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音”部的兩個漢字:“響、韽”。其中“響”字在現代漢語簡化為“響”,“響”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收入在1988年國家語委頒佈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是本課的重點漢字。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響(響)。讀xiǎng。《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響,聲也。從音,鄉聲。”形聲字。本義是(聲音的)回聲。《說文解字》對“響”的解釋很簡單,就說它是“聲也。”但其實,“響”並不等同於“聲”。就像上一課所說,“聲”、“音”、“樂”是有區別的一樣。
《玉篇·音部》:“響,應聲也。”徐鍇的《說文系傳》:“聲之外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箸形,故於文,音、鄉為響。鄉猶向也。”用大白話說,古人認為“響”其實就是“回聲”,“響”附著於“聲”,就像影子附著於形體,所以,“音、鄉”二字合在一起,就是“響”。“音”是“響”的來源,是“響”的“故鄉”。所以,“響”字由“鄉、音”兩部分組成。
也就是說,“響”這個字,在“繁體字”——“響”——中,很好地體現了“響”的意義,它既是形聲字,而且“鄕”作為聲旁,明顯也是“聲中有義”的。
《易·繫辭上》:“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所以君子將有作為,將行動的時候,探問於“筮卦”,而《易》即以其六十四卦當中的吉辭應答,即筮得吉凶之辭,則受易道之指引,如“響”之應“聲”。《文心雕龍·原道》:“木鐸啟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孔子的教化)如木鐸聲起,千里相應,(孔子的思想)像珍寶流佈,萬世相傳。
“響”也可以泛指聲音。比如:響聲;響徹雲霄。明代王世貞《鳴鳳記·放易》:“那裡打鼾響”,打鼾響,就是打鼾聲。
本義之外,“響”還有很多用法:
(1)發出聲音。杜牧《池州送孟遲先輩》:“好鳥響丁丁,小溪光汃汃。”《紅樓夢》第五十四回:“賈母命將些湯點果菜與文官等吃去,便命響鼓。”
也指開口說話。比如:不聲不響。柳青《創業史》第二十三章:“他枕著胳膊,臉色陰沉灰暗,難受,一隻手憤恨地拔著枯草,誰也問不響。”
(2)聲音高而大。比如:響鼓不用重捶。嗓音響亮。劉長卿《湘中紀行·浮石瀨》:“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
又指說話有影響有分量或聲名遠揚。比如:名頭很響。晉代陸雲《祖考頌》:“肅雍碩響,萬載是振。”大方言裡也指清楚。凌濛初編《二刻拍案驚奇》卷二:“私下受這樣說不響的錢,他也不肯。”
(3)音訊。《三國志·蜀志·後主傳》:“(鄧)艾得書,大喜,即報書”。裴松之注引《蜀記》:“艾報書雲:“銜命來徵,思聞嘉響。”也指言語所包含的意義。蘇軾《記南華長老答問》:“居士曰:‘言中有響。’華曰:‘靈山囑咐不得忘卻。’”這裡的言中有響,指言語有包含深遠的意義。
(4)通“向”。又分兩種用法:其一、趨向;向著。白居易《與楊虞卿書》:“斯僕所以響慕勤勤,豈敢以骨肉之姻,形骸之舊為意哉!”;其二、從前;原來。清代東海覺我《小說林·緣起》:“我國之小說,向所視為鴆毒,懸為厲禁。”
(5)用作量詞。表示聲音發出的次數。比如:禮炮二十一響。
“響”的小篆寫法如圖:
2、韽。讀ān。《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韽,下徹聲。從音,酓聲。”形聲字。本義是微小低沉之聲。這裡的“下徹聲”,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謂其聲下達。”徐鍇《說文系傳》:“謂聲不能越揚也。”馬敘倫《六書疏證》卷五:“聲不上出口而下徹也。即諳字義。”也就是說,聲音沒清晰地說出口而愈來愈小以致聽不見。厲鶚《焦山古鼎》:“腹深八寸唇尺四,叩之清越微聲韽。”
《漢語大字典》釋韽為“鐘聲微小不清脆。”也有道理。《集韻·感韻》:“韽,鍾病聲。”《字彙·音部》:“韽,言鐘形微,則其聲亦微小不越揚也。”意思是說鐘聲微小不清脆。《周禮·春官·典同》:“微聲韽,回聲衍,侈聲筰(zuó)。”鄭玄注:“韽,聲小不成也。”
好在韽是生僻字,日常很少用。“韽”的小篆寫法如圖:
(韽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481,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