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真無線耳機可謂是遍地開花,不管是手機品牌、數碼品牌,還是HiFi音響品牌都有相關的產品線。這就讓以前價格高高在上的真無線,一下子價格殺到了一二百元,甚至幾十元。我很好奇,便宜的真無線從引數看該有的功能都有,它們和賣大幾百、上千元的真無線,差別究竟有多大?
最近剛好入手一條不到200元的低價真無線耳機,還帶主動降噪功能。所以就想和手上有的其他幾款真無線做個對比,看看現在新款低價真無線到底可以做到什麼水平。
需要壽命的是,手上其他幾款真無線都是以前陸續入手自用的,有些產品比較老,已經被新款取代了,對比起來相對差點意思。其實我一直很想買新品三星Buds 2,但因為不是剛需,所以還是等價格下來一些再入手,日後入手會再補充Buds 2的使用體驗。
這次對比的幾個真無線耳機有森海塞爾Momentum TW、華為Freebuds 3、小鳥TRACK Air、創新Outlier Air V2與阿思翠S70這五款,做幾個圖表,字就不寫那麼多了。
森海塞爾Momentum TW
森海塞爾Momentum TW是張大媽眾測所得,雖然是森海塞爾第一款真無線,但我認為它已經十分成熟,音質、操控、聲音延遲表現都遠超同時代Bose、鐵三角等大廠初代真無線耳機,當時很多品牌竟連聲音延遲都無法解決,玩不了遊戲看不了影片的耳機要它何用?
森海塞爾Momentum TW唯一的缺點是續航,不但續航短而且還容易跑電,充滿電放幾天有可能就沒電了。
目前,森海塞爾Momentum已經出了第二代,增加了主動降噪功能,續航等方面也有最佳化。現售價格比幾年前Momentum一代更便宜。二代1000元+的價格雖然仍不便宜,但是考慮到各方面表現,其實也算可以的。
華為FreeBuds 3
華為FreeBuds 3是2019年花了1000元買給主子配華為手機的。設計有些類似AirPods,但半入耳式,但體型大了一圈,多了主動降噪功能,音質也比AirPods略好一些。記得應該也是第一款搭配華為自研的麒麟A1晶片的耳機,也是真正意義上對標蘋果耳機的產品。
搭配華為手機,FreeBuds 3整體使用體驗接近iPhone+AirPods,連線穩定聲音延遲很低,但耳塞本身有一點蠢大,個人感覺佩戴體驗比AirPods略低一點。簡單說明一下,我是油性面板,耳朵裡也出油,這類半入耳式我戴不牢,沾油之後很容易滑出來,所以主觀佩戴評價會低一些。
FreeBuds 3亮點是半入耳還提供了主動降噪功能,雖然開了主動降噪可能還不如入耳耳塞被動降噪效果好,但不習慣入耳式的,華為FreeBuds 3與FreeBuds 4是為數不多的選擇,有主動降噪肯定比沒有的強。
另外無線規格上FreeBuds 3很好,藍芽5.1版本,但解碼支援比較保守,只支援SBC與AAC,不支援Apt-x,甚至華為自家的HWA也不支援,據說是因為HWA延遲高體驗不好,所以砍掉了。
華為FreeBuds 3剛上市時賣1000多,現在被FreeBuds 4換代了,4功能更好一些而且價格也便宜了一些。
小鳥TRACK Air
小鳥耳機當年看到第一眼就想買,因為看產品圖感覺佩戴會很舒適,會適合側躺佩戴。後來朋友買了,借來用了一下,佩戴的確可以,但是聲音總感覺對不起售價,聲音風格有點像AirPods。
TRACK Air賣點應該是顏值,個人感覺是這幾款裡最好看的,而且盒子小巧,電池續航超長,一次充電可以用將近8小時,算是盒子超過30小時。
小鳥TRACK Air比較奇怪的是音訊編碼支援atp-x,卻不支援AAC,是和蘋果有仇嗎?不支援配iPhone比較吃虧,TRACK Air本來音質就不好,現在反而不如AirPods了。
TRACK Air也有升級產品TRACK Air+與下一代產品TRACK Air 2代,主要是增加了降噪功能,價格比一代略微貴一丟丟。
