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行的第二天,全球頂尖科學家們同時在線上線下就當下的全球熱點話題展開討論,探討如何達到雙碳目標,新能源的未來在哪裡,新藥研發又可以如何更好地造福人類,人工智慧會如何發展等。
科技是解決雙碳問題的主要途徑
碳中和、碳達峰,如今已成為時下最熱的話題。如何科學減碳、減排與碳迴圈,成為頂尖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
在11月2日上午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碳大會:雙碳治理論壇——通往“雙碳目標”的科技之路上,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2015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楊培東等科學家,從科技、地球、海洋、經濟等多個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
朱棣文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曾擔任美國能源部部長,最近幾年他一直在參與研發新能源電池。他認為,人類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氣溫上升,這將帶來一系列挑戰,解決的主要途徑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好訊息是清潔能源正在快速發展,“10到20年我們將能使用更多的清潔電能,希望今後能達到60%的比例。”他說。
楊培東研發了基於奈米顆粒的太陽能電池和被稱為“液體陽光”的人工光合作用裝置。他提出,如果人類能模擬光合作用,使用二氧化碳的催化劑和奈米材料技術,對水進行分離,就能產生無窮的清潔能源。
中科院院士焦念志從海洋角度出發,分析瞭如何透過海洋減少碳排放,甚至可以負碳排放。
在圓桌論壇中,頂尖科學家們一致認為,科技是解決雙碳問題的主要途徑,隨著低碳能源的佈局推進,先進的低碳科技與數字化技術是成功轉型的堅實保障。
在未來能源發展論壇上,另外一些科學家們則共同探討了新能源的可能性和未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坦利·惠廷厄姆指出,電池的製造將消耗很多的鈷、鋰材料,如果不能迴圈利用也將造成浪費。他認為未來鋰電池可能迎來價格提升,應及早佈局鋰電池迴圈再利用。
2018年埃尼前沿能源獎得主王中林也把目光瞄向了海洋。“只要一個山東省大小的海域面積,理論上就能滿足整個中國的耗電量需求。”他說,而實現的方法是摩擦奈米發電機——區別於傳統開發潮汐能的方式,它將利用海洋能源中低頻率、低振幅的慢波,進行持續性的長遠開發,以實現有序高質量的能源,適應不同週期的使用需求。
新藥研發應以人為本
如何用人類頂尖智慧洞悉人類健康未來?在世界頂尖科學家新藥研發論壇上,學術思維和產業視線被同時聚焦。
“在開發藥物的過程中,我們都希望能夠找到獨特的藥物,但問題是很多分子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看到抗體的特異性是很重要的。”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萊夫科維茨指出,特殊的抗體、特定的解決方案對疾病而言至關重要。
但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也表明,從多樣化的分子中選一個候選藥物其實是最難的。不過,科學研究的意義就在於從科學的本質推進產業的進步。因此他又指出,在實驗階段,其研究成果能夠幫助企業將原本需要的50步變成5步,大大縮短了試驗的程序,讓治癒的希望離患者更近一些。
新技術手段成為學界業界在尋求藥物研發“更快更強”之路的關注焦點,“虛擬臨床試驗”等概念也層出不窮。作為該領域的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蔣華良認為,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能夠助力縮短藥物開發時間,或是幫助臨床實驗收集臨床資料建立模型等。不過,科學家們也同時強調了人之於臨床試驗中的主體性地位。
除了聚焦新藥研發的上市之路,頂尖科學家們也在論壇上分享了前沿研究與科研心得。
2019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邁克爾·謝帕德首先指出了製藥研究的動態性:“對於某些典型性的疾病而言,如糖尿病,人們通常認為當前已經能夠透過藥物加以控制。但隨著製藥研究的進步,疾病也同時在發展,十年前的致病機制很可能在當下發生演變。”他說。那麼,如何面對一系列未知的風險?謝帕德對基因工程這項技術的潛力作出了肯定。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亞利耶·瓦謝爾的演講則聚焦於計算機技術在新冠疫情以及製藥行業的關鍵作用:“如今我們所擁有的巨大算力,能夠解決很多以往無法解決的問題。”他說
科學家們指出,不管用什麼新方法、新技術,必須以患者為中心。未來應當保持對於研究的開放心態,不斷推進研究向實踐成果轉化,最終惠及更多人類。
下一個諾獎會頒給人工智慧嗎?
在世界頂尖科學家數字未來論壇上,當論壇主持人、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的副教授陳凱提出“人工智慧在50年之後將如何改變世界”的難題後,頂尖科學家們紛紛表示,在這道考題面前,“尖子生”也很難回答。
“50年確實是很長的時間,如果說回溯到50年前,我可能都沒法想象我們當下所經歷的這個世界,我可能都不會成為一個頂尖科學家。”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愛德華·莫索爾說,預測未來,尤其是這樣一項核心技術的未來,當前的我們依然知之甚少。
但能夠確定的是,“50年之後,這個變化一定是非常巨大的。” 1986年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甚至以“革命”的形式作出猜想。
儘管50年之後的未來難以預料,霍普克羅夫特教授依然從5年的短期視角,梳理出人工智慧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必須意識到的是,人工智慧的發展正在加強一種相關性而非因果性的思維,這就要求人工智慧的治理上,應當遵循可解釋、透明的原則,要基於倫理與道德對機器行為作出規範。此外,偏見問題、隱私保護問題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中可能會愈發顯著,法律規範也應當隨著人工智慧在生活中的普及作出相應的改造。”
在2007年圖靈獎得主約瑟夫·斯發斯基看來,無論是當前具備一定決策能力的弱人工智慧系統,抑或是發展到未來的完全自主性的強人工智慧,人在其中的參與和價值是沒有辦法被忽視的。基於安全性、倫理、法律等層面的考慮,人工智慧的自主系統如何與人類相互配合,會是未來考量的主題。
對於人是不是真的不如人工智慧這一問題,來自各個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傳達出了更為積極的態度。
“如何防止人亂穿馬路?如果拿這個問題問人,我們會說‘加上一個路障就好了’,但人工智慧可能會說,把這個人移出馬路。”霍普克羅夫特教授以這個例子闡明瞭人工智慧在進行常識判斷上的侷限。
2002年菲爾茲獎得主洛朗·拉福格教授則指出了人工智慧和人都面臨著的一個重要挑戰:如何找到什麼是重要的?科學家們還共同認為,可以肯定的是,人類智慧對人工智慧的啟發,將是未來數字化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
欄目主編 許素菲
責任編輯 劉婉鑫
攝影 倪竹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