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這樣一個訪談:
“如何看待有些女生比較像男孩子?”
“如何看待‘娘炮’現象?”
問題的底層含義不言而喻,可回答的人卻正義感滿滿。
一箇中學生這麼說:“那是一種個性,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個性。”
一個小女孩沒有正面回答問題,反倒發出靈魂拷問:
“為什麼女人必須玩女人應該玩的東西,男人必須玩男人應該玩的東西呢?”
最絕的莫過於這個男孩,他直接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有一天我穿著一件粉色的衣服上學,老師看見了就和我說,媽媽又給你買了件女孩的衣服。”
“我說,粉色不是隻有女孩才能穿的,粉色是所有人都可以穿的顏色。”
他不僅喜歡穿粉色衣服,還喜歡玩芭比娃娃,家裡已經堆滿了成千上萬個。
佩服這個小男孩的理直氣壯,但更欽佩背後默默支援他、鼓勵他的媽媽。
不是所有大人都能像媽媽那般有覺悟。
畢竟在現下的社會環境裡,“性別限制”依舊是主流文化的風向標,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你是男人/女人,就該……”
Facebook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分享這樣一件事:
她曾在一次會議,和美國財長、財長隨行人員、來自矽谷的執行官吃早餐。
當時場上大多都是男性,他們抓過盤子、裝上食物,然後坐到了最大的會議桌前。
而僅有的幾位女性,則等到最後才取餐,並在房間的一側坐下。
看到這樣的情形,謝麗爾主動上前示意她們坐到桌前來,暗示她們完全有權利參與到會議中。
可猶豫了半天,她們仍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動不動。
這讓謝麗爾意識到女性內心的障礙。
曾經的她,也有過類似的心理。
即便大學高年級被選拔進入美國大學優秀生榮譽學會,所取得的成績被人稱讚,她也會覺得那些稱讚是騙取來的。
自己不值得被認可,不配受到稱讚,心存負疚,好像犯了什麼錯。
這種“性別限制”而帶來的自我懷疑,即“負擔症候群”。
社會文化的約定俗成,對男人和女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一套標準和規定。
只要有人做出的事情不符合大眾對於性別的理解,大家很容易會產生異樣的心理狀態。
比如說,本該在家相夫教子、全身心照顧家庭的女人,只要出現在職場上,表現過分出色,大家往往會在背地裡議論:
“一定是老公吃軟飯,她才那麼要強。”
“她的婚姻一定不幸福,要麼就是離婚,要麼就是沒有結婚。”
對於男人,亦是如此。
前段時間一夜爆火的李承鉉,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家帶娃。身為一家之主,他坦言遭到的非議不少。
畢竟像他這樣四肢健全、身強力壯的男人,就該出來社會闖蕩,而不是讓妻子出來賺錢,他“躲”起來當奶爸。
所謂的“性別限制”,人為地將男人和女人的價值觀、能力和機會一分為二。
一旦某些人行為表現不符合“常理”,就會收到負面反饋,隨即而來的是外人不分青紅皂白地議論、攻擊和貶低。
“性別”不平等,
正毀掉無數的“玫瑰少年”
21年前,臺灣屏東初中生葉永鋕,莫名倒在血泊中,經送醫後不治身亡。
死因不明。
然而熟悉他的人,都清楚他的死絕非偶然。
生前,葉永鋕是媽媽心中那個孝順體貼的兒子,只是有著偏向女性化的行為和舉止。
由於在極其傳統的社會環境中,人們對他有太多太多的誤解,以至於在學校裡,他成為校園霸凌的物件。
那些“霸凌者”笑話他娘娘腔,甚至還會趁他上廁所時,強行脫下他的褲子檢查他的性別。
