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爐”壺和“傳臚”壺有何區別?
曼生壺式中即有“傳臚”,形近“卻月”,一彎 流。清末廢科舉,坯手們“趕時髦”,把“傳臚”壺改為等邊四方寓圓,三灣流,稱“傳爐”壺,為強調其屬方器,特稱“四方傳爐”壺,宜興老輩坯手稱其為“四角豬”。
“傳臚”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的學歷,是透過“科舉”考試確定的。這種制度起於宋代,終於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開始分“童試、鄉試、會試、殿試”4個級別:經過私塾學習的“童生”,經童試可到府縣讀書的稱“秀才”;透過鄉試後稱“舉人”三年後可到京城參加會試,通過後稱“貢士”可參加殿試;透過殿試的前三名稱“一甲進士”,由高及低分稱“狀元、榜眼、探花”,其後為“二甲”、“三甲”進士約百人。明代把二、三甲的第一名稱“傳臚”,清代只把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
殿試3年進行一次,在農曆三月,又稱御試、廷試,由皇帝定題、定名次。明代在故宮太和殿,清代在故宮保和殿前進行這種國家最高一級考試。
殿試兩天後,考取的進士們身著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恭立太和殿外聽傳臚官按欽 定金榜宣唱名次。每唱一名,多個侍衛自殿內高聲重複至殿外。一甲3人和二甲的前7 名,是由皇帝欽定的,這10人被皇帝召見,稱“小傳臚”其他進士登榜稱“大傳臚”一甲須連唱3遍,與眾不同。新科進士聽到傳唱,立即在御道站定。唱名畢,樂奏“顯平章”進士們與三品以上官員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這種儀式叫“金殿傳臚”。“臚”為羅列、排名;“傳臚”即“臚唱”、“臚歌”,宣佈名次。
元代詩壇四大家之一的方回,降元后未得重用,外有壓力,內常愧怍,詩作多低徊沉重。其《湧金城望》詩,有“臚唱曾叨殿上傳,末班遙望御爐煙”句。清代的趙翼《七十自述》詩也有“一桂枝高手已攀,臚傳聲裡另排班”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