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外露榫卯結構是明清傢俱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象徵。牙子本身作為結構性部件,依託榫卯結構而存在,且呈現多樣化的造型形態。
結構外露的設計,使構件在發揮自身結構承託性功能的基礎上,進行裝飾性功能的傳承,文化彰顯於外,技術滲透於內,從而使牙子造型的創新設計形式擁有了更多層次的發揮空間。
明清傢俱牙子裝飾型別明清傢俱牙子形式豐富,風格簡約,具有支撐和裝飾兩個功能。因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其形式主要有角牙、掛牙、站牙、牙頭及各種牙板等等。
角牙
角牙,是指安裝在兩構件相交成角處的牙子。江南匠師們稱之為“插角”,也叫“託角牙子”。
在椅、桌、案、幾、櫃、架等傢俱中橫、豎材的丁字形交接處廣泛使用,目的在堵塞轉角,用迫使角形不變的辦法來加強結點剛度,固定構架;同時又可以在上面施加雕刻,起裝飾作用。
角牙常用於椅類傢俱的扶手與鵝脖、搭腦與後腿、椅圈與靠背板、座面與靠背板、踏腳棖與前腿、牙條與腿足等構件之間;
櫃類在頂板下或底板下與腿足連線處攢接使用;
架類則多出現在橫棖與立柱之間。
角牙作為裝飾性支託,常常左右對稱,與整體造型相得益彰。
角牙有光素和雕斫之分,光素者善用人工紋,順勢而成形,順應自然木紋的生長規律。橫、豎材交接所形成的天然木紋對抗矛盾即美之根本。
雕斫者裝飾的圖案主要有云頭紋、卷草紋、弓背紋、欞格紋、雙勾紋、夔龍紋、螭龍紋等等。運用透雕與圓雕兩種常見的裝飾手法,以虛間實,鏤空為白,更加突出主題紋樣的空間形態。
掛牙
掛牙,是指上寬下窄,縱邊長於橫邊的角牙。
掛牙一般出現在衣架、盆架等橫樑與立柱相交處,和一些案桌、炕櫥、矮櫃等傢俱的拋頭下與腿交接處,作用原理與角牙相同,構圖佈局呈三角形狀,上大下小,順延頂棖端頭之力和邊抹、翹頭之力,形成完整的傢俱整體框架交圈。
掛牙同角牙一樣,都有光素和雕斫之分,雕刻紋樣以螭龍紋、花雲紋、卷草紋、卷草靈芝紋、植物花卉紋及幾何紋飾為主。
站牙
站牙,是指立在墩子上,從前後抵夾立柱的牙子。常見以直立的方式連線在座屏立柱、衣架底座、燈架站杆的前後或兩側或四方,也叫“坐角牙子”。與平放在地面上的橫木墩子相接合,是一種形式感非常突出的裝飾部件。
其雕刻圖案的題材主要有卷草花紋、螭龍紋、蝙蝠紋等植物動物紋樣。卷草花紋呈寶瓶式,玲瓏剔透;螭龍紋順勢向上而起,活靈活現;蝙蝠紋靈動活潑,富有生機。
牙頭
牙頭,一般是指牙條兩端下垂部分。不論是與牙條一木連做的,還是另外安裝的均稱為“牙頭”。
其常設於桌、案、椅、凳的腿足左右兩側,與腿足部分相連向下作轉角,整體呈對稱式組合構圖進行裝飾。常見的紋飾主要有捲雲紋、靈芝紋、卷草紋、龍鳳紋、如意紋及各種多變的幾何紋等。
明清傢俱的牙頭以“平肩榫結構”、“插肩榫結構”、“夾頭肩榫結構”為承載,加飾各種題材的紋樣圖案,由此形成獨立、規範的裝飾部件。
- 平肩榫結構
平肩榫結構採用掛榫的方式連線,牙頭展現於外,腿足收斂於內。結構功能方面來講,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腿足與面板的連線。結構本身為光素,視覺美的感受力薄弱。
雕斫者居多,區域性浮雕或滿雕,常刻有云頭紋等紋飾圖案,意在彌補牙頭完全裸露於外所造成的,視覺上腿足橫向割裂而導致的對傢俱整體節奏流暢性的破壞。視覺上來講,其表面雕斫越繁縟,割裂感越強烈,未完美彰顯出視覺感顯著的效果。
- 夾頭肩榫結構
夾頭肩榫結構是在腿足的頂端開榫,與案面下的榫眼相接合,腿足的上端作出開口,牙頭及牙條嵌夾於開口之間。
夾頭肩榫結構下構件接合有兩種形式,一為牙頭或割角與牙條相接,二為平板拼接於牙條。
二者相較,前者更具科學性。原因有二:其一,使得板面本身的幹縮溼脹性容易損壞牙頭、牙條進而影響其裝飾功能的問題得到緩解。
其二,則是在視覺力感受方面,順接腿足向上之力,與案面交匯,構成三角形式的框架節點,縱向力得到均衡,同時將案面承受之力分散於四面腿足,視覺力向水平方向推延,腿足與案面直接相交的視覺唐突性大大減弱,對稱式牙頭的視覺間斷性也得到緩和,從而使傢俱框架結構的整體性顯著增強。