老師甚至還提議,讓媽媽帶他去看心理醫生,糾正這些“非正常”表現。
可結果顯示:他非常正常。如果有人認為他不正常,那個人才不正常。
遺憾的是,沒有人選擇站在他的身邊幫助他。
老師給他唯一的特權就是,允許他提前幾分鐘下課,或者使用教職工的衛生間上廁所。
就這樣,葉永鋕在委曲求全中,戰戰兢兢度過了四年。
原以為能逃過欺辱和暴力,不料在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裡,他像往常一樣提前下課上廁所,結果一去不復返,生命從此定格。
原來,對性別的誤解、偏見和不公,真能殺死一個人。
而劊子手正是站在“性別限制”道德制高點的人們。
他們用自以為對的標籤,劃分正常人和非正常人,並濫用自己的批判權,事實上是被內心的畏懼所轄制。
心理學認為,人的天性中有趨同避異的本能。
特別是在絕對兩性的標準下,為了證明自己屬於大眾群體,不得不要站在少數群體的對立面,從而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實際上是羨慕這些少數群體活出個性,與眾不同。
卻隨大流站隊,和那些持有刻板性別意識的群體指責別人,攻擊別人。
他們除了沒有堅定的立場,更重要的是,缺乏抵抗主流文化的能力,終究被迫困在畏懼中。
限制孩子的性別,就是限制他的人生
現實中,絕不是隻有一個葉永鋕。
很多男孩,因為溫柔、說話聲音細、動作舉止柔美,就被冠上“娘炮”的罵名;很多女孩,也因為短髮、不穿裙子、長相中性,就被指責“不男不女”。
限制孩子的性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限制他未來人生的可能。
而不被限制的,他反倒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並在獨屬於自己的美麗上,走出與眾不同的亮光。
前段時間,上海崇明一位00後男孩上了熱搜。
和其他喜歡玩遊戲、刷抖音的男孩不同,他業餘最大的愛好就是踩縫紉機。
當初高考選志願時,他出於熱愛,報讀了服裝設計專業。
身邊不乏有各種質疑和反對聲:“男生能幹好服裝設計?這難道不應該是心思細膩、審美能力更強的女生的事兒?”
就連媽媽,剛開始也不太贊同,總覺得男孩子想學設計,讀工程類比較合適。研究服裝,聽起來多少有點彆扭。
可在他的堅持下,家人慢慢接受,也試著去理解他背後那份熱愛。
有一次,他和媽媽逛街,走著走著的時候,發現媽媽的服裝搭配有問題,便提出重新為媽媽搭配的想法。
果不其然,重新搭配的衣服,穿在媽媽身上特別合適。
後來,他還憑藉獨特的洞察力,設計出一套套連老師都讚不絕口的土布服裝。
為此,還將老家崇明土布推廣出去,吸引很多同學到老家旅遊,瞭解更多關於土布的文化。
看,突破性別限制的孩子,總能給人意想不到的精彩。
假如一開始,別人總是習慣打擊他、否定他、挖苦他,想必就沒有如今才華洋溢的他。
“反性別”,反的不是對世界的定義,而是反大家對性別的固有想法。
尊重孩子的性別愛好,接納他最真實的一面,才能給他足夠的機會,嘗試更多人生不同的可能。
記得節目《少年說》有一期來了一個喜歡跳傣族舞的男孩。
當所有人得知他這個“另類”的愛好後,都喜歡問他:你一個男孩子,學什麼傣族舞。
他的反擊鏗鏘有力,“誰說男的不能學,孔雀它也是分雄雌的呀。”
深以為然。
孩子天生是什麼角色,不管他喜好什麼,做什麼,性別永遠都不是他的緊箍咒。
世間所有的美好,都不該有過分的性別限制。
他有絕對的自由,選擇自己渴望成為的人,夢想中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給他足夠的理解和保護,讓他內心那顆獨有的火種,可以健康快樂地燃燒起來。
-END-
策劃:流沐
作者:哎呀媽
編輯:雪梨
設計:多納
(文中部分圖片均來源網路,侵權可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