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國家領導人首次為三軍將領授銜,後來為人所共知的“十大元帥”便由此誕生。
這十位元帥,是戎馬倥傯的軍事家,是人民軍隊的領導者,更是無上光榮的開國功臣。
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這十人均是從土地革命時期拼殺出來的革命先驅,均是抗日戰場上的赫赫驍將,均是解放戰爭中的重要戰區指揮員。
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是無數的崢嶸與激烈。
至於授銜名單的確定,也是軍委經歷了兩天多番商議考量——比如當年中央軍委共有12人,除毛主席之外還有11人,為何開國元帥只有10人?究竟是誰落選,又為何沒能評上元帥軍銜的呢?
一位將領能否被評為元帥,與他的過往經歷是分不開的,而這又與人民軍隊的發展歷程息息相關,在這裡我們不妨加以簡要回顧。
在土地革命時期,紅軍鼎盛時有著二三十萬的規模,落寞之際也有著四五萬的人數。
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正式建制的部隊有限,南為新四軍,北方為八路軍,不過除此之外各地仍有不少受我黨指揮的遊擊武裝,這也是後來解放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從初期的十餘萬部隊,到打敗蔣介石集團後,解放軍兵員規模已達到了五百多萬。
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出兵援朝的部隊前後也有二百多萬,國內同時有著四百萬左右的解放軍在積極備戰。
可以說,我國的人民軍隊是一路從血與火中拼殺出來的,這是一支歷史悠久、功勳赫赫、能經得起任何考驗的鋼鐵隊伍,而這支隊伍的核心領導者,就是這十大元帥。
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結束,解放軍為了更好地適應國防需要,需要從正規化、現代化、先進化著手,實行軍銜制便成為了極為迫切的一件事,以便更好地進行軍隊建設,同時對外展開軍事交往,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眾所周知,新中國的首次授銜是在1955年9月,然而中央關於實行軍銜制的考慮,其實早在授銜的2年前就已經“初見端倪”。
《賀龍全傳》中有過這樣一段明確記載——1953年10月,賀龍率代表團前往朝鮮慰問志願軍戰士,期間也曾到尚未歸國的第九兵團視察。
圖|1953年10月,賀龍率領慰問團到朝鮮慰問志願軍(舊照)
為了勉勵一眾指揮員,賀龍發表了講話,其中就談到了軍銜問題,指出:“不瞞同志們說,軍委已內定我為一名元帥了。我知道,這元帥銜是黨和毛主席給我的榮譽和勉勵,也是無數戰友和先烈流血犧牲的結果。”
賀龍的這番言辭,並非是在誇耀功績,更重要的是撫慰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英靈,讓他們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都知曉國家和人民都記得他們手底下每位戰士的功勳。
其次,賀龍的講話也不免傳達出來了這樣一個訊息——在朝鮮戰爭結束前後,為解放軍各級軍官授銜的事項已經在進行當中。
當然,賀龍所說的“內定為元帥”其實也不太準確,畢竟授銜的評定標準是明擺著的,要參照多個戰爭時期的卓越貢獻與重要資歷,同時也要參考現任職務的級別等,談不上什麼內定不內定的。
按照這樣的標準,最終所圈出來的元帥候選人基本都是當時的中央軍委委員。
1955年1月,在中央軍委座談會上,所議定的元帥人選確實也是如此,不過還是和最終版本稍微有所偏差。
首先是關於大元帥軍銜的授予問題。
我國軍銜制當時是參考的蘇聯,因此軍委成員們認為應當向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也就是軍委主席授予大元帥軍銜,比如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就是這一軍銜。
毛主席對這一軍銜是抱有牴觸情緒的,在這一授銜方案提交中央討論時,毛主席就曾表示:“蘇聯有的,我們不一定非要照搬。”
毛主席認為自己就是無產階級的一員,新中國能有今天,是人民群眾和人民軍隊付出了無數代價換來的,自己如果穿上大元帥的制服,以後到群眾中去也不方便了,反而弄得和大夥生分了。
