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
《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二)》
北橫口村歷史悠久,古建和金石眾多,大部分古蹟在上面兩篇文章中都做了介紹。這篇文章主要再詳細介紹一下北橫口西閣和滲金佛。
一般井陘縣古村落進出的要道上,都會建有一座石閣,上有廟宇,下有券門。而北橫口村村西的古驛道上,並排建有兩座石閣,分別作為不同歷史時期的交通要道,頗為特殊。
北橫口村是古驛道南線上的一個重要節點,村中驛道兩側,坐落著許多商鋪和驛站,有換馬站、銀號、染房、飯館、旅店和藥店等。古驛道在村中呈東西走向,村東、村西各有一閣。東閣早已坍塌,僅剩石券門和一面殘破的磚牆。石券門東側的門楣上寫著四個大字——“北拱京都”,西側寫有“畿輔名衢”。西閣名為“觀音閣”,至今儲存完好。光緒六年之前,因西閣南側地勢空曠,往來商旅並不走西閣之下的門券,而是走緊臨西閣南側的便道。後來鄉人們認為這條便道暴露本村村脈,從風水學考慮,不利於村落的延續和發展,於是計劃在便道之上修建石閣,以求藏風聚脈,富民安邦。光緒六年,由於資金不足,僅在西閣南側便道上修建了一座閣基,起名為“義成閣”。延至光緒十四年,才在“義成閣”上增建“蒼山聖母廟”一座。
2021年5月,村民要將古驛道重新修整、硬化,在挖西閣石券洞內的地基時,竟挖出了以前古驛道的路面。路面由青石鋪成,上面還有很深的車轍印。這說明西閣石券內的道路和西閣南側的便道,在不同歷史時期,分別做過往來商旅的進出北橫口的道路。
▼北橫口村西閣北側,石券門上寫有“觀音閣”三個字。原來西閣之上並無廟宇,清光緒十四年為與“義成閣”上的“蒼山聖母廟”協調一致,才建立觀音廟一座, 遂將西閣改名為“觀音閣”。“觀音閣”南側的“義成閣”修建於光緒六年,與“觀音閣”成為一體。
▼“義成閣”,建於清光緒六年,十四年閣上建“蒼山聖母廟”。
▼西閣上正殿裡面供奉觀音、老張爺、七爺和財神爺,面闊三間,上覆灰筒瓦,前出兩根彩繪盤龍簷柱。為了給香客們遮風避雨,在廟前用彩鋼板做了一個簡單的頂棚。正殿簷下左右分別立有1993年和2004年的重修石碑各一塊。
西閣“補修碑記”
簷下北側牆上嵌有一塊石碑,上有四個篆體大字——“補修碑記”,石碑上記載了中華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補修西閣的捐資名單。其中有不少村中商鋪的字號:德義林、天義泰、福善成、同和裕、元吉店、慶德成、和順源、貞吉恆、福源成、春和聚、永義德、積裕恆、雙合館、福慶號、保盛昌、德盛堂、雙合成、福義館、聚和館、義生源、增盛昌、自成永、和義店。
東閣“重修碑記”
北橫口殘破的東閣上還存有一塊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重修石碑,上面也記載了一些商鋪的字號,有“同豐當”、“元吉鹽店”,“義成永”、“德隆永”、“太和成”、“天義順”、“源盛永”、“德合祥”、“天成永”、“廣升昌”、“雙合成”、“陶成永”、“三益染房”、“廣盛皮房”、“福慶和”、“泰和堂”、“復泰和”、“天吉義”、“保*堂”、“二合恆”、“合義館”、“公和館”、“東大店”、“公和店”、“內順店”、“三和店”。其中“元吉鹽店”、“雙合成”的字號也在西閣的石碑上出現。
重修樂樓碑記
