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提問:
章哥,我是窮人,有北京購房資格但買不起,可總想著投資房產。
前幾天我去了一趟鶴崗,別笑我,真的是想有套房子,那裡所謂的幾萬一套的房子都是沒本的,不敢買怕將來有麻煩。我看了市區的正規商品房2000多的挺多的,也不算貴。
我沒買但在想,北京房價動不動六七萬多,真的比鶴崗的投資性要好30倍嗎?這能否說明鶴崗這種城市的投資性被低估了?
如果現在買下,不圖短期內升值有多好,只是等長期發展有沒有投資的可行性?盼回覆。
回答:
1、 沒什麼可笑的,有笑的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窮富沒有標準,是相對的,跟土豪相比咱都是窮人,誰也別笑誰。
2、 借你這話題聊幾句吧,先說這投資性的事兒。在我看來,這世上所有能夠交易的東西分成兩種,一種是商品,一種是資產。
什麼是商品呢,就是以消費為主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越用越少,越用越不值錢。至少是不指著這東西賺錢。
而資產呢,就是未必有使用功能,但買了之後卻有可能增加價值的東西。無論起是否真的會增加,但必須有這種可能性。
另外,資產有三要素,即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三者在不同的投資品上各有強弱,但必須同時具備,不能說降為零。
3、那具體到房子,可以說所有城市的房子都是資產,因為全世界所有國家的CPI中都不統計,也就是都把房子歸類為投資品,資產。但在現實中,很多國家或城市的房子是沒有投資性的,就是商品。為什麼?就因為不同時具備這三要素。
首先說安全性,分兩種。
第一種是真的不安全,有是否會滅失,是否會失去產權的風險。
極端例子,某些國家在進入戰亂狀態之後,那戰爭區的房子就沒什麼安全性可言了,指不定哪天就讓炸彈給拆遷了。另外就是產權有可能喪失,比如越南統一前夕的西貢(胡志明市),房子就在一夜之間失去投資性,降價90%都沒人買。因為誰都知道越共馬上就要來了,什麼資產都會被充公。這安全性就降為零了。
第二種安全性指投資風險,也就是其貶值的可能性有多大。房子本身就是長期投資品,而且具有居住使用功能。但這功能要靠人來實現,人越多的,或人口持續增加至少不淨流出的城市,房子才有升值的可能。如果淨流出,那房價大機率持續下跌,其投資性就降為零,不屬於投資品了。
看看鶴崗,從2010年起人口就淨流出,2011年這裡被歸為資源枯竭型城市,人口走的就更多了。2013年更是GDP暴跌,房價也開始走低。2015年之前鶴崗房價還4/5000呢,正常價格,現在都降到2000多了。
最典型的數字,小學在讀人口從高峰期的5萬人下降到2萬多人,少了一半。那孩子少了說明什麼?將來的接盤人必定減少唄,學區房都不值錢了。在既沒有外來人口淨流入,本地兒童又減少的情況下,將來會有多少人在這裡居住?其投資風險性可以說夠大的,是否降為零自己考量。
4、 再說流動性,也就是必須能變現,或是抵押給銀行,或是賣給接盤人。
房子是特殊商品,是不動產,是不可能被打包帶走的。所以這種只能在本地流通的商品,一旦沒人居住,那就談不上流動性了。或者說,只要是銀行不收的東西,都缺乏流動性,因為不好即時變現。
中國有很多小鎮,甚至是城市,都曾經很繁華,但因為某種原因被廢棄了,那自然失去了居住功能,也就沒有投資性了。比如石油城市玉田的老城,幾乎完全被廢棄。那這裡正規的商品房就都沒有市場價了,完全看心情,幾乎是給錢就賣,據說幾千1萬就行。但買了之後再想賣出去,難上加難。
就算是有人居住沒有被廢棄,中國所有小城市的土地可都並不稀缺,房子也就不缺。那也就是土地不值錢,房子還在變老折舊,逐漸回到沒人願意買的程度。因此,很多小城市的銀行乾脆不給房齡20年以上的貸款了,甚至有15年的,這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流動性。
