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1983年的那些晚上,幾乎家家戶戶的電視機裡,都會傳來香港電視連續劇《霍元甲》的主題歌聲。
作為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連續劇,《霍元甲》在一代人心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記,其對中國大眾文化影響之深遠,遠非筆墨所能描述。
記得當年家家電視機前都坐滿了人,那種感覺至今難忘。一首《萬里長城永不倒》更是傳唱至今,它激昂的愛國情懷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
絕大多數人都是透過這部《霍元甲》,知道了在百年以前,天津有個大俠霍元甲。他武藝精湛,創辦了威震中外的精武門並自創了“迷蹤拳”;他曾幾次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力挫外國武師、力士,最終卻被日本人毒死。
作為中國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霍元甲的身上被套上了無數光環。這位一代宗師,在後人的各種藝術演繹中,人生履歷也變得頗為傳奇。
幼年力大驚人
然而真實的霍元甲,不過是一個出生在一個世代習武家庭的鄉下少年,迫於生計走出了小南河,後來幸運遇上了同盟會員農勁蓀後,思想發生了變化。換句話說,是時代造就了霍元甲。
劇照
霍元甲,字俊卿,生於1869 年,祖居天津西青區小南河村,其父霍恩第是當時天津衛有名的拳師,以保鏢為業。
在電視劇中,霍元甲自幼身體瘦弱,霍恩第於是禁止他練武,讓其改讀讀書。但霍元甲明裡讀書,卻在暗中瞞著父親偷著練武。每天父親向兄弟們傳授武藝的時候他都去偷看,看完就跑到棗樹林裡獨自練習。
1890 年,一位著名武師上門挑戰,霍恩第不是這位拳師的對手,霍元甲挺身而出,幾個回合便將對手踢倒。從此霍元甲的名聲傳揚開來。
據老一輩的武林人士證實,實際上,霍恩第從來沒有禁止過霍元甲練武。霍元甲雖然身高瘦小,但學武的天分極高,抗擊打能力與爆發力超人,少年時除了向父親學習武功外,還向其他門派的武師學習,練就了一身本領。
小南河至今仍在流傳著霍元甲的種種軼事 :霍元甲力大驚人,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村民都是排隊挑水喝,霍元甲不願排隊,頭天晚上就搬來一塊碩大的石磨盤堵住井口,第二天早上,誰也移不動磨盤,非得等到霍元甲來挑水的時候,把磨盤移走,大家才能挑水回家。
成為津門“大耍”
1896 年春,霍元甲離鄉背井去天津謀生。
當時來天津衛闖江湖、討生活的人很多,為了生計,大家都要靠真本事說話。所謂的“真本事”,其實就是看誰拳頭硬,打贏的人便可以佔據一塊地盤,輸的只能乖乖退滾蛋。
初來天津衛的霍元甲,也和無數闖江湖的人一樣,加入了來自家鄉小南河來的一個腳行。當時天津衛最有名的“大耍”是李金鰲和王金波。他們佔據南市一帶,開辦鴉片館子、窯子、寶局子等場所,因利益爭奪,常常發生糾紛。
所謂的“腳行”,就是在碼頭給人家卸貨的苦力,天津話叫做“扛大個兒”。他們把二百斤的麻袋扛在肩上,腳踩三尺寬的厚木板上船下船,過得十分辛苦。扛麻包是個很危險的工作,但為了生計,還是有源源不斷的人加入這個既辛苦又危險行當中來,只為了有口飯吃。
霍元甲所在的腳行,起初經常受到“大耍”手底下那些小流氓混混的欺壓,不得不向他們交納 “地皮錢”、“過肩錢”。這一切在霍元甲加入後得到了改變。
在小混混們上門收錢的時候,霍元甲出手制服了他們,一人將七、八個小混混打得滿地找牙,從此得到了"黃面虎"的外號。
