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的泰加林將我國大興安嶺與西伯利亞連在一起,相同的物種、相同的景象,置身其中,恍若置身俄羅斯遠東地區。
10月初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劉璐攝)
大興安嶺地貌骨骼曾經歷了3次冰川運動,始成於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其地帶性植被型別為寒溫性針葉林,即泰加林,主要是興安落葉松林和少部分歐洲松的變種樟子松組成的針葉林,興安落葉松林的面積佔整個森林總面積的90%以上。
蒼莽的泰加林將我國大興安嶺與西伯利亞連在一起,相同的物種、相同的景象,置身其中,幻若置身俄羅斯遠東地區。
中國“冷極”的原始森林
大興安嶺的主脊橫亙在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這裡是我國最寒冷的區域。這裡的泰加林是一片真正的原始森林,它如一塊葉狀寶石鑲嵌在中國版圖的雞冠之上。
冬日極寒之下,森林變成潔白的童話世界,就連樹幹上都會佈滿霧凇,能在這裡生存的樹木都是鐵骨錚錚的“硬漢”。(劉兆明攝)
這裡是中國最北部,素有中國“冷極”之稱,5月依然冰雪覆蓋。汗馬保護區的四周都是嶺脊,呈四面高、中間低的地勢,積雪融水從山坡上向保護區中間區域以塔里亞河為幹流匯合,許多河流從這裡發源。“汗馬”源自鄂溫克語,即為“激流河的源頭”,激流河是額爾古納河的重要支流。雪被子下面,悄悄融化的水富含著森林落葉和灌叢的營養精華涓涓而下,覆蓋在塔里亞冰河的表面,五彩斑斕,這是汗馬春天最具特色的美景,譽曰“桃花水”。此水甘甜清洌、莫名芬芳。
汗馬保護區的泰加林地表長有密集的苔蘚和地衣類植物,它們是馴鹿最喜歡的食物。(李文良攝)
簡單卻不單調
落葉松高大挺拔,一副“鋼鐵直男”的架勢,樹葉也是春嫩秋黃,四季不同,是多彩泰加林最鮮亮的底色。“寒門兄弟”樟子松則樹幹粗壯,橫枝茂盛,樹皮斑駁,耐性極強。即使十分乾旱瘠薄的土壤條件、岩石縫中,也能生長出樹冠茂密、高大漂亮的樟子松。靠近樟子松,你會明顯感受到中年男子般的陽剛之氣。偃松矮曲林是泰加林高海拔區最具特色的植物群落,偃松為常綠針葉樹種,分佈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個別山頂與山坡。為適應風雪嚴寒,冬季在積雪的重力作用下,偃松匍匐於地表,待積雪融化,它們又重新站立起來。偃松的松子很香,所以偃松林也是紫貂、灰鼠及很多鳥類的食物來源地與棲息地。
地處寒溫帶的泰加林,夏季非常短暫,所有的生命都得抓緊時間享受陽光和熱量,奮發生長,並展示它們的多姿多彩。雖說泰加林生物多樣性不高,但夏季的汗馬自然保護區儼然一個大花園,山花爛漫,爭奇鬥豔:柳蘭如落霞般一叢叢、一片片,風鈴草安靜地在風中搖曳,繡線菊熱情地招蜂引蝶,石蕊鬆軟如海綿、潔淨到你不忍去踩踏……除了高大樹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蘚及地衣也很茂密,林下覆蓋度高達90%以上,植物種類也繁多。汗馬有野生高等植物620多種,把汗馬冠以寒溫帶植物基因寶庫一點都不為過,這裡是一個非常原始、健康的生態系統。
