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增速陡降近9%
銀保監會疾呼"保剛需"
10月21日,國新辦舉行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資料資訊暨監管重點工作釋出會。房地產貸款增速降至8.6%,比全部貸款增速低近3個百分點。
“目前,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中有90%以上都是首套房貸款。”10月2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資料資訊暨監管重點工作釋出會上,銀保監會統計資訊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在回答有關房地產市場專項監管工作時,表示保障剛需群體信貸需求,在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對首套房購房者予以支援。
近日,央行調查統計司釋出了一份城鎮家庭資產報告,報告調研了全國30個省份3萬多戶家庭,最終結果顯示,城鎮居民家庭平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家庭資產主要為實物資產,其中住房佔近70%。家庭債務的主要來源是銀行貸款,住房貸款是家庭債務的主要組成部分,佔家庭債務總額的75.9%。
10月8日,央行釋出的2021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19.9%的居民預期“上漲”,55.8%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
央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金融部門,同時在此過程中尤其是要保護好已購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則表示,金融部門將積極配合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地方政府堅定地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官媒也不斷髮聲,下一步調控政策應更加最佳化,不斷滿足剛需群體的購房需求。
今後,相關部門可能利用大資料等先進技術手段,對調控範圍內購房人群作出區分,並探索在持有環節做做文章,對調控政策在不同群體中可能造成的影響作出更充分更精準的預判,盡最大能力防止“誤傷”剛需群體。
現在樓市裡面的剛需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房的剛需;一種是改善型的剛需。同為購房群體,炒房客和剛需群體的訴求有本質區別。炒房客透過購買房產實現增值獲利,旨在放大房子的投資功能;剛需群體買房則是為了滿足自住需求,利用的是房子的居住功能。強調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就是讓房子迴歸居住本質。
10月以來,在極為反映信貸環境的房貸利率端,市場溫度正悄然變化。10月90城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5.73%,較上月下調1個基點。10月房貸利率回撥,是年內首次出現環比下降。市場末端的微小變化,代表著信貸環境有所改善,9月底以來央行多次釋放積極訊號,預計四季度住房信貸的投放將回歸“平穩有序”。
剛需購房群體有著迫切的購房需求,但因捉襟見肘的資金,即便是微微上浮的房貸利率也可能壓垮他們需求。市場環境驟變下提高的貸款利率、貸款方式,甚至首付款的比例,對於剛性需求的購房者來說都將是最大的痛點。貸款稽核嚴格、房貸利率上調、首付款上漲,這些金融政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投機取巧的炒房客,但同時也容易誤傷了無辜的普通購房家庭。
因此,樓市的下半場,透過大資料分化,住房消費應將剛需置頂。
- 【 房觀察 - 觀點 】 -
市場下行 該買房了
凡事預則立,對今年年底準備買房的人來說,在樓市深度調整的當下,需要更早知道一些大背景。
從整體上,不管三四線還是一二線城市,政策仍是圍繞“房住不炒”。也就說,最近幾年各地之所以頻繁出臺調控政策的主要目標是限制房子作為投資、炒作的金融資產,而不是阻礙正常的市場交易,斬斷基本的住房需求。
不過,為了追求這一目標,部分地區的政策顯然走偏了,一刀切之下,讓剛需也無所適從,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護剛需,各地會把一些不符合“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政策進行糾偏調整,如此既可以防止房價被無限炒高,亦滿足當地人的住房需求。
過去幾年,三四線城市房價之所以出現反常的暴漲,棚改貨幣化無疑是最大的功臣。不過,隨著政策的收緊,過去人為製造的需求逐漸褪去,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再強行透過限購方式來打壓樓市的意義不大,而且還容易傷及剛需,此時對政策進行適當調整、修補並不會推高房價。
從目前來看,今年樓市行情房價已經下跌,加之變現困難,法拍房持續增加。這對樓市來說,無疑是不利因素。因此,對於剛需來說,有望迎來購房的好時機。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千萬豪宅直播,以及四川樓市維權,敬請登入抖音APP,關注“四川房觀察”,官方抖音號:scfang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