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 粉彩過枝癩瓜紋蓋碗
年代清道光
尺寸直徑D11
“大清道光年制”款 蓋小衝 本品敞口微撇,弧腹,下承圈足,胎體輕薄,造型小巧精緻,釉色清潤潔白。碗內外壁及蓋以粉彩繪過枝癩瓜圖,畫面構思靈動巧妙。竹枝、瓜葉以青綠兩色繪就,竹枝纖長挺拔,瓜藤蔓延舒展,間開數朵淡黃花,清新雅緻,癩瓜果實飽滿,旁有粉蝶翩翩飛舞。蓋鈕內及外底心以青花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此式蓋碗為道光御窯經典樣式,採用“過枝花卉”的裝飾畫法,使器物內壁、外壁、器蓋紋飾渾然一體,宛如花枝越過牆頭,妙趣橫生,此種裝飾方法自乾隆起盛行,此後歷朝傳承不衰。《飲流齋說瓷》有載“過枝花之杯、碗,乾隆者尤綿密,癩瓜牽藤,間夾翠竹。繁麗中殊有玲瓏剔透之致,輕勝於尋常繪花卉者。” 癩瓜乃果中珍品,狀似荔枝而大,又名錦荔枝,在民間有多子多福的象徵意義。本品蓋、碗成套,可賞可玩,且寓意吉祥,乃道光御窯精品。
清光緒 粉彩過枝癩瓜紋折腰盤
年代清光緒
尺寸直徑D14.8
“大清光緒年制”款 小修 本品為清代御窯經典樣式,採用“過枝花卉”的裝飾畫法,使器物內外壁渾然一體,宛如花枝越過牆頭,妙趣橫生,此種裝飾方法自乾隆起盛行,此後歷朝傳承不衰。 癩瓜乃果中珍品,狀似荔枝而大,又名錦荔枝,在民間有多子多福的象徵意義。
清道光 粉彩團花紋盤
年代清道光
尺寸直徑D14.7
“大清道光年制”款 口微磕 本品內以粉彩繪製各色皮球花紋,紋飾佈局疏密有致,或兩兩成對,或三者成簇。粉彩顏色秀麗雅緻,粉潤柔和,與潔白瑩潤的瓷質與釉色相互襯托,相映成趣。畫工精湛細緻,不規則的佈局與豐富的色彩共同襯托別緻而清新的美感。
清乾隆 鬥彩忍冬紋盞託一對
年代清乾隆
尺寸直徑D10.3
“大清乾隆年制”款 窯封 忍冬紋,因為忍冬這種植物越冬而不滅,所以被大量運用於佛教題材裝飾上,比作人的靈魂不滅、輪癹永生,後繪於官窯瓷器之上,被賦予多福多壽,長壽萬年之吉祥寓意。
清乾隆 青釉粉彩折枝三多紋盞託
年代清乾隆
尺寸直徑D11.7
底小衝 三多紋是明清時期瓷器流行的吉祥圖案,佛手與福字諧音而寓意“福”,以桃子多壽而諧意“壽”,以石榴多子而諧意“多男子”,稱為“福壽三多”。福壽三多是瓷器裝飾中的吉祥圖案,源於《莊子·外篇·天地》:堯觀於華封,華封人祝曰:“使聖人壽,使聖人福,使聖人多男子”,表現多福多壽多子的頌禱。表現出清代官窯瓷器上畫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點。
清乾隆 金地粉彩荷塘圖蓋碗
年代清乾隆
尺寸直徑D11.5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珍品大系—琺琅彩·粉彩》,葉佩蘭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1999年,第122頁,圖106 口小磕,小衝 本品金彩為地,粉彩繪以荷塘圖,荷葉碩大,鋪陳其間,螳螂、天牛停歇其上,紅、白二色荷花或盛放或含苞,生機勃勃。全器紋飾佈局繁密,描繪精細。值得關注的是,其與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件乾隆時期作品頗為相似,為鮮見的金地粉彩作品。
清光緒 黃地素三彩雲龍紋小盤一對
年代清光緒
尺寸直徑D11.7
“大清光緒年制”款 本品敞口,弧壁,圈足。通體以黃釉為地,盤心雙圈內以綠彩、赭色彩料分別繪二龍戲珠紋,二龍成喜相逢式,姿態威武。底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整器紋飾均先以暗刻手法勾出輪廓,後填彩裝飾紋樣,工藝複雜,色彩素雅別緻,為清光緒一朝傳統官窯品種。其成對流傳殊為不易,值得關注。
清雍正 紅釉高足碗
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徑D18.7
“大清雍正年制”款 有衝、足小磕 高足碗造型由來已久,自元代至清代皆頗為流行。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稱“碗形而下有柄者名曰靶碗,俗稱高足碗,浮屠喜於佛前貯供品,故又稱‘佛碗’也。”據《清宮造辦處活計清檔》記載,雍正十年(1732年)二月二十二日“內大臣海望奉上諭:可將霽紅、霽青、黃色、白色高足靶碗每樣燒造些,厚些的亦燒造些,以備用賞蒙古王用。欽此。年希堯家人鄭天賜交景徳鎮御窯廠燒造辦理。”由此可知此式“霽紅”、“厚些的”高足碗曾作為宮廷賞賜蒙古親王之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嘉德拍賣行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路、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