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熱搜:
專家建議,演員需持證上崗。
當下確實有很多所謂演員,能力不行還拿天價片酬的亂象,該管。
但這個建議,卻未必能對症。
賈科長說得很明白:
藝術創作應該別具一格,不應該人為地設定門檻。
一個很好的例子。
《三峽好人》裡的男主是賈樟柯的表弟,一個礦工。
他雖然不懂專業的演技,但其本色出演在電影裡呈現得十分自然生動,完全貼合了故事和角色。
如果要有證才能演戲,那今後將不會再有素人演員。
但話說回來。
現在很多演員是戲也演不好,人也做不好。
到底好演員的標準是什麼?
事實上,我們從不缺榜樣——
一部關於中國演員的紀錄片,上週悄無聲息地上映了。
可惜,排片和票房,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演員
1961年,周恩來總理參加“全國電影故事片創作會議”。
會議結束後,參會代表們一起遊香山。
總理提了個建議——
要評選中國自己的電影明星。
因為當時電影院裡掛的,都是蘇聯明星的照片。
於是,幾大電影製片廠緊鑼密鼓,把名單上報。
最後選了二十二大電影明星:
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謝添、崔嵬、陳強、張平、於藍、於洋、謝芳、李亞林、張圓、龐學勤、金迪、田華、王心剛、王曉棠、祝希娟。
《演員》就是一部關於這些人的紀錄片。
與其說是電影,倒不如說是一段口述電影史料。
這部電影想做的是立榜樣,樹新風。
讓現在那些流量們看看,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們是如何做戲做人。
但肉叔不是要和你們講這些。
肉叔更想分享的是,透過老藝術家們講述,我看到時代對人心和技藝的塑造。
“體驗生活”。
片裡每一個演員在面對鏡頭時,都說過這句話。
就像金科玉律,深深刻在他們心裡。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講的是某鐵路工廠為了支援解放戰爭,群策群力,搶修松花江鐵橋的故事。
裡面有兩人,都入選了二十二大電影明星。
一個是陳佩斯的父親陳強,另一個是於洋。
於洋說,拍電影之前,每個演員都要去體驗生活,跟工人們同吃同住。
當時他們拿自己的軍裝換工人們的工裝,工人們開心得不得了。
而於洋卻被衣服裡的蝨子咬得又痛又癢。
於洋在片裡還說到,他看現在的電視劇、電影裡,很多軍人角色的著裝都不對。
比如,打綁腿。
要從腳踝一直打到膝蓋,綁得緊緊的。
因為行軍打仗一天要走80-100公里,打綁腿是保護腿部,減少受傷。
又比如,軍人一般都有一套乾淨的衣服。
平常不穿,到打仗之前才換上。
因為乾淨衣服細菌少,降低傷口感染的可能性。
為啥他這麼清楚?
因為於洋真的參過軍,打過仗。
有了真實的生活體驗,才能在大銀幕上呈現真實的表演。
沒有生活,那就去找。
1952年的《龍鬚溝》,轟動一時的電影。
主演於是之現在已經是表演大家。
當時他還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要扮演一箇舊社會的賣藝人。
他跑遍了當時的北京曲藝界,捕捉賣藝人的舉止細節。
例如,說話時總是習慣性翹著個蘭花指。
因為單絃藝人總是拿著八角鼓,就這麼個手勢,一直帶到生活裡。
體驗生活,是塑造角色的第一步。
這是演員必須要做的基本功。
奇怪的是,不知道從何時起——
演員做好基本功,已經變成一種稀罕。
就像劉德華所疑惑的:
不遲到、背臺詞,放現在竟然是一件能被讚賞的事。
在他入行時,這是演員基本準則。
時代不一樣了。
演員,現在是一個賺錢的職業。
而在五六十年代,演員顯得神聖多了。
牛犇,這個名字也許很多人不熟悉。
但他演的老電影,卻在去年火過一陣。
《牧馬人》裡,他給主角做媒,就是那個問“你要老婆不要”的角色。
在前面說的《龍鬚溝》裡,他也有出演。
牛犇十幾歲去了香港,新中國成立後又回到北京。
拍戲片酬少了很多,年紀還小的他鬧過脾氣。
後來導演和他說,演戲是幹革命,革命就不能只講錢。
他才想通了。
現在一看,好像有點老闆畫餅內味。
但,在當時,無論是演戲還是拍戲,都真的有信仰在。
皆因他們是經歷過歷史鉅變的人。
比如《上甘嶺》時,抗美援朝才過去三年。
導演沙蒙和編劇林杉去收集資料,採訪親歷過戰爭計程車兵。
資料收集了有一本書那麼厚。
開拍前,演員照樣要去體驗生活,所有人到朝鮮上甘嶺。
演員張亮回憶說:
到上甘嶺之前,大家都高高興興,說說笑笑
朝鮮風景也好,藍天,青山,還有金達萊花
一到上甘嶺,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裡和之前看到的風景完全兩個樣。
山像削過一樣,光禿禿,沒有一點綠色。
戰爭過去了三年,這裡的生機一點都沒有恢復。
上甘嶺戰役的第一天,光我軍兩個連就發射了近四十萬發子彈,手榴彈、手雷近萬枚。
而戰鬥還將持續四十多天。
演員高保成在上甘嶺看到,沒帶走的槍還支在槍眼裡,上面塌了。他們想把槍抽出來,一點沒抽動,鏽住了。
還有鞋扔在坑道,手一碰,化成了灰。
經歷過如此場景的演員,怎能不對抗美援朝戰士懷有敬意?怎麼會不認真演?