明亮針葉林的地表,因陽光和水分條件好,夏秋季一派生機盎然,鮮紅的越橘果和鮮豔的蘑菇常將林下點綴成微型花園。(周海翔攝)
靈動生命演奏華彩樂章
水和森林植被是泰加林大自然交響樂的主旋律,而那些依賴於此的靈動生命,是交響樂的華彩樂章和高潮。
5月,雖然森林視野通透,未見新葉,但新生命之歌或悄然開始,或鏗鏘而起。最壯觀、最排場的事件當屬黑嘴鬆雞的婚禮。每年4月中至5月上旬,黑嘴鬆雞都要彙集到一些地方,拉開求偶炫舞的大幕,本地俗稱“跑圈”。凌晨3點,雄性就打起了舞步的鼓點—類似兩個木棒敲擊的聲音,鼓點此起彼伏,打破了晨曦的寧靜。雄性間的爭鬥,浪漫者謂之舞蹈,現實者謂之摑掌或拳擊。勝者妻妾成群、後代眾多,敗者暗自修煉,明年再來。
黑嘴鬆雞跑圈一直被誤解為雌性看中哪隻舞姿好的雄性便跟著度蜜月了。但透過連續幾年對3個雞群的觀察,它們實際上如同打擂臺賽,只有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比武后,獲勝的雞王才擁有眾多雌性的交配權。(周海翔攝)
汗馬的泰加林還棲息著眾多鳥類:猛禽有烏林鴞、雕鴞、毛腿魚鴞、大鵟及鵲鷂等,水禽常見鵲鴨、普通秋沙鴨、赤膀鴨和綠頭鴨,還有白腰草鷸、林鷸、蒼鷺等涉禽,林鳥種類也十分豐富,光聽林中音訊變換、風格迥異的鳥鳴就知道了:婉轉者如歌鶇、黃雀;淒厲者如渡鴉、北噪鴉;深沉者如林鴞、雕鴞。蟲子和啄木鳥會幫助死樹儘快進入下一個生態迴圈中。夏季在汗馬繁殖的鳥類生生不息,它們依賴森林為生,也是森林的忠誠衛士。
汗馬的河流水溫最高不超過18℃。這樣的極低溫環境是冷水魚類的理想家園。它們一般體型不大,生長緩慢,在冰涼的水裡看到身材修長的小魚兒快速遊弋,怎能不感嘆生命的頑強。
如果能和森林裡的哺乳動物不期而遇,是值得慶幸的事。在汗馬泰加林定居的大型偶蹄類食草動物有駝鹿和馬鹿,夏季遇見駝鹿機率大的地方在牛耳湖,它們和其他有蹄類動物都喜歡在河灣、河谷沼澤地活動,常泡在水中,這樣既便於採食水生植物又可防蚊蟲叮咬。體型略遜的西伯利亞狍,經常出現在林緣及沼澤地。遇到聲響或意外時,狍子的好奇心驅使它一探究竟,並不急於逃跑,一般都會有時間給它留個影,這大概也是歷史上“棒打狍子”的原因吧!身材嬌小、瀕臨滅絕的“香獐”,本名原麝,此前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但在汗馬,種種跡象表明這裡目前仍生活著一個相對健康的原麝種群。
狍子是森林裡較常見的鹿科動物。遇到聲響或意外時,不急於逃跑,這大概也是人們常說“棒打狍子”的原因吧!(周海翔攝)
機敏、兇猛、靈動的精靈是生活在汗馬的棕熊、紫貂、貂熊、猞猁、伶鼬、水獺和黃鼬等食肉動物,目前的影像還主要來源於在野外定點佈設的紅外相機,與人的偶遇是真真正正的可遇不可求。
夏季在汗馬,常常會被不知從何處飛出的花尾榛雞嚇一跳,各種各樣的鳥兒自顧自地忙碌著。運氣再不好的人,在這裡也能看到狍子,還有花鼠、松鼠、野兔等。
沼澤溼地與泰加林交織分佈
高地上是挺拔的落葉松林,低窪處則交織著沼澤溼地。一些水溼地,也生長著奇怪的落葉松,由於排水不暢,加上僅有2-3個月的無霜期,使得這裡即使在最炎熱的夏季,地表以下半米左右依然是永凍層,落葉松在低溫的泥炭蘚裡艱難生長,有的活了上百年,樹高只有2-3米,故此得名“老頭林”。