北橫口村有一座“荻影風清”貞潔木牌坊,牌坊西側有一座名為“寺門樂樓”的古戲樓。戲樓簷下有一塊民國十年《重修樂樓碑記》的石碑,上面也記載了50多個捐資商鋪的名字。這兩塊石碑一塊是民國九年,一塊是民國十年,相差一年左右,許多商鋪的名字同時出現在這兩塊石碑上。
▼緊臨觀音廟南側的“義成閣”,閣上的廟宇是“蒼山聖母廟”,現在裡面供奉蒼山聖母和白觀音。
▼“蒼山聖母廟”前立有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的石碑一塊,碑高兩米有餘,碑文字型飄逸俊秀,碑陽上部刻有云紋和雙龍戲珠的深浮雕圖案,雕工細膩,雙龍栩栩如生,雲紋之間還刻有“永垂不朽”四個大字。下部碑文如下 :
{泛來建閣所以保障閭里也,立廟所以妥侑神靈也。吾鄉西牌舊有石閣一座,其南留便道以利商旅之往來。但地址空闊,外不☒攬勝而壯觀,內無以藏風而聚脈。於是☒牌公議營立旁閣,上建蒼山聖母廟宇。適有西牌所存幹門錢數拾吊,同願施捨助公,因復募化紳民商戶,一時同心向義☒樂輸將。於光緒六年,經營建立閣成,遂起名義成,無奈存款無幾,閣基雖就,而廟宇未成,延至十四年春,再興修造,緣南北勢偏,於北復起閣形以配之,南閣建廟一所,以妥蒼山聖母之靈,北閣修屋數椽以便元霄燈節之會。鳩工庀材,不日告成,而神靈有所☒☒,閭里☒☒永固,爰勒諸石,以垂不朽雲。
光緒十四年丑月吉日立}
▼碑陰上刻有“萬善同歸”四個篆體大字。
▼西閣南北兩側還有券門,券門之上各有三個大字,北側券門上寫“西山雨”。
▼南側券門上寫“南浦雲”,這六個字都出自唐代文學家王勃的《滕王閣序》,原文是:“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西閣西側
▼西側正殿的門額上有一塊紅底金字的木匾,上寫“義成堂”。
▼西閣東側不遠,有一棵古樹,樹齡至少六百餘年。
古槐東側路北有一座“華嚴寺”,創建於唐代,分上、中、下三院。原來正殿內供奉崇禎三年的銅佛一尊,高四尺,周邊還有許多小銅佛,佛座下藏有數十部經書。大銅佛表面有摻有黃金,故名“滲金佛”(有崇禎三年石碑為證)。可惜上世紀五十年代被人拉走,下落不明。2006年,善男信女們重修寺廟,再創古寺輝煌。新建的“大雄寶殿”內供奉“華嚴三聖”——釋迦牟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後面還有一座“倒座觀音”。殿前有石碑兩塊,一塊為崇禎三年的“滲金佛石碑”,另一塊為公元2006年的“華嚴史記”石碑。
崇禎三年的“滲金佛石碑”碑文如下:
{北京造滲金佛一尊,真定府井陘縣洪口村(即橫口村,後分為北橫口與南橫口兩村,井陘話讀“橫”,發“hóng”音。)
華嚴寺造佛僧:明林住持,僧人洪祥、洪雲。
修佛殿功德主:許孟秋、王氏;馬清、高氏;善人:馬選、☒氏;許文龍、宋氏
捨寺☒地八分無糧,地主:許孟春、許孟☒、許儒道
捨前院地:母馬氏、男許孟先、仇氏、孫氏(母親馬氏、兒子許孟先和他的兩個妻子,仇氏和孫氏),許蛟名(可能是許孟先的兒子)
孤右☒溝地八畝糧,入華巖寺為香火地,主持僧耕種
施款人:生員宋士奇,生員王喜起、生員馬進、生員許蛟龍、生員許雲龍、生員許明標
崇禎三年☒月初十☒☒ 建立}
“華嚴史記”石碑內容在《井陘古村落之——北橫口村(一)》中敘述過,這裡不再贅述。
▼“華嚴寺”對面曾有座古戲臺,現在已是斷壁殘垣,只剩臺基和若干根石柱和柱礎。
▼古戲臺的柱礎
▼古戲臺石柱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