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第46條,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到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太陽病一定要很注意有汗無汗,這條的證狀是標準的傷寒,八九天了還沒解,表證還在,必須要發汗,排出寒氣,後面服了藥,證狀輕一些了,但是藥力不夠,表未全解,邪熱還盛,不得從汗出,入了血分,迫血妄行,肝血上清竅,出現眼睛昏花、流鼻血,血其實也是汗,汗血同源,汗從毛孔出來,血熱上逆,從鼻子裡出來,都能解表散寒,這也是身體自我修復的一種機制。
仲景是善薩心腸,他會描述什麼情況下不能喝麻黃湯,什麼情況下不能喝桂枝湯,有禁忌性。如果本身血虛就不能喝麻黃湯,喝下去出汗如同出血,方身上有痔瘡,痔瘡經常出血,久了血就虛,或者剛開完刀的人血很虛,喝麻黃湯會出大問題。
47
第47條,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者愈。
所以看到感冒流鼻血不要害怕,事實上是陽氣足,就算汗憋住出不來,內熱可以導致流鼻血,自我調節,相當於流紅汗,一樣把邪氣排出去了。
48
第48條,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燻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燥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很多人風寒感冒很嚴重,發汗不徹底,現在到處都有空調,邪熱鬱在裡面久了就開始往陽明走,太陽病沒好傳陽明瞭。又不怕冷又自己冒汗,已經是內外俱熱的陽明證了。
這時候不能一看見有點陽明證就攻下,如果表還沒解,前幾條我們說表裡同病的時候,要先解表,現在是二陽並病,就是太陽陽明同時受病。既然前面汗沒出徹底,那就要先發點小汗。“面色緣緣正赤者,臉像血色那麼紅,為什麼紅?因為表還未解,玄府沒開,又有陽明內熱,這股熱量循足陽明胃經上衝到面部,也是一種發越於表的內在機制,應該幫助它從汗出。當汗不汗,陽氣戰鬥化為鬱熱,開始煩躁,這股邪熱要找出路,就順著陽明經到處遊走,搞不清楚自己哪裡不舒服,一下好像在肚子,一下在四肢,按壓又跑掉了,胸悶氣短,很難受,這些情況都是因為汗沒出透。
這時候還用脈來印證,澀是什麼原因呢?澀是瘀阻不流暢,汗堵在面板下面和肌肉裡,瘀堵了,出現瘀滯的脈象,這印證了汗出不徹。在已經不惡寒的狀態下,判斷有沒有表徵,可以用脈來確診,陽明證的脈洪大,病人現在不是洪大,是澀,就區別開了。要小發汗,因為已經有陽明內熱,這時候如果麻黃湯加點薄荷,用清透的,不要那麼死板,加點薄荷醒竅清熱。
宣告資訊:
本文摘編自謝國仲解讀傷寒論《醫聖心印》(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篇幅有限,僅摘選部分,若需全篇閱讀,可購買書籍。
本公眾號所分享文章僅供參考學習之用,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釋出內容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可隨時和我們聯絡。
謝國仲老師
拜武當全真教龍門派第二十七代傳人周高仙道長門下,修習武當中和派性命雙修丹法,悟得甚深妙義。後隱居山林數載,並輾轉各地禪、道、密參學專修。
◆ 在院校任教十年;志於修行,兼通歧黃之道、醫藥之理,救治疑難廣佈道心,近年常居江南掩門講學著書
◆ 著有《黃帝人生觀》《老子禪解》《莊子玄解》與《醫聖心印》等書
◆百草箱國醫班教授,主講國醫班五運六氣課程;研修班傳統文化實修實證研修課
中醫在千年來的傳承下,已經走過了很多人的經驗體悟,花開萬家,前人經驗對於我們現在學中醫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希望開啟一個新的欄目“中醫大觀園”,與朋友們,一起博採眾長,體悟自己的中醫路。本階段,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傷寒論》。
學中醫就是學一切
國醫三年班歡迎你
學制三年,系統性地學習中醫理論,以四大經典為基礎,學習期間還將安排與課程相結合的健康養生營、草藥遊學、藥房體驗、臨床跟診實習等實踐內容。
所學內容迴歸經典,迴歸傳統中醫,理解並實踐中醫的系統觀與整體觀,為將來有臨床學習需求及深入學習中醫文化的學人打下堅實基礎。
【百草箱】
賴世倫老師遵師囑託於2005年回國,2006年創辦百草箱至今。秉承“辦教育就是要犧牲自己”的精神,投身傳統中醫、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播事業中。
風雨十五載,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五年,平臺所有的課程活動結餘均投入到了中醫藥文化傳承和推廣的相關公益慈善專案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專項公益基金,願攜更多有識之士,踐行大醫“普救眾生含靈之苦”的精神,以醫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