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陽和張三丰,都是金庸武俠作品裡面的道家高手。
咱們先來看看王重陽。
王重陽的上限,遠非華山一論的境界。
《倚天》原著寫了,王重陽用了七天七夜,參悟透了全本《九陰真經》。
而金庸武俠作品裡面的武學修為,不在“練”,而在“悟”。
周伯通沒練過九陰真經,他只是領悟了九陰真經的拳理法門,結果直接把九陰真經學成了。
你翻翻《射鵰英雄傳》原著,周伯通哪裡練過《九陰真經》?
王重陽七天七夜領悟九陰真經,可以說九陰真經有多強,王重陽的上限就有多強。
“以虛擊實、以不足勝有餘”是道家修心養性之道,但也是武學要旨。
《九陰真經》開篇頭一句就是“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周伯通參悟了這十個字,結合全真教武學,悟出了七十二路空明拳。
周伯通的武學天資遠不及王重陽,王重陽領悟《九陰真經》後,他的實力有多強?
按周伯通所言,王重陽若活到神鵰末期,金輪接不住他十招。
此處可能有周伯通對王重陽崇拜的因素,不過確實能體現出王重陽玄門功夫根基牢固,後期進步快的特點。
張三丰呢?張三丰在中原武林的威望地位,比王重陽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重陽在沒有領悟《九陰真經》之前,還是有點擔心歐陽鋒的。
為了對付歐陽鋒,他千里迢迢跑到大理去跟一燈交換一陽指。
張三丰似乎沒有擔心過誰,《倚天》跟歐陽鋒設定差不多的絕頂高手是百損道人。
王重陽打歐陽鋒稍微有點費勁,而張三丰打百損道人幾乎就是碾壓。
《倚天》原著評價玄冥神掌是,“想當年跟張三丰對得一掌”!
百損道人和玄冥神掌的上限,就是跟老張對一掌。
百損道人跟老張對了一掌後,身受嚴重內傷,只剩下一口氣逃到了西域,再不敢踏足中原。
張三丰和王重陽都是金庸武俠作品裡面的一代宗師,他們也都有七個徒弟。
王重陽的徒弟是全真七子,張三丰的徒弟是武當七俠。
全真七子的武功水平,比武當七俠弱很多。
《射鵰英雄傳》原著,五絕高手基本不入世。
段皇爺在大理待著,歐陽鋒遠在西域,黃藥師隱居桃花島,王重陽閉關練武。
洪七公雖然到處晃悠,但也是行蹤莫測,沒什麼正事。
在這種情況下,全真七子的定位是入世的絕頂高手,但是他們的武功很難威震武林。
全真七子裡丘處機和馬鈺的武功很強,但丘處機和王處一聯手,才勉強能跟梅超風對一掌。
王處一單挑靈智,拼盡全力拍出一掌,結果差點被人家打成癱瘓。
而靈智在歐陽鋒和黃老邪眼裡,簡直就是個沙包,隨手就能扔出去。
再看看武當七俠,俞蓮舟和宋遠橋,都是妥妥的絕頂高手。
後期的俞蓮舟武功超越楊逍、範遙,單挑學會九陰白骨爪的周芷若,贏面很大。
哪怕是玄冥二老,如果想要對決後期的俞蓮舟宋遠橋,也挺費勁的。
殷梨亭練成太極劍後,能跟練成九陰白骨爪的周芷若單挑100招以上。
武當七俠在武林中的威懾力,比全真七子強得 不是一星半點。
一般的邪魔外道,根本不敢在俞蓮舟、宋遠橋面前晃悠。
為何全真七子的武功遠不及武當七俠?共有三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王重陽的武功,比起張三丰來稍微弱了一些。
王重陽的上限很高,是因為他後來想通了,領悟了《九陰真經》。
在領悟《九陰真經》之前,王重陽的戰鬥力應該跟陽頂天差不多,比張三丰差了很多。
張三丰從十多歲起,就跟隨師父覺遠練高深內功。
然後他又研究出了純陽無極功,一直練了一百多年。
在內力層面上看,王重陽如何比得上張三丰?
在招式境界上,王重陽仍然停留在見招拆招的層面上。
而張三丰在閉關十年後,研究出了太極劍,達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第二個原因,全真七子大多數半路出家的道士,並不是從小就練武的。
全真七子是古代真實存在過的人物,金庸先生為了尊重歷史,也按照古代來寫。
《射鵰英雄傳》原著,全真七子幾乎都是半路出家的。
譚處端出家前是個鐵匠,打了二十年鐵。
馬鈺出家前是個富甲一方的商人,做了十幾年絲綢生意。
再看看武當七俠,宋遠橋、俞蓮舟、莫聲谷、殷梨亭、張翠山、俞岱巖等人,幾乎從小就跟著張三丰學武。
所以,在練武的時間上,武當七俠的優勢非常明顯。
第三個原因,張三丰從不藏私,他研究出來的絕頂武功都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武當七俠。
這一點很關鍵,金庸武俠各門各派有個特點,越是高深莫測的絕頂武功,傳人就越少。
明教的乾坤大挪移,丐幫的降龍十八掌,華山派的紫霞神功,只能傳給一個人。
王重陽的全真教也是如此,他雖然能到了《九陰真經》,但他不練,也不讓全真七子練。
就在枕頭下面放著。
不僅僅是九陰真經,王重陽跟一燈交換來的一陽指,也沒有傳授給全真七子。
張三丰呢?武當派武功,武當七俠都學到了。
張三丰在百歲之後開創出的太極拳、太極劍,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武當七俠。
屠獅大會上,俞蓮舟和殷梨亭分別憑藉太極拳和太極劍,擊敗了宋青書和周芷若。
由於這三個原因,全真七子的武功遠不及武當七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