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紹慶 攝
本報訊(通訊員 柯溢能 吳雅蘭 見習記者 王澤英)唐朝的《簪花仕女圖》、五代的《韓熙載夜宴圖》、宋朝的《千里江山圖》……這些享譽全球的中國古代書畫稀世珍寶,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想要欣賞其中一幅,已是十分難得。如今,不同時空的國寶終於有機會“大團圓”了。
今天,“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系’階段性成果展”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隆重開幕。如果你想要探秘古畫的瑰寶,千萬不要錯過這次展覽。展覽每週二至週日9時—17時對外開放,大家可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本次展覽分為核心館、專題館、特色館,以約500件調色打樣稿作品作為主要陳列內容。走進位於核心館的國寶“珍品”單元,與過往燈光暗淡、佈局疏朗的書畫作品展截然不同的是,在亮堂寬敞的大廳內,一幅幅1:1大小的名畫影象撲面而來,讓人應接不暇,展品豐富程度令人歎為觀止。
《貨郎圖》的貨攤中放著什麼?《清明上河圖》裡店鋪在賣什麼?《滕王閣圖》的榫卯結構是什麼樣?“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工程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的優勢,對影象畫面殘損度較高的作品進行了“無損”修復,將區域性放大數倍後,就可觀察到許多原作中不易發現的細節,從中體會到古人的獨特匠心和畫家卓越的功力。
不僅如此,“大系”在影象拍攝、掃描、校色、印刷等每一步驟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質量把控,對影象品質精益求精,力求達到原真效果,本次展覽的畫作皆為“大系”使用的調色樣稿,其色彩、品質皆與“大系”出版物一致。
“中國曆代繪畫作品歷經浩劫,許多國寶級名畫聚非一日之功,毀僅一瞬之間。”策展人瞿煉說,很多藏畫正是透過“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才首次跟世人見面。據瞭解,“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團隊歷經16年,聯動全球260餘家文博機構,為12250餘件畫作建立了數字化檔案,為全球存世的中國古代繪畫,建立了迄今為止保真度最高的影象資料寶庫。儘管這是開館以來以中國畫作為主的最大規模展覽,但也僅僅呈現了“大系”約三十分之一的作品。
“數字化復原”“數字化共享”是浙江大學在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中的重要理念。這次展覽中除了“大系”工作出版成果的展示外,還在專題館展示了敦煌莫高窟第57窟複製窟,在特色館展出了“無界之境——佛光寺建築、彩塑、壁畫數字化成果”,讓歷史上同一時期不同樣態的文物在新時代“見面”。
“即使用著最先進的裝置,千方百計把數字化技術用到極致,記錄佛光寺文物的至形至色,依然十分困難。”策展人李志榮說。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