的差異本質就是練習的差異。
班上有個女孩,很努力,很認真,每一次作業都可以作為示範。
但每次考試分數都不理想。
於是就有了開頭她的那個問題。
終於等到她主動找我了。
看著快要哭的她我笑著說:“你終於要蛻變啦。”
她很驚訝地看著我。
我繼續說:“人一旦開始懷疑自己,說明他就要成長了。”
她看著我不說話。
我說:“你想分數理想,下次把試卷填滿就可以了。”
期中考,她按我的要求把試卷填滿了。
考完,她苦著臉又來找我了:“老師,錯了好幾題啊,其實我都會的,還有的計算錯了。”
我告訴她:“那為什麼不給它一次性作對呢?”
她說:“我後來才想起來的。”
我笑了:“這就是你的問題所在,會但是不熟練。”
她說:“可是隻要給我時間,我能做出來的啊。”
我說:“你說一遍你家長的電話號碼,你說我寫。”
她幾乎沒有停頓,5秒就說完。
我說:“我念一遍我的號碼,你重複給我聽。”
我說完等她說,說的磕磕跘跘,但是還是聽一遍就記住了,只是重複的很慢。
我說:“你看,兩個號碼,一個你5秒說完,一個你10秒都沒說完,這就是經常練習和不練習的效果。”
她很聰明,明白了我意思。
回家自己準備了另外的練習題,每天都會做給我看,期末就考到了自己理想的分數。
這就是練習的福利。
核司令程開甲院士20年如一日的實驗引爆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
曹德旺一輩子只為做一塊玻璃。
任正非一生致力於高科技研發。
董明珠一生都在為一臺空調奮鬥。
…
他們發展壯大的秘訣就是不斷的踐行著一件事情。
學習也如此,重複練習才能保證速度,速度有時候就是能力的體現。
深度學習是速度的持續動力
真正的學霸都有一個特點,做題速度都很快。
練習多隻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深度學習的時間更長。
深度學習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建立深度連線,形成知識模組,能夠讓他們及時應用舊方法解決新問題。
有一次,講試卷,臨講前我突然不會做了。
因為批改的時候我看著很多孩子都選對了,圖形也簡單,鬼使神差的就沒有去細做這題,認為就是常規方法。
講到時我懵圈了:“唉…怎麼不對啊,這不平行啊?”
學生說:“可是看著平行了啊。”
我問:“那你們是用平行做的嗎?”
他們回答:“是啊。”還很開心。
有的回答:“不是,這題做過。”我怎麼沒有印象啊。
我一頭的黑線。
叫了兩個孩子來做這個題。
一個直接預設平行來做,很快做完。
一個一步一步推導,也很快就做出來了。
他倆幾乎是一起做完。
但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是錯誤的方法做出來,純屬巧合。
一個用正確的方法做出來,還建立了新的知識連線。
推匯出來的同學說:“老師,這題做過,和你叫我們抄在錯題本上的那題類似。”
我一點印象沒有。
一個孩子主動拿出筆記本給我看,還告訴我,只是省略了虛線。
我恍然大悟,我的知識連線還不如一個孩子!
但也很欣慰,他們可以自主建立知識連線。
這就是深度學習的速度,不僅快,還能做到異曲同工。
形成閉環,保持可持續學習
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也不要羨慕別人的高談闊論。
立即行動,建立自己的學習閉環,並堅持不懈。
學習—重複練習—深度學習—高效學習。
班上有個孩子,我叫他“小黑”。
因為剛入學他成績平平,表現一般,突然一學期期末,衝到班級第二,年級前50。
驚豔了所有人,很驚豔了我。
於是我開始對他的研究,發現了這個學習閉環。
期末總結他這樣說:“我進步的主要原因是,練習很多,我家裡有基本別的輔導資料,學習就是要多練,才會進步。”
學習就是練習。
緊接著暑假來了,他又私信我:“老師,我想自己先預習下冊的數學,你有好的輔導書推薦給我嗎?”
我很樂意,給他推薦了一本。
一個假期,他都會時不時地問我一些問題,有一個問題問得很好:“老師,我發現三角形這裡,要做輔助線,可以形成8自形的全等三角形,這個8字形還會變,但是8字的形壯一般不會變。”
這就是深度學習的思考,他居然開始深度思考了,這驚喜讓我一個假期都在關注他。
開學,我以為他都學完一整冊了,聽課質量會有所下降。
沒想到,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認真。
我調侃他:“都學過了還聽這麼認真啊?”
他說:“不不不,老師,我想的和老師想的不一樣,還是需要老師指點的。”
我已經從他的課堂表現,發現了他學習效率有了質的提高,接近高效學習。
至此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學習閉環。
寫在最後
時間不等人,也許你只發了個呆,有人已經深度學習半小時。
時代不等人,同樣一個影片,你覺得很有道理,別人已經識別出這就是個偽命題。
資訊爆炸的時代,鑑別能力依舊稀缺。
知識爆炸的時代,高效學習依然稀缺。
愛學習、會學習的人很多,提速增效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