用毛主席的原話來說:“我就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以後也是要到群眾裡面去的,不可以拿上大元帥的頭銜框住我。”
眾人見此,只得擱置了為毛主席授予大元帥軍銜的提議。同時毛主席還提出建議,在地方工作的同志也不參與軍銜評定。
按照1954年9月中央政治局決定的中央軍委人選,軍委主席為毛主席,副主席未設,委員共有11人。
經商議,初步決定為這11人授予元帥軍銜,由當時的國防部長彭德懷起草了著名的“總幹銜字561號”檔案,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呈報。
在該檔案中,除了後來的十大元帥,小平同志作為軍委委員也赫然在列,可從後來授銜的具體情況來看,元帥卻從11人變成了10人,小平同志並不在其中,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圖|1954年4月27日,中央決定由小平同志任中共中央秘書長(舊照)
原來,總幹部處的檔案,是上交給中央書記處的,劉少奇同志是當時中央書記處書記,專門負責審閱書記處的最重要一類檔案,並呈交給有關各部處理。
劉少奇在看到“561號”時,提出了不同的主張,他認為陳毅和小平同志,雖然名義上仍是軍委委員,可他們此時已經不在軍隊裡任職,屬於非現役人員,所以不應該參與授銜。
劉少奇同志之所以有這一主張,是完全遵從毛主席的指示——已經在地方參與工作的同志不授軍銜。
事實上,無論是毛主席還是劉少奇同志,對陳、鄧二人並沒有任何意見,他們之間有著非常深厚的革命友誼,是好戰友和好同志。
圖|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在一起(舊照)
至於毛主席這一指示的出發點,也是出於現實考慮,本次授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建設一支現代化的人民解放軍,授銜只是一種形式。
那些在此之前已經從部隊離開的幹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然不屬於軍隊了,為他們授銜的話,實質意義並不大,更像是一種榮譽。
如果真要對這些同志進行榮譽性質的表彰,那完全可以透過頒授勳章、獎章的方式,而不是授予軍銜。
更何況,這種已經離開部隊的幹部,在數量上怕是不比現役幹部少多少,如果把這部分人也加進來,這評授軍銜的工作量也太大了。
如果要為他們授銜,這牽動的方方面面,確實太過巨大了。
劉少奇依據毛主席的指示,做出的這一決定,得到了黨內大多數人的贊同,認為這是一碗水端平的決定。
畢竟有很多為黨立下赫赫功勳的人民功臣,都已經轉到了地方上,他們都是不參與授銜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還要為陳毅和小平同志授銜,這難免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爭論。
毛主席和劉少奇同志的決定,都是有著極其深遠的政治意義的。
小平同志在瞭解到情況後,也主動向中央表示自己不參與授銜,最終他也就與元帥軍銜擦肩而過了,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完全夠格評為元帥的。
可是陳毅和小平同志情況類似,此時他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未在軍隊中擔任職務,因此劉少奇同志也建議不對他授予軍銜,可他為何最後又成為了元帥呢?
這是因為中央徵詢了當時在北戴河養病的周總理的意見。周總理認為陳毅是一定要參與授銜的,而且一定要授予元帥軍銜,畢竟陳毅與他人不同。
圖|華東野戰軍領導:葉飛(左起)、丁秋生、韋國清、鄧子恢、陳毅、唐亮、粟裕、陳士榘、譚震林(舊照)
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陳毅長期在南方任職,是新四軍與華東野戰軍的代表,新四軍當年因為“皖南事變”損失慘重,高階幹部基本凋零,碩果僅存的只有陳毅和粟裕二人。
後來的華東野戰軍又長期以陳毅和粟裕作為主要領導,然而粟裕的資歷稍顯不足,同時粟裕本人對於授予自己元帥軍銜又是堅決推辭的。
這下就讓中央領導們犯難了。
評授軍銜,必須得考慮到原新四軍與華東野戰軍官兵們的情感,元帥裡面最少得有一人是這兩支重要軍隊的代表,這既是對於過往光榮戰史的重視,也是建設現代化軍隊的需要。
圖|孟良崮戰役中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左一)和副司令員粟裕(左二)視察前線炮兵陣地(舊照)