- 插肩榫結構
插肩榫與夾頭榫結構相似,但其在腿的外部削出斜肩,牙條下端形成與腿足接合時剔出的槽口相匹配的部分。
當牙條與腿足接合時,牙條進入槽口夾於其中,案面的受力關係使其自然下落至腿足的斜肩部分,形成平整光滑的齊平式表面,且受力越大,與腿的斜肩結合更緊密,從結構功能方面來講,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構件的牢固性及承重能力,同時更能完美展現牙頭、牙條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牙板
牙板,是一種傢俱面框下設定在兩腿之間具有結構功能的橫向裝飾構件,在平肩榫、夾頭肩榫、插肩榫中都有出現。
- 平直式牙板
平直式牙板,即指牙板形制使用平而直的牙條。
明清傢俱中多出現在桌案、椅凳、床、櫃類,光素者居多。自然木紋與牙條之線形交相呼應,相得益彰。
平直的素牙條與光素牙頭的接合形式,桌案類出現在長方桌、平頭案、條案中;
椅凳類主要出現在玫瑰椅、四出頭官帽椅、燈掛椅、條凳、春凳、方凳中;
床類則出現在架子床和羅漢床中;
櫃類集中分佈在圓角櫃、立櫃上。
雕斫者,常見於炕桌、方桌、長桌、平頭案、條案、羅漢床等傢俱中,浮雕回紋、卷草紋、折枝花鳥紋、梅花紋、玉寶珠紋、柺子紋、雲紋、夔龍紋等,紋飾豐富飽滿,以造華麗優雅之勢。
- 壼門式牙板
壼門式牙板輪廓大多呈圓弧形分段式轉合,最終並行接於腿足內側。
壼門式的牙板形制應用廣泛,雕斫者居多,常出現在椅類、凳類、桌類、床類、屏幾類、櫥櫃類傢俱中,雕刻的主要紋樣有卷草紋、螭紋、回紋、雲紋、夔鳳紋、雲龍紋、草龍紋、雙龍戲珠紋、纏枝紋、捲曲紋、柺子紋等等。
其牙板造型主要呈現兩種形式,一種是牙板輪廓出現多層次的彎曲變化,牙板紋飾會隨線形輾轉搭配複雜的圖案;
第二種是單層次簡單的圓弧形直接內收,牙板紋飾依簡約外形而搭配簡潔的圖案。其牙板造型同雕斫者,亦有多層次彎曲與單層次彎曲兩種形式。
除以上壼門式牙板形制外,還有一種變體形式的牙板,相較壼門式牙板來說,視覺力塑造稍顯遜色。其中間平直、突出,或造成如意頭式,雕刻螭龍紋、卷草紋等圖案。
- 窪膛肚式牙
窪膛肚式牙板同平直式,牙板多光素。光素者,在明清傢俱中常見於椅、凳、墩類傢俱中。邊部起燈草線、皮條線、碗口線,順形而下並行接於腿足,天然木紋之肌理與牙條形體之素雅渾然一體,以紋塑型,以線顯體。
椅類常見於四出頭官帽椅、南官帽椅、玫瑰椅中;
凳類出現在鼓凳、方凳、方杌中;
墩類傢俱中部分繡墩上也有出現。
窪堂肚式牙板的形制,牙板上有足夠的裝飾空間,可以精細裝飾紋樣,大多出現在桌類、案類、床類、椅類、凳類、幾類傢俱中,雕刻有卷草紋、回紋、柺子紋、雲龍紋、蝙蝠紋、荷蓮紋、折枝花卉紋、西洋卷草紋等裝飾圖案,邊部起線,隨雕刻紋樣之方向百轉千回。
清乾隆 紫檀嵌玉寶座
桌類常在長條桌中出現,正中垂如意紋或回紋窪膛肚,紋樣簡潔秩序,兩側有牙頭與腿足相連;
案類多見於長案、平頭案,雕刻有夔龍紋、蝙蝠紋、折枝花卉紋等紋樣,圖案繁密複雜,直接與腿足相連;
床類出現在架子床、羅漢床中,雕刻有云龍紋、柺子紋、荷蓮紋、卷草紋、雲蝠紋、回紋等,紋飾華貴飽滿,氣勢恢宏;
椅類常設在寶座、扶手椅上,雕有龍紋、海水江崖紋等。
- 透雕式牙板
透雕式牙板是透過透雕的手法將散佈對稱紋樣之外的區域進行透空,俗稱“花牙”,常見於桌類傢俱中。
其雕刻紋飾多樣,常見的圖案題材有柺子式雲頭、卷草、纏枝、夔龍、螭龍、柺子龍等。紋樣採用對稱式構圖佈局,由兩邊向牙板中心而聚,但較壼門式牙板的雕刻裝飾而論,其藝術性相差甚遠。
中國明清傢俱多采用木框架構造的形式,深受中國古建築藝術影響,在傢俱的製作上具有極其精密的、科學的榫卯結構。
一件傢俱都需要由若干個構件組合而成,構件與構件的結合處,都透過各種形式的榫卯把各個構件巧妙地連線起來。而牙子作為外露榫卯結構恰恰就是那錦上添花一種,在細節處彰顯大功效,毫不起眼卻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