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是被鑄造出來的自由。——陀思妥耶夫斯基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近年國內的各個方面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經濟方面。
十年前,大家出門還都是要帶著足夠的現金,而如今,微信支付寶的出現已經讓現金的使用大大減少。
人們出門只需要一部手機即可解決絕大部分問題,掃碼付款已然成為大街小巷的常態。這樣的支付方式就連身為發達國家的美國都望而不及,可見咱們中國的發展是多麼的迅速,中國科技是多麼的前衛。
貨幣的起源
最早人們也會用交換的方式換取自己想要的物品,不過那是都是以物換物,比如你有獵物,他有佐料,你們就可以互相交換。
但這樣的直接交換需要滿足“需求雙重巧合”的原理才能發生交易,這顯然很難。於是人們就開始尋求間接交換,貨幣的產生就應運而生。
據記載,中國最早的貨幣是天然的貝幣,那時是夏朝,人們用便於攜帶的海貝作為媒介交換商品,而這種海貝大多在海邊才會有,在而且內陸平原的人少有,貨幣分佈不均也是一個問題。
直至後來的商朝,出現了最早的金屬貨幣,銅幣。
紙幣的產生
如果說海貝是自然貨幣,那銅幣就是人工貨幣。人工貨幣相較於自然貨幣,可以自行冶煉,在數量上相對足夠,當時不同時期不同國度,銅幣的樣式和麵額也不同。
直到秦統一六國後,也統一了銅幣的使用,銅幣被統一成中間方孔外為圓形的銅幣。,這個轉變是貨幣在歷史上的第二次轉變。
不僅是貨幣發展的進步,同時還是古代經濟統一的開始。
銅幣就這樣在國內盛行了很久,相應的還有元寶,銀子等重量級別的貨幣。但是它仍然具有不方便攜帶,和重量過大的缺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貨幣的執行方式也在不斷改變。直到北宋時期,出現了“交子”和“錢引”、南宋的“會子”則是真正的紙幣了,中國社會也迎來了紙幣時代。
紙幣的產生,不僅方便攜帶,而且製作成本較低。也更方便運輸和保管。時至今日,市面上流行的依然是大小面額的紙幣。然而,古代的紙幣不過是一張紙,又沒有先進的印刷技術,為何卻沒人造假呢?
製作材料稀有
原來,紙幣的製作材料是一種稀有材料,這也是很難偽造的重要一點。古代的紙幣一般採用的是稀有的楮皮。這種材料受到了朝廷的嚴加把控,民間很難獲得。
而且,印刷紙幣的顏料也是經過統一調配的,全封閉掌握在少數專業人士的手中。整體類似於“祖傳秘方”的一種形式,外界根本無從知曉這種秘方,更別提蓄意偽造了。
花紋的複雜程度
在現代,我們驗證鈔票的真偽一般都是看光線照射水印時鈔票的留白處是否有花紋出現。古代時紙幣上同樣印有花紋。
而且大都是十分複雜的花紋,並且是經過特殊的染料秘密繪製。其樣式複雜實則難以複製。據悉,不同地區,不同錢莊所發行的紙幣花紋並不一樣,但大多都是花、草、樹、木、鳥類、房屋等。
例如到了清朝末年,鈔票上的花紋改用龍的樣式,還會在上面印滿複雜難懂的滿文,更是大大增加了造假的難度。
底層社會用不到
紙幣發行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大量貨幣不方便攜帶的問題,而能隨身攜帶大量貨幣的,大多都是官員和商人以及富豪等上層社會人員,只有他們才會用到紙幣。
在民間,普通的老百姓是很難用到的,因為紙幣的面額一般都較大,老百姓的家裡一般都不會有這種面額龐大的存款,更很少用的到紙幣去交易。
所以這種情況下,紙幣的流通就有了一定的限制,被固定在特定的一群人中,這個時候如果一旦出現假幣,也是很容易排查和追溯源頭的。
朝廷的嚴加防範
在當時,紙幣是被受保護的一種貨幣,朝廷為了避免造假,更是嚴加防範。在紙幣上會寫有“偽造者處死”的字樣。
以此來告誡和提醒那些心存僥倖之人,這樣的字樣足以讓人望而生畏,當時朝廷專權於整個社會,朝廷的威力是無以倫比的。
同時,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朝廷也會隔一段時間就會出新一版的紙幣。在印刷方式染料使用和圖案結構上都會大有不同,這樣更是讓想造假之人無從下手。
也讓經手紙幣之人剛剛熟悉了這一版,就已經換了一種形式。如此一來,當真是想造假也無從下手了。
驗鈔機構強大
在以前社會,並沒有如今如此先進的驗鈔機構的存在,但是在驗鈔這件事上也是毫不馬虎。他們也有自己的驗鈔機制。可以人工檢測銀票的真偽。
有些專業驗鈔很多年的人,甚至一眼就能看出來鈔票的真偽。為整個朝廷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為當時的經濟脈絡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一個國家的經濟穩定在一定程度上關係著國家的政治穩定。只有經濟上採取健全的保護措施,才能長久的發展下去,維護整個國家各個方位的安全和穩定的發展。
綜上所述,古代紙幣並不是簡單的一張紙,它無論是在印刷還是發行等方面,都有健全的把控制度。
古人多智慧,雖然他們的技術沒有當今先進,但是不代表他們的大腦就沒有當今好使。不僅在鈔票方面,在其他很多方面,例如建築,工業等很多方面,他們仍然有自己莫大的智慧,甚至有些直至今日都不被人超越。
中國人自古就聰明,中國至今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相信我們的祖國發展會越來越快,會越來越接近發達國家的步子,往後每個人都存有自己的小金庫的日子也是指日可待,不是嗎?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