對於毛主席的地方任職不宜參與授銜的主張,周總理是贊成的,然而陳毅這是一個特例,當特別對待。
為此,周總理還專門舉了蘇聯的布林加寧元帥為例:“軍銜授予,對陳毅同志現在和將來的工作均無不便之處,平時可以不穿軍服,蘇聯的布林加寧同志也有元帥銜,現在他做部長會議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帥的頭銜了。”
不得不說,周總理的考慮既合情合理,又照顧到了方方面面的感受,他的這一意見得到了包括毛主席在內所有人的高度肯定。
因此,原本與小平同志一塊主動要求不參與授銜的陳毅,在組織的現實需要中,最終登上了1955年9月27日的授銜儀式,毛主席親自為他授予了元帥軍銜。
至於小平同志,因為長期與劉伯承合作共事,由劉伯承作為中原野戰軍的代表,是以在當時授銜時,那種軍內的現實需要並不那麼迫切。
他認為自己還是不參與授銜為好,這也是毛主席指示的重要貫徹,以給各層做一個表率。
其實,當時還有人提議將周總理、劉少奇、粟裕等人評為元帥銜,前兩人以“功勳、資歷、級別”來說確實堪當其評,可二人此時業已不在軍隊裡任職。
周恩來同志是國務院總理,劉少奇同志則於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二人作為國務院與全國人大的最高領導,更應該以身作則,因此二人都主動放棄了參與評授軍銜的機會。
再有粟裕,在“皖南事變”以前,他的資歷相對來說是要差上一些的,但是與他後來的巨大戰功相較,其實是足堪其任的。
畢竟作為新四軍與華東野戰軍的主要代表,陳毅更多時候並不在軍內,多數事務都是由粟裕一手操持的。
在五大野戰軍內,若要說最能打的與最會打的將領,當數林彪與粟裕二人,連毛主席也曾稱讚粟裕“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故能取得偉大勝利”。
在1949年9月30日傍晚舉行的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上,粟裕作為新四軍與三野的代表,在毛主席、朱德、賀龍之後,以第四的位次前去掘土。
不過,粟裕和小平同志是一樣的,他對於名譽並不是那般看重,毅然向組織堅辭元帥軍銜。最後還是毛主席親自發話,授予粟裕大將軍銜,且必得是大將第一人。
粟裕得聞後,如此感慨道:“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麼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還有後來被評為元帥軍銜的羅榮桓,在得知自己被評為元帥的訊息後,請求組織把自己的軍銜降為大將。
可十分了解羅榮桓性格、資歷、戰功的毛主席,無論如何也不同意,堅持元帥中不能少了他這個“老實人”!
1955年9月23日,在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授予朱德、彭德懷等十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同日,毛主席根據這一決議,正式向全國發布授銜命令。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將星雲集,他們均是為黨和國家立下赫赫戰功的革命元勳,如今將由中央正式為他們的貢獻作出一個時代性的彰示。
排在前面的是朱德、彭德懷等人,雖然已經傳出了他們被定為元帥的訊息,可如今親眼見證毛主席為他們授銜授勳,典禮上還是一陣鬧天的歡騰與鼓舞。
要知道,在解放軍一眾官兵的心裡,這十人就是戰神一樣的存在。
正是在他們的英明帶領與指揮下,我軍與國民黨反動派、日本鬼子以及美國侵略者,打得那叫一個大氣磅礴,打得那叫一個豪氣干雲!
只是作為原東北野戰軍和原中原野戰軍的與會之人,心中頗有一絲遺憾,那就是他們心中的首長——林彪、劉伯承,二人因病未能出席此次典禮。
圖|平津戰役總前委指揮部合影,左起:黃克誠、譚政、聶榮臻、蕭華、羅榮桓、劉亞樓、高崗、林彪(舊照)
至此,十大元帥正式授銜,他們站在一起,仿若是新中國最堅實的砥柱與長城。
關於十大元帥的事蹟與故事,那真是太多太多了,可能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筆者也就不一一贅述了,只以美譽雅號以及簡短概括來加以緬懷。
朱德,號稱“紅軍之父”,曾任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解放軍總司令,是毛主席最忠實的革命夥伴,是名副其實的軍中第一人,道一聲“老總”那是實至名歸!
