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就像王大媽的裹腳一樣,又臭又長!
一到冬天,小丑魚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大伯家,確切地說應該是喜歡大伯家的堂屋左邊的地爐。
小丑魚家的冬天,沒有地爐,只有四面八方吹來的冷風。
小丑魚是魚,她怕冷,於是大伯家的地爐就成了她取暖的地方,成了她和哥哥們爭搶的地盤。
地爐建在大伯家的堂屋裡,在地上摳出一個窟窿,一頭圓形,一頭方形。圓形的一頭在中間放上鐵爐橋,這就是地爐了。地爐不燒柴,燒的是煤,也不是大塊大塊的煤,而是細煤沙,或者用水稀釋,捏成一團一團的小煤球。
方形的一邊就是用來掏煤灰的地方,煤沙或煤球燃盡後,掉在爐坑裡的灰,就從方形的一邊掏出來。
小丑魚喜歡大伯家的地爐,喜歡的就是那個方形的掏煤灰的地坑。
冬天,大伯家燒起地爐,小丑魚的身子就全鑽進了那個方形的地坑,暖和。
在大伯家的地爐邊裡,小丑魚見證了哥哥們的吵吵打打,也見證了坐在地爐邊上打著鞋墊,織著毛衣的大伯的精湛手藝。
魚媽媽打鞋墊繡的那些花紋,大伯會;媽媽織毛衣的那些複雜的織法,大伯也會。
在小丑魚的思維裡,這些不應該是女孩子的手上活路嗎?不應該是大伯母的事情嗎?怎麼大伯都會做啊。大伯真厲害!
要是再在地爐上弄一鍋油辣椒豆豉火鍋,小丑魚更是歡喜得不得了。
在白燦燦的飯粒上,舀上一瓢豆豉辣椒水,嘴角辣得紅彤彤的,腳下烤得暖暖和和的,幸福。
一定等魚媽媽的聲音透過水溝,透過一梯田的油菜、冬麥、胡豆花傳到大伯家的院子時。
小丑魚撐住地爐兩邊,一跳,跳上地面,一路灰塵僕僕,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家睡囉囉去了。
冬天,小丑魚喜歡大伯家的地爐。
一年四季裡,小丑魚更喜歡大伯家的那口躺在大伯臥室旁邊桌子上的扁平小木箱。
那是大伯的生意箱,卻是小丑魚的百寶箱。
那裡面有發條青蛙、雞毛毽子、小水槍、竹蜻蜓、小口哨、皮筋繩.......
大伯帶著他的小木箱,趕花江、趕爛木廠、趕巴鈴.......
小木箱裡面的東西少了、沒有了,大伯又像變魔術似的補進去,似乎從來沒有減少,也從未增加,剛好平齊箱口,不用擠壓,一關,恰好。
大伯在家時,小丑魚會討大伯歡心。
大伯樂了,小丑魚就有機會去挑一個自己喜歡的小玩意了。
大伯不在家時,小丑魚就會偷偷地,趁大伯母不注意地從裡面拿一個自己喜歡的小玩意。
小丑魚想,自己真能耐,真有本事,從大伯的木箱子裡拿了那麼多東西,大伯居然沒發現,大伯母居然沒發現。
但小丑魚知道,哥哥們是發現的,有時候哥哥們還幫小丑魚偷一兩個。小丑魚相信哥哥們,相信他們不會去給大伯大伯母告狀,後來,妹妹們學會了走路,也學會了要東西,玩玩具時,小丑魚就跟妹妹們一起,去木箱子裡偷東西。
後來,大伯的小木箱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那個角落。
裡面的東西差不多被小丑魚、魚妹妹們挑了個精光。
小丑魚也不再光顧扁平的小木箱。
小木箱也越來越舊,灰塵越來越多。
大伯的扁平小木箱,成了小丑魚心裡永遠的百寶箱!
裡面裝著大伯,裝著大伯家的地爐,裝著大伯生意箱裡的小玩意,裝著在大伯家蹭吃,蹭玩,蹭取暖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