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在2021年長城心臟病學會議暨亞洲心臟大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馬長生和中日友好醫院心臟科副主任孫藝紅就全程防控心血管風險因素重要性與如何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展開了討論。
積極控制危險因素 預防心血管疾病
“十三五”期間我國心血管防治能力和研究水平取得明顯進步。然而,因人口老齡化程序加速、公眾不良生活方式流行等影響,心血管病風險因素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愈發顯著,發病率仍在攀升。據統計,我國3.3億人心血管病患者中高血壓患者約2.45億,給社會大眾帶來了沉重負擔,也為防控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
“在我國心血管病患者中,高血壓人群佔比權重遙遙領先,達2.45億。高血壓作為主要風險因素之一,易導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腦卒中甚至是死亡,大約佔目前所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15%到20%。其次是飲食、吸菸、體重等因素。每個公眾應根據自身情況排好風險因素的順序,做好精準的個人健康管理。社會各方也要做好排序,在經濟發展、優質醫療保障和公眾健康教育等方面漸進發力。”馬長生說。
他表示,理想的生活方式與綜合的疾病管理可降低心血管病、癌症等多種疾病風險,並引入“心血管健康七要素”的概念,向公眾發出呼籲:前四個要素分別為戒菸、健康飲食、控制體重、積極活動,公眾可自主管理;另三個要素是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通常需要進行藥物干預。血壓、血糖和血脂受遺傳因素影響,如有相關疾病家族史,則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高於一般人群。但患者只要遵醫囑,合理、持續性地用藥,就可以大大降低“三高”導致的嚴重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對於大眾的日常預防和心血管風險因素管理,孫藝紅呼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除有遺傳因素外,後天生活方式的影響更為重要。先天條件不理想,更應嚴格管理後天的風險因素,注重日常體檢,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的發生。合理膳食,以蔬菜、水果為主要的攝入飲食結構,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入;適量運動,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運動專案和運動強度;保持心理愉悅,良好的情緒管理也可減少壓力對心臟的損害。”
數字醫療賦能患者管理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2021年8月,由北京心臟學會牽頭的“心血管風險綜合管理和控制專案”全面升級,其目的就是將前期積累的心衰患者院外管理經驗擴大到一級預防上,在管理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同時,探索透過控制風險因素來預防疾病發生的新模式。計劃到今年11月,全國將有500家醫院參與其中,惠及超過10萬名心血管病患者。
作為臨床醫生,馬長生表示他的本職工作是醫治患者;而作為臨床專家,他強調教育醫生也是核心工作之一。馬長生介紹, “心血管風險綜合管理與控制專案”升級完成後,將覆蓋從終末端的心衰院外管理到心血管風險的全程管理與控制。第一期將有望於今年11月覆蓋全國500家醫院。透過各類培訓專案的開展,幫助各地醫院和診療機構,培養心臟專科醫生、教育全科醫生,在提升醫護人員心血管病診療能力的同時,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務。
“將大資料分析和AI等新技術應用到心血管疾病管理中,方便患者進行自我管理,將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孫藝紅介紹,“心血管風險綜合管理和控制專案”是對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在心血管風險管控的重要嘗試。專案依託網際網路平臺的管理功能,根據患者特徵或疾病特點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管理。她說:“我們也希望可以透過該專案,積累資料並總結出更有意義的方法,幫助更多人實現個性化的健康管理。”
源頭管控危險因素 做好心血管病全程預防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關鍵在於前端預防,從源頭管理和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風險因素。
孫藝紅表示,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的控制不理想,會導致患病率的直接增長,但大多風險因素都是可防可控的。一旦有了風險因素,就要管好、做好預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更應該注重生活方式的改變。
以高血壓為例,馬長生提到現在醫院門診有大量的患者前來治療。但目前整個社會高血壓治療率僅在50%左右,治療後的達標率更是隻有20%到30%。對此,他提出期待:“未來在中國,希望包括高血壓在內的慢性疾病能由社群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鄉村村醫等基層醫護人員提供管理和治療服務。在三級醫院、二級醫院,治療率爭取達到90-100%,達標率爭取70%以上,同時還要幫助患者長期、合理控制血壓,將整個社會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達標率提升到合理水平。”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