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在灤河岸邊長大。
整個夏天的中午,一群孩子們就都泡在河裡,游泳、摸魚、戲耍。
夜深人靜,萬鳥歸巢,孩子們也都瘋夠了回家上炕,萬籟俱靜,唯有灤河水流的嘩嘩聲伴著人們入睡。
灤河,深深地嵌入到生長在岸邊的人們的腦海裡。
小時候,坐在河邊巨大的石頭上,有時候也想,這滔滔的河水是從哪裡流下來的呢?
1.
灤河古稱濡(nuán)水、渜水,也稱難水,兩岸稱U型,歷史上在中上游幾乎沒有灌溉區,兩岸人民生活較難。灤河長約880公里,流域波及河北、內蒙、遼寧,面積44945平方公里,是河北省第二大河,直接流入渤海。
關於灤河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水經》裡,只是籠統的說:渜水從塞外來,東南過遼西令支縣北”。
《水經》的作者和年代不詳,專家考證大體出現在晉朝前後。曹操徵烏桓由此路過,但只看到他跋山,沒有看到他涉水,所以,沒有灤河的記載。
北魏時期的酈道元給《水經》做注,就是現在的《水經注》,他在裡面寫到了《濡水》:
“濡水出御夷鎮東南,其水二源雙川。夾山西北流,出山合為一川。”
酈道元的《水經注》是中國古代地理名著,對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人們考證“御夷鎮”,大體得出灤河的發源地在現在的張家口沽源,現在網上持這種說法的文章,大體都是以此為依據。
胡三省《資治通鑑注》、陳祖緩《職方圖考》及顧祖禹《方輿紀要》等,有灤河“出炭山東北”之說。《金史》《元史》則說“灤河金蓮川中”。
對於“炭山”“金蓮川”的考證也很多,但終於也難達成一致。
2.
灤河是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一條河,它連線內蒙、東北、渤海至京津。清代在灤河中游修建避暑山莊之前,元朝在其上游修建過元上都。
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時間最久,他對周邊的河流也要探個究竟,他曾在4年間(1768—1771年)派人考察了承德境內的灤河、熱河,根據考察結果寫下《熱河考》、《灤河濡水源考證》。
《灤河濡水源考證》先是把以前關於灤河水源的說法進行總結,然後說令嚮導大臣努三挈、方觀承所遣同知黃立隆者重尋其源,於是,二千多里灤河曲折分合盡得其實。
同知黃立隆是知府的副職,相當於現在的副市長。
這是一次由官方組織的帶隊領導級別不低的實地考察。
“灤河源出獨石口外東北一百餘里,巴延屯圖古爾山。山為興安正幹,自張家口向東,至獨石口外為大山折為西北,過上都城入圍場之海喇堪,與興安大嶺相連屬。出泉處,較興安山樑尤為特出。山陽山陰,樹木茂密,與他山異。信為名山。山陽為民人居址,山陰皆察哈爾蒙古遊牧地焉,四泉湧出,名都爾本諾爾,涓流曲折,伏而復見。”
3.
歷史上的行政區劃多是由於戰爭,哪位大哥拳頭硬,搶到的地方就劃到自己範圍內,所以,行政區劃有時候就是瞎劃。
和平年代,政治家負責區劃,有時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那麼高階的領導開會,吵起來也罵他媽。
於是,在1931年的一本辭典,又把灤河源頭劃給察哈爾沽源縣去了。
那是民國時期。
民國二十年(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稱:“灤河,即古濡水,俗名上都河,源出察哈爾沽源縣馬尼圖嶺之北,東北流經多倫縣南,折而東南流,入熱河境,會小灤河,始名灤河。”
4.
去圍場塞罕壩旅遊,很多人都看到過上面這個地標:“灤河源頭”。這種說法估計是來源於《辭源》和《辭海》
1988年版〈辭源〉稱灤河:“上源閃電河出豐寧縣,繞經內蒙古東南,經多倫縣北,折向東南流,始稱灤河。”
1999年版〈辭海〉稱灤河:上源閃電河出豐寧縣繞經內蒙古自治區南緣多倫縣北,折向東南流,始稱灤河。中游穿流燕山山地。下游在樂亭,昌黎兩縣間入渤海。”
立這塊石碑的意思是說,以前的都不算,那叫閃電河,這裡開始叫灤河,才是灤河源頭。
為了吸引遊客,不顧史實,就有些那個了。所謂源頭,就是源,是河流最初發源地,如果是幾個發源地,就要看最長最遠的那個,比如長江源頭那麼多,最後確定沱沱河為長江源頭,立碑紀念。
5.
林林總總,灤河源頭大體上有十幾種說法,但很多都是以因為時代不同而稱呼不一樣。歸納網上和其他資料上的說法,主要有第三個,一是豐寧說,一是張家口沽源說,再者就是不值得一駁的圍場塞罕壩說。
為搞清灤河源頭的確切說法,1983年,豐寧縣地名辦趙介民先生春秋兩次對灤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寫出一篇《灤河正源考》。
他說:正源只能有一條川。
從北廟(馬尼圖)溯水而查河源區,有常年川流9條,其中較長,水量大的有5條。這5條水,從河源至北廟的長度是:元山子22.3公里,小北溝水24.35公里,二道河子水為32公里,大營子水33.75公里,大古道溝水43.75公里。
從孤石牧場羊點而南而東有水3股。界牌梁下水,短於小古道溝水;小古道溝水,短於大古道溝水。若按“河源唯長”,大古道溝水最長;若論“水量枯富定河源”,大古道溝則溝長泉多水量最大;若論“尊重歷史習慣定河源”,近百年來,當地群眾皆認定“閃電河頭在大古道溝腦”。
他考察的結論是:灤河正源是大古道溝水。大古道溝水發源於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孤石村東南部海拔2206米的小梁山南坡上。半山處有東西相距300米的兩個大山泉。離泉2裡遙,即可聽到嗶嗶水聲。二泉水分行500米後,會合向南,再折向西,約行5公里至羊點南側,界牌梁下水與小古道溝水匯入,改向北行。計算灤河的長度,應從小梁山的泉處計算。
6.
五十年前,我剛四五歲,那個時候有兩個生產隊還有大船在灤河上跑運輸,其中有姥姥家的生產隊。逆水上行,除了豎起巨大的桅杆和白帆外,還有幾個縴夫費力的拉船,縴夫光著脊背,頭幾乎要伏到地上,或是淤泥、或是河卵石,他們費力的走著。
纖繩很長,晃晃悠悠地抖動著,每每這時,縴夫還會叮囑我們離纖繩遠一些,移動的纖繩會割斷我們的脖子。
那個時候灤河裡的魚非常大,也非常多,是品種多,鯉魚、鯽魚、鯰魚、嘎魚、鯿梢、皮匠、麥穗、泥鰍、甲魚、螃蟹,還有各種蝦。
孩子們曬得漆黑,中午也能摸很多魚,用柳條串上拿回家... ...
追本溯源,不是非得要爭一個高下,最重要的是提高人們對水源的保護意識,保護水源、節約用水,保護自然,綠色發展。
都該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