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的路會有多長,或許對於一直從事玉石雕刻的張海華來說不過就是從一件作品到另一件作品的距離。
中國輕工藝珠寶工藝品高階雕刻師:張海華 2001年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他選擇了進入部隊服役,也正是這樣的一段經歷,讓他的藝術生涯帶來了一份獨特的魅力。尤其是那種精益求精的追求,以及一絲不苟的態度,都成為了他十八年玉石雕刻生涯中最寶貴的財富,帶來了一件又一件形象傳神、線條流暢,取材精純、雕工精潤的作品,也讓他多次獲得了國家級的獎項,並在2021年9月24日被評為“中國輕工藝珠寶工藝品高階雕刻師(玉石雕)”的榮譽稱號,被業內人士和眾多的收藏家廣泛的認可。
科班出身,擁有著極強的美術功底,加上一直以來的銳意進取,讓他不僅僅雕刻出了一個個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作品,還極為擅長花卉、動物、山水、器皿的雕刻。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相得益彰,完美的展現了出來。就像是那件《樹下美人》。
這件玉石雕刻可以說是公認難得的佳作,也是一件很有突破性的作品。以女性的美作為藝術的主題,一株古樹的源遠流長和一位少女的風姿卓越,正面動感十足的複雜雕刻,不僅僅是作者雕刻手法的展現,更是匠心獨運之下的藝術創造。靜靜的觀賞中總是能夠帶給我們深深的思考,特別是在強烈的顏色碰撞之中,既有著古樹帶給我們的歲月滄桑之感,也有著少女的青春氣息。眾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其實也在寓意著傳統玉現代的融合,寓意著那種古樸的追求和創新開拓之間的相得益彰。
也也很好的體現出了張海華那種勤思,善學,在紮實的藝術功底之上而時常爆發出來的那種靈光乍現的奇思妙想。在融進了太多文化的傳承之後,他又讓這樣的文化資源成為了他追求完美雕刻的滋養,與其內心的堅韌不拔悄悄地融合在了一起,從而形成了沉渾、大氣、堅朗,陽剛的藝術風格。在他的雕刻中把玉石的那種秀美融進了一種堅韌之感,這也就賦予了他的藝術作品更豐富的美麗層次。無論是《玉龍關公》,《媽祖》還是《尋梅》都具有著那種柔中帶剛的氣息,獨具風格,獨具魅力。
而作為敏典玉雕聯合創始人,張海華也甚至藝術的創造必須要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好的作品必須受大眾的喜歡。所以在追求藝術的同時,他的作品也逐漸的向樸實的方面發展,讓藝術更加的接地氣,也讓他的作品猶如一股清新卻又帶著幾分硬朗的風撲面而來,在那種剛柔並濟之下有了一種陽剛,厚重,返璞歸真的自然與灑脫。這也正是他十八年對玉石雕刻藝術不斷追求,不斷探索的收穫和所得吧,我們也期待著張海華在以後的雕刻之中給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