霍元甲第一次出手,是到天津不久。有一天,一個混混兒前來索要“過肩錢”,剛到天津的霍元甲哪懂這規矩,和混混兒一言不合,便動起了手。混混兒哪是霍元甲的對手,被霍元甲三拳兩腳打跑了。不一會兒,一夥混混兒拿刀槍棍棒前來報復。
霍元甲見一幫人圍上來,於是大喝一聲,拿起一根扁擔前掃後掄,混混兒一個個被打得鼻青臉腫,落荒而逃。
腳行的老大見霍元甲如此能打,大喜過望,於是將霍元甲留了下來。這一仗之後,又有不少來要錢的混混都被霍元甲打跑,經過十幾次打鬥,霍元甲漸漸成了碼頭一霸。
和一般的“霸”不一樣,霍元甲這個“霸”並非欺男霸女的惡霸,而是“碼頭霸主”的意思,率領他所在的腳行,在碼頭站穩了腳跟,霍元甲也跟李金鰲、王金波一樣,成了碼頭上的“大耍”。
結識農勁蓀
“是金子總會發光”,霍元甲的一身武藝,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
這個人名叫農勁蓀,是一位藥棧掌櫃。
農勁蓀本名許農,父親是一位小官,在農勁蓀少年時,託了門路將兒子送到日本留學。
在日本,農勁蓀結識了孫中山、黃興等人,並加入了同盟會。兩年後,農勁蓀奉孫中山之命回到天津,開設了一家“懷慶藥棧”,以採購藥材為掩護,結識愛國志士,為將來革命積蓄力量。
農勁蓀見霍元甲身手不凡,於是有意結納,很快便與霍元甲成了莫逆之交。在農勁蓀影響下,霍元甲懂得了朝廷腐敗的根源和列強鯨吞中國的野心,堅定了武術救國的信念,並開始思索武術救國的道路。
在農勁蓀的影響下,霍元甲打破霍家“不收外姓徒弟”的傳統門派觀念,開始收外姓徒弟。這些徒弟中,以劉振聲的成就最大。劉振聲天生胳膊粗壯有力,人稱“鐵胳膊劉”,拜霍元甲為師後,成為繼承霍元甲全部迷蹤拳技藝的大弟子。
有趣的是,電視劇《霍元甲》中將他的許多故事,都移植在了一個杜撰的人物——陳真的身上,使得人們只記住了“陳真”,而對劉振聲的印象不深。
夜盜“大刀王五”首級
1900 年春, 霍元甲因不滿押解皇糧的保鏢李剛欺壓小販的行為,將李剛打傷,之後被抓進了衙門。不久後,霍元甲經農勁蓀的搭救出獄,卻因禍得福結識了李剛所在鏢局的掌櫃王子斌。
說起王子斌,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他的外號,不知道的人很少。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刀王五”。他和霍元甲也可謂不打不相識,雖然王五比霍元甲年長二十多歲,但二人卻成為生死之交。
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被殺,悲痛欲絕的王五為給譚嗣同報仇,曾隻身刺殺掌傾當朝的重臣榮祿。但是這次刺殺失敗了,56歲的王五也殺害,頭顱被懸掛在城樓上示眾。
大刀王五死後,霍元甲隻身趕往北京,在一個晚上利用夜色的掩護,將王五的頭顱盜走,和王五的另一位朋友、《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鄂一起,將王五的頭顱和身體放在一起掩埋,盡了朋友之誼。
目睹王五刺殺失敗,身首異處,霍元甲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洋槍洋炮面前,中國的武術到底還有多大作用?他曾問農勁蓀:“使我生數百年前,以長矛短劍殺賊報國,立不朽功,如拾芥耳。今科學明,火器出,行陣變,雖有武勇,將安用之?”
農勁蓀緩緩對霍元甲說:“洋人儀仗的,不過是洋槍洋炮。但是他們讓許多中國失去了信心。如果連你這樣的俠客都認為我們不如洋人,中國還有希望麼?”
這幾句話對霍元甲觸動很大。他呆立良久,哼了一聲道:“我可不覺得洋人高我們一等。”
農勁蓀大聲道:“好!如今洋人說我們是‘東亞病夫’,我們就偏讓他們看看我們的強健!”