鶴崗的情況我不知道,諮詢一下吧。如果說也是這樣,那作為最能評估商品價值的銀行都不接盤,將來誰會接盤可就不好說了。房子一旦失去流動性也就不是投資品了,就是個不斷折舊的商品、消費品而已。
5、 第三,收益性。針對房子有兩個途徑,租金和升值。
租金,北京的租金很低,收益率才1.5%。為什麼?因為人們看好房價的漲幅,所以寧可損失租金收益,也要博取升值。這就相當於股票的市盈率,接盤人真正看好的是遠期收益。
那可以這麼說,在中國,租金收益越高的城市,說明人們越不看好未來的升值,所以寧可租房也不買房,這才顯的租金高。
我剛才看了一下,鶴崗的租金大多在每套幾百到1000多塊錢,收益率5%甚至可能更多。和北京相比,那高出了至少2倍。這說明別看鶴崗的房價不高,但寧可租房也不買的人不少。有可能仍然是買不起,也有可能是因為不太看好未來升值。
6、 那既然別人都不是太看好,你看好,那就兩種可能。或許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或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就看自己怎麼認為了。但投資有個說法,一件商品是否具備投資性要看共識,
其價值是由主觀共識所賦予的。大家都認為不值錢的時候它就不值錢,都認為值錢的時候就炒上天。這就跟比特幣似的,本身沒什麼價值,當年無人要,現在瘋狂到極點。這就看自己的判斷吧,沒有標準,所謂價值投資就是找到被低估的投資品。
反正現在就是這麼個情況唄。對照一下投資品的三要素,看看是否有缺失的,哪個更高。三個要素必須同時具備,不得為零,否則沒有投資性,就是普通商品,消費品。
7、 最後講個升值性的原理吧,也就是為什麼北京和鶴崗能有這麼大的價格差率。
北京的平均工資是10萬,官方數字,房價6萬多。而鶴崗的平均工資我估計是在4萬左右,因為哈爾濱是5萬,鶴崗少點兒正常。那這裡房價2000多,和北京的差距太大太大了,為什麼?
因為價格剛性越強的商品,受稀缺性的影響越大,大到沒有標準比例。
舉個例子吧,最剛性和稀缺的商品是什麼?是保命的藥品,所以那些抗癌藥動輒幾萬一瓶,直到患者吃不起去等死。電影《我不是藥神》就描寫了這些情景,催人淚下。在生死抉擇面前,才能真正體現一種商品是否為剛需。
但藥品不太好舉例子,那就說另一種能要命的商品吧,糧食。在前一次糧食危機的時候,全世界糧食減產,少了1000萬人的口糧,不過是全世界70億人口中的零頭。可是,全球糧價上漲了3倍,為什麼?
就因為這是剛需,剛性很強,不吃就會死。那在這種預期之下,國際炒家們利用了這種預期,抬高糧價,直至抬升到有1000萬人買不起,餓死為止。
那房子是不是剛需,這剛需性體現在什麼時候?算不上純剛需,但能體現在有100個人想買,卻只有90套房的時候,這價格就不是上漲10%了,而是要漲到有10個人徹底買不起,或者完全失去購買的慾望為止。
鶴崗有多少人和多少房我不知道,但肯定到不了缺房的程度。當年是按照200萬人規劃的城市,現在只有100萬人常住。那也就是說,這裡房多人少,幾乎不可能出現搶房的情況,那房價就不太可能有大幅的上漲。而北京,缺房是一直存在的,從剛解放就缺,一直缺到了今天,所以這房價也就太缺了,缺大發了。
因此,在人多錢多而房少的情況下,一旦有人覺得房子成為了剛需品,無論是用來結婚自住、落戶上學還是單純的投資,就會出現非理性上漲。漲到多少就看圍獵者們兜裡和從銀行能借到的錢了,但原則就是,一直漲到有人傾盡全力也買不起為止。
總之,是否投資鶴崗我沒有建議,成年人得憑自己的判斷來行事。我只是建議,既然是投資就得選擇好的投資品,而是否好,就要看三要素的匹配情況,這自己對照吧。
其次,某種商品是否被低估沒有標準,商品價格本就是價值的體現,短期被低估或高估都有可能,較長時間被高估的可能性也大,看市場的資金量了,錢多了體現的未必是價值,而是資本相對安全的存放處。但如果說長期被低估,或許有點兒小瞧投資人的眼光了。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