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賀梨萍
為什麼人類會衰老?為什麼人類不會一直生存下去?為什麼寵物總是先離開我們?貓、狗等哺乳動物的壽命和人類相比差異更大?在11月2日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百歲論壇上,2011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得主弗蘭茲-烏爾裡奇·哈特爾教授丟擲如此一問。
哈特爾現年64歲,而現年77歲的199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厄溫·內爾教授則乾脆在螢幕那端自嘲,“我早就不算是個年輕科學家了,今天我是代表老科學家們來到這裡的。”
這些顯然已步入老齡的科學家們如何看待老齡化問題?又如何與終將步入老齡的自己相處?2017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得主邁克爾·霍爾教授(68歲)從進化壓力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在100年前,在人沒有競爭性的生存壓力時,那個時候人的壽命也大都停留在更年輕的時候。
他認為,而今,我們需要活得更長,不僅生育是一種壓力,養育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壓力可能也使得人活得更長了。不同物種之間的生存壓力是不同的。
201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得主漢斯·克萊夫斯教授(64歲)則將之歸結為一種“星球的選擇”:“如果人類或是大部分動物最終沒有消失的話,那麼這個星球就太過擁擠了。”
實際上,儘管人類存在著諸多健康負擔,但科學家們大多認為,衰老的“可逆”是最困難的,或許預防和減緩程序的干預更為現實。科學家們首先需要知道,皺紋、銀髮、行動遲緩,這些日常可見的衰老徵兆,在分子層面上是如何呈現的?
哈特爾從蛋白質的摺疊入手探討健康衰老的可能性。大多數蛋白質需要透過摺疊來發生作用,而蛋白質錯誤聚集、失去完整性,都有可能預示著人體的衰老,並與諸如帕金森氏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聯。“我們的研究方向是透過對蛋白質的改進,使之達到穩態,從而使得蛋白質的摺疊也達到平衡。”
霍爾則談到了新陳代謝。mTOR是控制人體新陳代謝的一種物質,同時也是一種營養物質。一方面,mTOR能夠控制細胞的新陳代謝,如細胞的生長和凋亡;另一方面,mTOR也影響蛋白質、脂類的合成等。因此,mTOR影響著複雜的訊號網路,也提供了有效的營養感知訊號通路,而這恰恰與眾多疾病相關。其研究希望能夠透過控制mTOR來影響人類的壽命。
克萊夫斯談到了在衰老研究領域熱門的幹細胞。能否透過幹細胞的移植來“替換”或“修復”衰老的器官?克萊夫斯及其研究團隊正致力於此,他們在實驗室的環境中培養幹細胞,生長出新的器官,而後移植到人體裡面去。這種設想尚待更多驗證,也費用昂貴。他還提到,未來,相關方法可能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當人體出現了癌細胞時,我們或許也可以透過這種方法進行治療。”
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田梅教授則透過分子成像技術展開老化的探測。“衰老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裡其實有很多標記,其中有一些表現為基因表達上的不穩定性。”田梅從事是基因表型研究,透過影像技術將衰老和疾病視覺化,不同的成像方法適用於不同方法的檢測。如RCC2,能夠幫助檢測病人的IQ、EQ,透過這種檢測能夠對其認知能力作出判斷。
田梅是這場論壇嘉賓中唯一的年輕人。田梅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她於今年全職加盟復旦,此前為原浙江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浙江省醫學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主任。2020年12月24日,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名單正式公佈,田梅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這是中國專家首次擔任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這場百歲論壇上的“最高齡”,內爾還表達了自身對於“變老”這件事的感知。退休之後,內爾依然進行著研究工作,只有解決、延緩衰老及其帶來的健康問題,他才能更好地繼續研究,延長自身作為一個研究者的壽命。
77歲的199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厄溫·內爾教授。
他提到,“現在,我的工作量也減少了很多,但我相信還是有很多方式能夠讓我們繼續保持活躍。保持活躍是非常重要的,不思考就等於在精神上退休了。”
尚未摘得諾獎的哈特爾向內爾打趣,“不過有研究者稱,諾貝爾獎得主的平均壽命比普通人更長,所以跟其他科學家相比,你的科研生涯可能還會更長一些。”
“或許是因為諾獎得主巧克力吃的比別人更多嗎?有沒有人研究一下巧克力是否是保證健康的原因呢?”內爾成功“接梗”並談到,人類的衰老機制確實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奧秘並沒有被完全揭開來。
責任編輯:李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