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舉辦的“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第二期)”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數宋徽宗趙佶創作的“聽琴圖”了。
這件作品設色絹本,縱147.3釐米,橫51.3釐米。圖中居中而坐,身著黃冠緇服道士打扮,微微低頭撫琴的,就是趙佶本人;邊上一個小几上,薰香中正有嫋嫋的香菸繚繞;背後是蒼勁挺拔的青松與搖曳生姿的綠竹……不僅讓人想起宋代詩人王汝舟在《詠歸堂隱鱗洞》中所寫的“先生名利比塵灰,綠竹青松手自栽”。
這青松綠竹肯定不是宋徽宗自手栽的,他也不可能把名利比作塵灰,但他對皇位應該是看得比較淡,否則也不會穿著道袍,與臣下在青松綠竹間薰香彈琴。也正是在他的引領下,宋代的文化藝術發展才會創下中國文化的巔峰。
“林下風雅”畫展,表達的主題也是這種文人們逍遙放達的人生觀,展現他們嘯傲山林,流連詩酒的曠達生活。
“寧食薇草不吃周粟”伯夷叔齊、“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伯牙子期、商山“四皓”等歷史上有名的高士故事以畫作的形式呈現。“竹林七賢”的倜儻,“淵明歸去”的高蹈,“蘭亭修褉”的風流在展廳裡隨處可見。
雖不見富麗堂皇,也不見高山大川,但從人物的衣著、神情和眼神等細節處,卻可以感受到文人隱士的真性情,體會到古人對自由和尊嚴的本能捍衛。
文人畫,自兩宋興起併成為畫壇主流,與宋代眾多帝王帶頭創作不無關係,更是文人畫家們透過繪畫這一方式記錄生活情景,表達內心感受,寄託高雅情操的重要載體。我們在觀賞這些畫作時,也是在與文人交流對話,也能從中感悟到文人畫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