這次談話之後,霍元甲在農勁蓀的幫助下,決定創立“中國精武體操會”。這個訊息一傳出,不少開明士紳紛紛慷慨解囊,出資贊助。
就這樣,第一個民間體育組織———中國精武體操會成立了,農勁蓀任會長,霍元甲任技擊主任。初入會者有學生、工人、職員等70多人,他們在霍元甲的指導下,刻苦習練武術,不久便大見成效。
打假“俄國大力士”
1901年,一位能表演了平卷鐵板和扯斷鐵鏈的俄國大力士來到天津戲園賣藝。為了製造噱頭,這位俄國大力士在宣傳單上稱自己“打遍中國無敵手”,要讓“東亞病夫”們見識見識,開開眼界。
霍元甲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邀農勁蓀做翻譯,帶著劉振聲前往天津戲園,準備會一會這個“俄國大力士”。戲園管事的原先也在碼頭混過,知道霍元甲的厲害,將霍元甲一行安排在包廂坐下之後,帶著農勁蓀一起,去與俄國大力士交涉。
事實證明,這個“俄國大力士”就是個騙子。或是是被霍元甲的氣勢震懾,或許是聽了戲園管事的描述後底氣不足,總之,這個“俄國大力士”並有和霍元甲比試就認慫了,表示自己自願認輸。
管事的把俄國人的意思轉告霍元甲後,霍元甲提出不打可以,這個“俄國大力士”必須重登廣告,去掉俄國人是“世界第一”的說法,公開承認侮辱中國的的錯誤,否則霍某要與之決一雌雄。俄國大力士只得答應,灰溜溜地離開了天津。
嚇跑了“俄國大力士”,為國爭光後,社會各界對霍元甲更是敬佩,霍元甲也更進一步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中國人強健身體,外國人便不敢隨便欺負中國人,國人也能得到更多的自信。
於是他將精力投入到了武學研究和傳授弟子身上,將霍家武學和自創的“迷蹤拳”傳授給國人——因為這也是救國的一條道路。
霍元甲對“精武會”習武之意義,用日本柔道會進行了比較。他認為日本人 “大率短小精悍,勇於赴事”,皆是由於提倡尚武精神。所以精武會強調: “拳術保
而昌之,其為吾族雄飛之道。可以強身體,可以隆武德之券乎。”
也就是說,霍元甲把練習武術,與強身健體、培養自強自律、團結一致的民族精神相結合到了一起,這是一次思想上質的飛躍。
嚇跑“英國大力士”
1910 年,一個名叫奧皮音的英國大力士在上海張氏味蓴園設擂,公開宣稱“東亞病夫無人敢來嘗試”。不少上海武術界人士前去打擂,卻都一一被奧皮音打敗。
猖狂的奧皮音一次次在臺上大喊:“東亞病夫們,來啊,跟我比一比啊,讓我看看你們的骨頭硬不硬!”國人心中十分憤慨,卻苦於找不到能擊敗奧皮音的人選。
這個奧皮音有多猖狂,當時的上海報在報道中說:“彼登臺表演舉重, 露肌及健美種種姿態, 約二十分鐘,言願與華人角力。於言談中, 帶多少輕蔑口吻, 令人譁然。”
在上海的農勁蓀的好友陳其美想到了農勁蓀曾向他提到過的霍元甲。於是一封電報,將霍元甲請到了上海。
霍元甲與農勁蓀來到上海後,也在張園奧皮音擂臺的對面設一擂臺,並扯出大幅橫幅,上寫“專收外國大力士,雖有銅皮鐵骨,無所惴焉”幾個大字。
擂臺投好後,由農勁蓀出面與奧皮音商談比武事宜。據當時參加協商的陳公哲回憶: “奧皮音提出只取西洋拳術比賽規則, 手戴皮套, 只擊腰圍上部, 不許足踢。
霍元甲則以中國擂臺打鬥方法, 手足並用,無所限制, 如有死傷, 各安天命。彼此協商, 未能獲得協議。”最後, 霍元甲與奧皮音商定“用摔跤方式,以身跌於地分勝負”。
比武的方式確定後,奧皮音又提出雙方要各出一萬元押金,否則便不和霍元甲比武。
霍元甲和農勁蓀、陳其美等人商量後,認為英國人氣餒了,提這個要求的目的,不過是想讓為難一下霍元甲,給自己留點顏面。滬上愛國鄉紳們得知後,紛紛慷慨解囊,兩天便湊齊了一萬元,破解了英國人的刁難。
