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卉
從陶器到青銅器的燒製鍛造,再到後來的雕刻、瓷器製造、絲綢織造……在歷史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傳統手工藝一直佔據重要地位。從古至今,代代手工藝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獨具匠心的創造,為後世留下了各具特色的手工藝,如百花齊放,璀璨奪目。
從2010年起,專欄作家雷虎、阮傳菊二人開始致力於對民間手工藝進行採訪和記錄,他們走遍全國各地,尋訪了200多位手工藝人,拍攝了上萬張照片,成為了專業的民間手工藝記錄者。這些作品見於騰訊、網易、今日頭條等網站以及《中國國家地理》《中華遺產》《南都週刊》等知名媒體刊物。
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作家波音,歷任《世界遺產》《大科技》等媒體主編,出版了十多部歷史文化類、科學普及類著作,包括《草與禾 中華文明4000年融合史》《航海、財富與帝國》《王朝的家底》《閱讀宇宙》等;主持編寫遺產類著作《梵天淨土 梵淨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紀實》《走向世界的麗江古城》《雪蓮綻放 新疆天山申遺之路》《中國世界遺產30年》等。
為了凸顯老手工藝的文化價值,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保護,北京出版集團聯合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攜手以上三位民間手工藝記錄者進行實地採訪拍攝,用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將每一位非遺技藝傳承人的故事記錄下來,編纂成冊,即“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大國工匠》叢書。
這套叢書是為積極響應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工匠精神而策劃的,共10卷,分別為《文》《藝》《彩》《織》《繡》《器》《雕》《金》《復》《新》。
《文》,瞭解文字與筆墨紙硯如何記載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藝》,看各種民族樂器、傳統曲藝在中華大地上百花齊放;《彩》,看五彩繽紛的顏料勾畫絢爛的中國色彩;《織》,瞭解各地匠人如何織出燦若雲霞的錦繡文明;《繡》,看能工巧匠用五色絲線繡出絢麗的蘇繡、蜀繡、粵繡;《器》,走近非遺傳承人,看他們製作驚豔世界的京彩瓷、景泰藍;《雕》,看大國工匠雕刻玉雕、北京雕漆、南紅等中國瑰寶;《金》,瞭解大國工匠的精湛技藝,觀看楚式青銅器、金銀錯等的製作過程;《復》,瞭解故宮博物院的大國工匠如何修復文物,讓它們重放異彩;《新》,看傳統技藝馬球、京扇子、葉放造園、蘇派盆景等,如今又演繹出怎樣的美。
叢書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錄和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錄為參考,由採編人員深入匠人工作地,經實地調研、採訪、拍攝,以圖文記錄的形式,將上百種非遺技藝及其傳承人故事分別編入其中,讓那些湮沒於民間,甚至於幾近失傳的非遺技藝呈現在讀者眼前。
在流量橫行、“網紅”遍地的當下,堅守本心、傳承經典的工匠與藝人更值得被尊重;在物質豐富、文化多樣的今天,精雕細琢、飽含底蘊的手工技藝更值得被推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