泰加林的低窪處常交織著沼澤溼地。沼澤裡各種苔草根系不斷死亡、 腐爛、再生長,週而復始,並和泥炭長年累月凝結,形成高出水面幾十釐米的草墩,稱之為“塔頭”。(李文良攝)
塔頭沼澤是大興安嶺賜給我們的另一種奇特的溼地型別。沼澤裡各種苔草根系不斷死亡、腐爛、再生長,週而復始,並和泥炭長年累月凝結,形成高出水面幾十釐米的草墩,稱之為“塔頭”。年歲最長的塔頭可追溯至10萬年前,構成塔頭的苔草有很多種,其中一種苔草叫作烏拉草(Carexmeyeriana),又稱靰鞡草,屬莎草科多年生草本,葉片細長、柔軟、韌性強,過去東北人常用其製作禦寒保暖的鞋墊,有“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的說法。
大興安嶺的泰加林裡,河流蜿蜒曲折,許多河段的兩岸密集生長著高大的鑽天柳。河床裡的倒木會告訴你雨季的河水有多狂野,倒木不斷堆積形成了諸多倒木堆,俗稱“倒木圈(juan)”。倒木圈對河道的堰塞作用使得這裡的河流不斷改道,使之形成了諸多的圈河及牛軛湖,這些倒木圈不僅是大興安嶺的獨特風景,也是大興安嶺生態系統原始的真實寫照。
倘若夏日行走在大面積的漫水草地和水塘區域,你會被眼前的美景陶醉:水體緩流,清澈如鏡,白雲游水,塔頭散佈,水鳥嬉戲。仰望高高的樹冠,藍天白雲相襯,俯瞰倒木橫斜,斑斑青苔,林深幽幽。
大興安嶺的泰加林裡,河流蜿蜒曲折,隨處可見的“倒木圈”對河道的堰塞作用使得這裡的河流不斷改道,形成了諸多的圈河及牛軛湖。(周海翔攝)
冬天,頑強的生命在雪原作畫
隨著白樺樹葉初黃到五花山怒放,再到第一場雪載著落葉松的針葉飄落,泰加林的秋天轉瞬即逝,夏候鳥和旅鳥在氣溫初降時就開始南飛離開,這裡逐漸進入漫長的冬季。
汗馬保護區冬季的最低氣溫可以達到-50℃,冷得徹骨、也冷得過癮,哈氣在空氣中立刻冷凝成白色的霧狀,霧氣在面部周圍的纖維上結成白霜,一會兒就化妝成聖誕老人。
幾場雪過後,汗馬是一個潔淨無比的世界:河水玉凝,厚厚的冰層覆蓋白雪,成就天然玉帶;山舞銀蛇,偃松則消失在茫茫的雪原之下;沼澤塔頭變成一個個線條柔和的雪饅頭。嚴寒讓大山沉默、森林不語,彷彿一切都被凝固。
但冰雪世界中,依然有頑強的生命在舞臺上演奏,也許它們還樂在其中。看河谷上,各種動物用足跡在雪原上作畫,這為調查研究汗馬的野生動物種群提供了重要線索。它們的足跡、食痕、尿液及糞便,甚至過夜的場所,都各有各的特點。
全身變白的雪兔雖然隱去了它的身影,但足跡卻清晰可見;啄木鳥們正兢兢業業地啄擊著樹幹;烏林鴞懶懶地蹲在樹幹上,偶爾睜開睫毛上霜的大眼睛;紫貂不時地從雪洞中探出頭來;花尾榛雞一頭紮在積雪中過夜。
雪地上,各種動物用足跡作畫,這為調查研究野生動物種群提供了重要線索。這是一隻內急的雪兔留下的腳印和糞便。(周海翔攝)
當積雪落在形態各異的倒木上時,也形成了別具一格、變化萬千的冬韻,這一切都來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自然生態如此完好的大興安嶺泰加林,希望一切交由自然之手,生生不息。(資訊來源 《森林與人類》雜誌 作者 王敏 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