到今天,技術、資金都有了。
但再怎樣復原,演員也體會不到真實的戰爭場景會帶來何種震撼,甚至連了解相關歷史的功課都懶得做。
《上甘嶺》電影裡的主要角色都有現實原型。
張忠發的原型是張繼發,護士王蘭的原型是王清珍。
而他們請的軍事顧問趙毛臣,是當年上甘嶺戰役三個生還者之一。
他們拍的故事,離他們的生活很近。
有些甚至就是自己的故事。
就像《黨的女兒》主演田華。
大家都說,她就是黨的女兒去演《黨的女兒》。
田華幼年家境貧困,母親早逝,她12歲就離家,參加了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
《黨的女兒》裡,她扮演和組織失去聯絡,還一直堅持與敵人鬥爭的黨員玉梅,又演了從小和父親分別的玉梅女兒。
她演起來既得心應手,又真情實感。
假如現在的觀眾再去看那時的電影。
或許沒那麼深的感觸,甚至還會有不夠真實的感覺。
這恰恰說明,時代變化之巨大。
六十年,滄海成桑田。
很多東西都變了,不再適用,流失掉了。
對於演員,你也不可能再用信仰的理由讓他們少收錢。
時代不同,演員們的社會功能不一樣了,演戲的初心也不一樣。
但,有些品質,無論在哪個年代都不應該丟掉。
《演員》拍二十二大電影明星。
確實有教育意義,就是想讓當下的演員能保持對藝術和藝德的追求。
只是拍得實在太楞,太直白。
而且大多數演員已不在人世,能採訪的人有限。
這就造成片子的深度和廣度略有遺憾。
但,它還是作為一個視窗,讓人看到那個時代演員的多姿風貌。
比如王曉棠。
她說,演員要靠形象說話。
每部電影都要拿出不同的形象來。
她也演過正義凜然的革命者,但在《英雄虎膽》裡演的女特務扭著腰跳倫巴舞出場時,又呈現完全不同的神韻。
她白天拍戲,晚上“學資產階級的舞”。
學舞時,門口還得有人守著,防止給別人看到。
順著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的名單,肉叔又發現了其他老藝術家的故事。
不得不提趙丹。
這個一定會留名中國電影史的大明星。
他的故事,可以說是被演戲“耽誤”的一生。
1939年,此時趙丹已經演了《十字街頭》,是明星了。他還娶了心愛的姑娘,有了自己的孩子。
但他卻“拋棄”了他的影迷們,離開家要去蘇聯學習斯坦尼斯拉夫表演體系。
然後回國,建立中國人自己的表演體系。
沒想到,軍閥盛世才把他當敵人關進了監獄。
一關就是四年。
後來他在拍《烈火中永生》時,劇組要他去參觀關押烈士的渣滓洞,他激動地說,早就體驗夠了。
四年後,他回到上海拍了一部電影《麗人行》。
電影裡趙丹飾演的角色被關進監獄毒打,出獄後回家,妻子已經另嫁他人。
這幾乎就是趙丹的真實經歷。
趙丹被關在監獄時,有傳聞他已經離世,朋友們都幫他開了追悼會。
等他回到上海時,妻子已經嫁了人,還懷了現任丈夫的孩子。
他追求的表演夢碎了,自己的家庭也破碎了。
後來,他又遇到了另一個女孩,生活又有了盼頭。
在這時,他演了影史經典《烏鴉與麻雀》,準備在表演上大展宏圖時,卻又因為另一部作品而再次經歷坎坷。
一個把表演當作生命的人,屢次因表演而遭受苦難。
而人生裡所遭受的苦難,又被他運用到表演中。
現在的演員很少有這種職業精神了。
運用生活經驗去表演,是每個演員應該有的能力。
比起讓持證上崗,演員更需要認真生活。
表演取材於生活。
無論是誇張的,不切實際的,單薄的。
還是沉穩的,意味綿長的,豐富的。
他的表演是什麼樣,他所感受到的生活就是什麼樣。
為什麼現在的演員表演浮誇,不切實際?
就是因為他們離真實的生活太遠。
只妄想一夜爆紅做明星。
卻連最基本的做人,都還沒學會。
本日打工人:徐老怪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