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井穴是十二經脈分佈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五輸穴之一。是身體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古人把經氣執行過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變化來形容,井穴喻作水的源頭,是經氣所出的部位,即所出為井。十二經脈各有一井,為十二井。即肺經井穴少商,大腸經井穴商陽,胃經井穴厲兌,脾經井穴隱白,心經井穴少衝,小腸經井穴少澤,膀胱經井穴至陰,腎經井穴湧泉,心包經井穴中衝,三焦經井穴關衝,膽經井穴足竅陰,肝經井穴大敦。
楊建華等醫家研究‚井‛,具有‚深‛的含義,而且其位於四肢末端陰陽經脈交接之處,是人體經脈之氣由深出淺的部位(所出為井)。共有十二井穴,皆呈雙穴。最早記載井穴的是《靈樞經》,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靈樞〃本輸》及《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等篇。《內經》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提出來的一種擇時取穴法,冬刺井、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等理論。
1、少衝
位置:小指末節橈側,指甲角側上方0.1寸。
少,小也,義指少陰;衝即通達。本穴為手少陰經,‚所出為井‛經氣出猶水之源,自手小指衝出,但很微小之象,故名。《類經》雲:脈氣由此而出,如井泉之發,其氣正瀉。
別名
(1)經始,出自《針灸甲乙經》。
(2)經如,出自《太平聖惠方》。
功效:清熱,醒神,開竅
少衝穴為心經經穴,其位於手指之端,是經氣所出的地方。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針灸甲乙經》:‚心出少衝‛。故為心井
少衝。少,小也,義指少陰;衝即通達。本穴為手少陰經‚所出為井‛經氣出猶水之源,自手小指衝出,但很微小之象,故名為少衝。喻作水的源頭,水流小,心經經氣所出的地方。故少衝為心之井,有清熱,醒神,開竅之功效。
2、少澤
位置:小指末節尺側,指甲跟角側上方0.1寸。
少澤者,少者小也,小腸得少陰之氣相通經絡澤者潤也,心之熱出火府於小腸,故名少澤。
別名:
(1)小吉,出自《針灸甲乙經》。
(2)小結,出自《類經圖翼》。
(3)少吉,出自《外臺秘要》。
功效:開竅洩熱,利咽通乳
少者小也,小腸得少陰之氣相通經絡澤者潤也,心之熱出火府於小腸,故名少澤。喻作水的源頭,水流小,小腸經氣所出的地方。故少澤為小腸之井,有開竅洩熱,利咽通乳之功效。
現代常用於治療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神經性頭痛、中風昏迷、精神分裂症等。
3、至陰
位置: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
《腧穴命名匯解》雲:‚至陰,至有盡、到的意思。穴當足小趾外側,去爪甲如韭葉,是穴為足太陽脈氣終止處,由此交接足少陰腎經,表示陽氣已盡,陰氣將起,由此進入陰經,因名至陰。
別名:
(1)小趾尖:出自《醫宗金鑑》。
(2)獨陰:出自《針灸大全》。
功效:矯正胎產,清理頭目
至,指到達;陰,指足少陰。穴在足小趾端,足太陽脈氣由此交接足少陰腎經,故名至陰。喻作水的源頭,水流小,膀胱經氣所出的地方。故至陰為膀胱之井,有矯正胎產,清理頭目之功效。
現代常用於治療胎位不正、神經性頭痛等。艾灸至陰矯正胎位,成功率較高。
4、湧泉
位置: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別名:
(1)蹶心:出自《肘後備急方》。
(2)地衝:出自《針灸甲乙經》。
(3)足心:出自《黃帝內經太素》。
(4)地衛:出自《太平聖惠方》。
(5)地衢:出自《針灸腧穴索引》。
功效:有滋腎清熱,舒筋通絡
‚湧‛是水騰溢的現象,‚泉‛為水自地出。本穴在足心凹陷處,腎屬水,喻經氣初出如泉水湧出於下。足底位在人體最低處,低者為地,脈氣從足底發出,有如地出湧泉之狀,故名湧泉。喻作水的源頭,水流小,腎經經氣所出的地方。故湧泉為腎之井,有滋腎清熱,舒筋通絡之功效。
現代常用於治療休克、高血壓、失眠、癔病、癲癇、小兒驚風、神經性頭痛、遺尿、尿瀦留等,為急救穴之一。湧泉藥物敷貼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文章僅代表現階段的認知水平,現代醫學不斷進步,醫療知識不斷更新,很多理論可能會被推翻、改進!
感謝閱讀,歡迎交流,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收藏、轉發。
每週更新內容主要為成人針灸推拿及兒童推拿為主!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