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最初是歐洲的一種群眾自娛或廣場表演的舞蹈,其主要特徵是女演員要穿上特製的足尖鞋,立起腳尖舞。
學者接觸這一高雅藝術,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那時正處於“十年動亂”中,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在動輒扣上“毒草”的歲月,多少美好的藝術被封禁,而芭蕾卻奇蹟般存在著,這是什麼原因?
當然是蘇聯“老大哥”的影響了,我們許多的領導人,早早就接觸了芭蕾,在瑞金,在延安,都有此類的表演,而我們的藝術創作者們,受蘇聯的影響也不小,《天鵝湖》是蘇共高層的必選節目,芭蕾受寵愛的程度,可見一斑。
1974年,人們接觸文藝的途徑有兩個,一是電影,二是收音機,既然現在講的是舞蹈,自然要講電影。當時中國大陸是不可能瞧到《天鵝湖》的,芭蕾這一藝術,存在於“革命樣板戲”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了。
沒有動漫,沒有兒童產品,年紀再小也看這些,說實在的,我大多是在電影院睡著了,沒辦法,不是自己要去的,這是爸爸、媽媽,不徵求意見,擅自而為的結果。
年齡增長後,學者慢慢喜歡上了芭蕾,當然不是樣板戲了,隨著改革開放,百花齊放,各種門類、各種形式的藝術,紛至沓來,讓人目不暇接。
因為女兒明鈺,學者才更多地接觸舞蹈,尤其是芭蕾的。明鈺在幼兒園的時候,因她有一定的表演天賦,所以經常出現在幼兒園和梅州電視臺的舞臺上,既要跳舞,還得主持。
有一次梅州電視臺的專場演出,作為小主持人的明鈺有兩支舞蹈,看著所有的人,都在等候女兒,把主持服更換為表演服的時候,心裡為女兒喝彩,棒棒的,劉明鈺!
學者有很多女兒的影片,可那是梅州電視臺拍的,涉及版權,不能拿到平臺播放,遺憾呀!呵呵,明鈺上小學三年級了,現在舞也少跳,以文化學習為主了。
舞臺上潔白的紗裙,漂亮的足尖,高難度的旋轉,優雅的謝幕,這些一直留存在心中的芭蕾印象,積澱成一種遙遠的暢想,來吧,春天的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