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篇文章,我丟擲了一個觀點:《道德經》八十一章,就是破八十一個(虛數)大妄念。
所謂“妄念”,就是使你脫離當下的一切念頭。一旦離開“當下”,生命能量就白白耗費了。除了給我們一個虛假的身份感外,妄念毫無意義,所以破除“妄念”就是求道,就是老子說的“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影片最後我說了,《道德經》裡有一章,老子專門講了如何破除妄念。
我甚至認為,這一章應該放在全經的最前面來讀。
是的,就是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古之善為士者”,老子明裡說的是古人,其實說的是自己。這裡的“士”,只能當“道”理解(有些版本乾脆改成了“道”字),如果理解成古代的“士”這個階層,那就大錯特錯了。
為什麼呢?因為後面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八個字,對不起,一般的“士”當不起。
看了這八個字,我們就該知道,這描繪的是為道者探索內心的境界。在這一章裡,老子刻畫了自己內在的境界,給世人一點求道的線索。
好,那接下來一連7個“兮”、“若”,什麼意思呢?我看了不少註解,可謂五花八門。
比如王弼的《老子注》,只簡單解釋了“豫兮”和“猶兮”,然後說“凡此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沒有具體解釋,也確實不好解釋。
呂洞賓和黃元吉的註釋,主要從內丹的角度,那就相當玄奧了,我還需要深入領會。
至於最流行的解釋,說這是老子告訴我們,要謹慎啊、莊重啊、厚道啊、寬容啊等等等等,道理是很好,但是呢……還是那句話,咱得配得上“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這八個字吧?
下面簡單說說我的理解吧,不一定對,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我看來,這七句話正是描述了破除妄念的一個過程:
“豫兮,若冬涉川”,冬天走在結了冰的河面上,當然要全神貫注,絲毫不敢懈怠,像《詩經》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修行的人都知道,時刻留意自己的念頭,正是這種狀態。
實不相瞞,寫這篇文章,一開始我也是這種“豫兮,若冬涉川”的感覺。
到了“猶兮,若畏四鄰”,就更進了一步,一個念頭帶來另一個念頭,漸漸的雜念叢生,大家有這種體驗嗎?
那我的念頭可能包括:理解錯了怎麼辦?誤導了大家怎麼辦?對不起《道德經》怎麼辦?
一般人的雜念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們就像你的四鄰,根本回避不了,只能讓這些念頭進來,並以恭謹嚴肅的態度來處理,“儼兮,其若客”,就像招待客人一樣,這個比喻很形象。
比如我會觀想:《道德經》嘛,誰敢保證自己的理解一定對呢?誠懇地傳達出自己的感悟就好,權當拋磚引玉吧。
當然處理念頭沒這麼簡單,我只是舉個例子,便於大家理解。
經過這樣觀想之後,誒,念頭就會慢慢鬆動,好像堅冰融化了一樣,這就是“渙兮,若冰之將釋”,有個詞就叫“釋然”嘛!
“釋然”之後,我可能暫時進入一種心無雜念、情緒平和的狀態,“敦兮其若樸”!內心沒負擔了,胸懷自然寬廣了,這不就是“曠兮其若谷”嗎?
當然,這種狀態保持得越久越好。但慢慢的,又有一些念頭溜進來,有時還是同一個念頭,反反覆覆地來,已經確定的似乎又不確定了,內心產生一種無明煩惱,大家有過這種感受嗎?這就是“混兮其若濁”。
清代高道黃元吉《道德經真義》對這一章的註解,有段話我認為說得很好,他說:
人能以敬居心,一念不苟,一事不輕,大道不即在此乎?
老子這七個“兮”“若”,著眼點不是別的,正是“一念不苟”,這是所有修行的要點,也是起點;是方法,也是目標。
那作為修行來講,“混兮其若濁”的狀態,是一個大關鍵。咱們知道有句話叫“煩惱即菩提”,因為人的煩惱無不來自妄念,而反過來,煩惱能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妄念,然後對症下藥,予以破除。
那究竟怎麼破除呢?後面兩句話很有名,叫“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當你的內在渾濁了,無明煩惱產生了,這時候要讓自己靜下來,打坐啊、調息啊、誦經啊,這些都是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內在如同一杯渾濁的水,靜置一段時間,它就變清了。
一般人習慣於有了念頭即刻反應,而“靜之徐清”的要點,就是念頭冒出來後,不要立即跟它走,離它遠點兒,讓它自己待一會兒,即便只是幾分鐘,甚至幾秒鐘,有些過頭的話你就不會說了,過頭的事你就不會幹了。沒準,念頭很快自己就走了。
“靜之徐清”達到了一定境界,就是“守靜篤”,內心非常非常平靜。這時你甚至會有點無聊的感覺,因為我們對念頭是如此頑固地認同,一直錯把念頭認同為我們自己,所以念頭少了,就好像你少了點什麼似的。就像一個大忙人突然閒下來,反而不適應了。
這時不要緊,“安以動之徐生”,當你真正靜下來,不再習慣性地認同你的念頭,你內在的生命力就能彰顯出來,所有行動似乎都毫不費力,你還可能進入一種“禪喜”的狀態,因為你找回了真實的自己。
最後一句,“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盈”的反義詞不是“虛”嗎?“不欲盈”,反過來說,就是“致虛”,當妄念一點點少下去,達到“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你就真切地理解了什麼叫“道”。
“蔽而新成”,就好像新的生命破殼而出,人像是重新活了一回。
所以咱們讀《道德經》啊,不要老想著要得個什麼“道”,要得個什麼境界,恰恰相反,除舊才能布新,你需要不斷地“舍”,才能“得”。捨去念頭營造的幻像,才能得到真實的道果,“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這個因果關係咱們要理解。
現在,大家是否明白了,為什麼我說這一章應該放在整部經的最前面來讀?因為我們讀書,一般先讀什麼呢?序言嘛!這一章就相當於老子為《道德經》寫的一篇自序,幫助我們認識了老子其人及修行方法,當然這是內在的老子。另外還有外在的老子,在第二十章,“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老子昏昏、悶悶的成天干什麼呢,當然是在豫兮、猶兮直到混兮,然後靜之徐清、動之徐生啦!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權當拋磚引玉。今天講到這裡,蟬大俠帶您領略古典文化之美,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