彭德懷,抗美援朝志願軍總司令兼政委,只這一任便足可功蓋史冊,更不妨他還有“紅軍猛師”、八路軍副總司令的稱謂。
毛主席的那首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便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林彪,號稱“紅軍靈鷹”、“天才軍事家”、“常勝將軍”,十大元帥裡最為年輕之人,曾經的東北野戰軍當家人,打出過平型關大捷、平津大勝的絕對猛人。
劉伯承,號稱“軍神”,是足以與斯大林在軍事上媲美的一流軍事家,與小平同志在抗日戰場與解放戰爭中,共同譜寫了許多精彩華章。
賀龍,兩撇小鬍子最是帥氣,人稱“賀鬍子”,是憑著兩把菜刀就敢武裝起義的頭號猛人,內裡卻是一片溫良,是最能團結同志的好領導。
陳毅,能文能武、能軍能政,是新四軍與華東野戰軍的重要建立人之一,是新中國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長,還曾博得了一個“詩人”的雅號。
羅榮桓,以出眾的軍政能力著稱,是個“死心眼”,極其地講原則,毛主席曾給與過如此評價:“無私利,不專斷,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開,放得下。同我一輩子共事的人,只有羅榮桓。”
圖|1955年9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給徐向前授勳(舊照)
徐向前,被稱為“北方帥星”,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解放軍總參謀長,曾指揮過著名的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一手打活了山西大局,最是能以弱打強、以少打多,是一員能起到關鍵大用的戰帥。
聶榮臻,以風流儒雅、忠勇敢為著稱,毛主席曾稱讚:“聶榮臻是個厚道人”,“他是五臺山新的魯智深”,著名作家魏巍1985年給聶帥的祝壽詞是這樣寫的:“一生厚道人稱讚,千秋風流一元戎”。
葉劍英,以多謀善斷、智計百出著稱,尤其是在建國後更是成為了建設現代化軍隊的重要砥柱之一,屢屢在軍隊板蕩之際出手安定局面,毛主席曾不吝讚賞:“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不過這裡需要明確指出,1955年所評授的“元帥”,和我們印象中的元帥還是有所不同的,它僅僅只是作為一種制式軍銜、一種榮譽稱號和一種身份象徵存在,並不具有實際的權力。
“元帥”這個頭銜,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時期,當時人們把軍隊中那些威望與功勳最高者(“將帥之長”)稱之為“元帥”,以此表達敬重,並不是實際的軍職。
一直到南北朝起,“元帥”二字才開始實至名歸。“元”在古語中有首、初之意,和後來的第一、狀元類似,“帥”就是統率軍隊的人,所謂“元帥”即軍中最高指揮者。
這一時期,按照不同執掌,逐漸出現了“天下兵馬大元帥”、“某某道大元帥”等,無一例外都是最正統的軍內最高指揮者,也是大家印象中的那種大元帥。
“元帥”用到軍銜上,還要數16世紀中葉時期的法國,法國國王腓力二世,首次對艾伯裡克·克列芒授予元帥軍銜,之後一直沿用到了19世紀,漸漸在多國普及開來。
其中蘇聯的元帥軍銜共分作四級:“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同為第二級,“軍兵種主帥”為第三級,“軍兵種元帥”為第四級。大家所熟知的朱可夫元帥,就是蘇聯元帥軍銜,為第二級。
眾所周知,新中國和蘇聯的意識形態都是共產主義,而蘇聯的前身蘇俄乃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長久的革命鬥爭中,蘇聯也一直在支援著中國共產黨。
我黨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一直在借鑑與學習著蘇聯的各方面經驗。
比如上文就提到過關於大元帥軍銜的問題,這也是眾人要為毛主席授銜大元帥的緣由,斯大林就是蘇聯大元帥,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領袖,大家認為只有“大元帥”才配得上毛主席。
只不過解放軍和蘇聯軍隊還是有所不同的,蘇聯的元帥之位明顯是職銜一體的,可我國卻不是這樣。
在紅軍時期,我軍就一直倡導人人平等,那個時候部隊的最高長官在書面上叫“司令”,平時都是一律稱首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黨和軍隊的領導是合一的,維持了“黨指揮槍”的這一重要原則。
1955年的授銜工作,只是為了更好地和國際軍事相接軌,也為了更好的形成一套軍內統屬關係,讓權責更為清晰,以此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並不是要真的從根本上“大動”解放軍。
元帥、大將這兩個軍銜,在解放軍的歷史上只存在了十年(1955-1965)。特殊時期到來,軍銜制廢除,自然不可能再有人被授予。
1988年重新恢復的時候,中央軍委經過考慮,最終廢除了元帥和大將這兩級軍銜,只留下上將及上將以下的各級軍銜。
圖|1988年,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與授銜的將軍們合影(舊照)
這其實也是合理的,自從抗美援朝戰爭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大規模的戰爭已經很少發生。
和平時期自然也沒有了那些能夠把戰功積累到了頂天的人物,所謂的資歷也是一步步在軍隊裡打磨,就算參戰也只是區域性戰爭,根本無法建立像開國元勳般的巨大功勞,不授予元帥與大將這兩級軍銜也在情理之中了。
時光流轉,滄桑輪換,共和國的第一代將帥都已離我們遠去,成為了歷史中的人物,我們只能在影視劇、書籍、革命紀念館裡,看到他們過往的神采。
哪怕如此,他們的生平事蹟和隻言片語,卻每次都能給我們帶來心靈的震顫,他們的光輝形象一直鼓舞著我們前行。
先輩英雄自當銘念,身為後輩的我們,也當秉持著第一代共和國將帥的偉大精神,矢志不移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而奮發圖強,讓後來人看我們時,道上一句:不負先人,守業有成,繼往開來。
向偉大的共和國締造者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