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英國有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
撒切爾夫人第一天出任英國首相。參加完就職典禮後回家,“嘭嘭嘭”的敲門聲驚動了正在廚房為妻子準備慶功宴的撤切爾先生。撒切爾先生隨口問了一句:“誰啊?”剛剛榮登首相之位的撒切爾夫人很得意,大聲回答道:“我是英國首相!”結果,屋內半晌無語,也沒有來開門。撤切爾夫人明白了,她清了一下嗓子,溫柔地說:“親愛的,開門吧!我是你太太。”這次,雖然聲音不高,但房門很快就打開了,丈夫給予她一個熱烈的擁抱。
故事耐人尋味,令人深思,但所表達的道理並不深奧,甚至可以說很淺顯。表達的意思就是要“家外有別”。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夫妻雙方都要明白自己在家庭中所應扮演的角色,不能讓角色錯位。也就是說,即使某一方在“外”如工作或其它方面,獲得的成就如何的輝煌,獲得的職位如何的高,都不能在家得意忘形,在對方面前擺架子、顯“神威”,更不能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說出不尊重對方的話,做出不尊重對方的行為來。必須按照原本的“樣子”,迴歸自己的角色,是妻子的,要做好妻子;是丈夫的,做好丈夫。千萬不能把外面的“角色”帶回家後繼續“扮演”。只有這樣,才能搞好夫妻關係,增進夫妻感情,促進家庭幸福。
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就有的夫妻不懂得“家外有別”。比如,把外面的“官架子”,對人的“趾高氣揚”和“神氣十足”等,都往家裡“搬”,沒有明白“家外有別”的重要性。孰不知,這種“角色的錯位”所帶的危害,輕則使夫妻關係不和睦,家庭不幸福,重則使夫妻矛盾激化,直至“分道揚鑣”。
因此,夫妻雙方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家外有別”,不能“角色錯位”。就如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外”是英國首相,回到家,就是撒切爾夫人。不能“很得意,大聲回答道:‘我是英國首相!’而必須“溫柔地回答說:‘親愛的,開門吧!我是你太太。”這樣,“角色歸位”了,才能使“門很快就打開了,丈夫給予她一個熱烈的擁抱”。
但願都能做到“家外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