轉眼比賽的日子到了,奧皮音卻失蹤了,這讓趕來觀戰的群眾們十分掃興。霍元甲為了答謝滬上父老,於是和劉振聲和上海武術界的朋友進行了交流表演,劉振聲幾個回合便擊敗了上海武術界名流趙某,霍元甲也輕鬆戰勝了另一武術名家海門張某。
自此,霍元甲名揚上海。
霍元甲兩次準備和外國大力士交手,但一次也沒有打成。也就是說,終霍元甲一生,其實並未真的與“洋力士”決鬥過,影視劇裡演繹的,都是虛構的情節。
這次沒有成功地“打擂”,甚至驚動了孫中山。孫中山用六個字表達了對霍元甲義舉的欽佩:“以武保國強種”。
“張園比武”以後, 霍元甲又與日本人“以不損傷為原則”進行了“研究”,且毫無意外地一一取勝,在上海引發了一場“霍元甲熱”。據當時的報紙報道:“滬人多知元甲之武技功能, 若不為之流傳, 殊為可惜。”
在上海人民的呼籲下,霍元甲在上海成立了精武體操學校,由劉振聲負責教授“霍家迷蹤拳”。1910 年 7 月 7 日, “精武體操學校”改名為“中國精武體操會”。
被日本人暗算
上海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曾挫敗俄、英兩國的大力士,又辦起精武體操會,很不服氣。他們精選了十幾名高手,請霍元甲到虹口日僑所設的柔道會場進行比武。
比武開始後,霍元甲的徒弟劉振聲首先出陣連勝5陣。日本領隊非常惱火,便親自出馬,指名要與霍元甲較量。但交手不久,日本領隊便步伐凌亂,氣喘如牛。霍元甲虛晃一招,用肘急磕日本人的手臂,一下便把日本領隊臂骨磕斷。
比賽結束後,日本人假惺惺地要求招待霍元甲,介紹一個名叫秋野的醫生為霍元甲治療咳嗽。生性坦蕩的霍元甲沒有發現日本人的叵測用心,服藥後,病情逐漸惡化,不久含恨離開人世,年僅42歲,此時距精武會創立不過70多天。
關於霍元甲的死因,有各種版本的傳言,有說他是練內功走火入魔而死,也有說是積勞成疾患肺病致死,還有就是被日本人毒死的。霍元甲的曾孫霍自正認為,日本人比武失敗後,提出要為霍元甲治療咳嗽,霍元甲服藥後沒過多久就暴病身亡。
霍元甲去世以後,他的弟子把他的日常用藥拿到公立醫院化驗,證實日本醫生所開的,是一種慢性爛肺藥。
關於霍元甲的死因,精武會史料中也有記載:“力士(指霍元甲)歿之翌晨,秋醫(即醫生秋野)已鼠竄歸窟,力士門弟子大疑,檢力士日服之餘藥,付公立醫院察之,院醫曰:‘此慢性爛肺藥也’。”
這個說法,後來得到了證實。20世紀 80 年代,霍元甲的後人為霍元甲遷墳時曾查驗過遺骨,發現遺骨全部為黑色,再次證明霍元甲確實死於毒藥。
霍元甲去世的時間,是1910 年 9 月 14 日。為悼念霍元甲, 懷慶會館客堂裡懸掛了一幅長輓聯:“瞻仰昂昂金剛漢, 力巨出神, 拳精入化, 飛龍踞虎, 尚武精神, 浩氣鵬鵬貫牛鬥;謳歌堂堂勇大俠, 膽堅鐵石, 志烈秋霜, 愛國憂民, 強我民族, 大義凜凜滿乾坤。”
不管霍元甲有沒有真的跟洋人交戰過,也不管他的武功是否真的精湛,但他的大無畏,他的滿腔正氣,他為國為民爭氣的信念,是不可抹殺的。
霍元甲去世後,霍元甲的次子霍東閣仍然把精武體操會辦得有聲有色。1919年,孫中山親自為該會題贈“尚武精神”四字匾額,並在精武體操會刊物《精武本紀》上做了長篇序言,肯定了精武體育會所取得的成績。
遺憾的是,霍元甲去世後,他的成名絕技“迷蹤藝”自此失傳。霍元甲的後人霍自正告訴記者,現在霍家後人已不會“迷蹤藝”,家族中也沒有誰能夠說出“迷蹤藝”到底是什麼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