創新Outlier Air V2
不知道為何,在創新官網只列出了Outlier Air一代,而它的電商渠道也比較迷,不管是官方旗艦店,還是第三方Outlier Air、升級版Outlier Air V2、黃金版通通沒有。只有零星幾個代購有,其中淘寶代購Outlier Air V2有標600多元,也有標1000多的,很迷。
但是,創新Outlier Air V2確實是個不錯的耳機,燈光炫,續航長,還有IPX5防水。Outlier Air V2有遊戲耳機的光學汙染,微弱、動態的藍色光環在漆黑的深夜比較漂亮。
創新Outlier Air V2的續航比較變態,單獨耳機就可以提供10小時續航,加上電池盒34小時,所以我一般裝在揹包裡外出用,充一次電可以用很久。
Outlier Air V2另一個小優點是IPX5級防水比一般耳機高。我有一次不小心Outlier Air V2(包括充電盒)放到了洗衣機洗了一個多小時,洗過後曬了幾天,依然正常,也是死裡逃生過一次。
創新Outlier Air V2美中不足的是這個定位,沒有主動降噪功能,也沒有感測器什麼的,所以總覺得與高階耳機相比差了點什麼。
阿思翠S70
阿思翠S70近期價格不到200元,算是最便宜的帶主動降噪的耳機之一。S70外觀奇葩,一是有騷紫色版本,二是耳機與耳機盒都用了透明設計,裡面的電池、耳機單元等元件都能看到,有點極客風。這樣的設計雖不能說多麼好看,但辨識度真的很高。
透明設計也有個缺點,就是塑膠感比較強,裡面膠水什麼的都能看到,會給人一種做工不那麼好的感覺,是不是錯覺不好說,但畢竟一百多元的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做工、用料與上面那些大幾百的耳機有一定差距也屬正常。
和千元左右的高階真無線比,S70最大的區別是硬體上沒有感測器,無法實現取下、戴上耳機自動停止/播放功能,其他方面S70該有的都有,特別是主動降噪功能。
另外,阿思翠也是是國產HiFi耳機新銳,比較注重音質,S70的耳機單元用了曾經索尼動圈旗艦EX1000同款LCP液晶振膜。音質吧,的確比手機廠與普通數碼廠商的音質好。
對比總結
最後簡單談談對上面主觀打分的一些看法。首先,很高興看到,現在不論是便宜的還是貴的,在聲音延遲與連線穩定性都算可以,看影片都沒有問題,嘴型對得上,不會像幾年前一些真無線延遲大到根本無法用。唯獨略微差點意思的是小鳥TRACK Air在配合某些APP時延遲略明顯,其他APP表現有比較正常。
另外,最穩定的,感覺還是蘋果、華為這樣用自研晶片,配自家手機延遲和穩定性相對最好。
音質方面,個人感覺森海塞爾Momentum TW最全面,貴有貴的道理。創新Outlier Air V2的素質不錯,但是調音上更追求環繞特效,適合看影片打遊戲,聽音樂有時候會顯得比較空曠。阿思翠S70表現很不錯,價格最便宜,但音質明顯好過手機廠與數碼廠的真無線,與價格貴幾倍的森海塞爾、創新相比,音質差距也很小,價效比很高。
手機廠與數碼廠的耳機,音質整體還是弱一些,聲音風格也飄忽不定,但不排除裡面偶爾會有聲音不錯的耳機。
做工與功能,感覺手機廠優勢大一些,而且很容易做出來豐富的功能,甚至是自研晶片,目前國產耳機已經可以做到趕超AirPods的水平。有些傳統HiFi廠商,使用者小眾、銷量也小,形成不了規模所以產品相對糙一些,功能上也相對樸素一些。但也可以看到,HiFi品牌也開始發力主動降噪,從S70這款產品看,降噪效果還可以,由於入耳式結構優勢,實際使用感受比華為Freebuds 3還要好一些。
操控方面比較極端。真無線基本都是觸控耳機外殼來控制,比如單擊/雙擊是播放/暫停,長觸是音量增減等等,但有些耳機要麼太靈敏,要麼太遲鈍。比如小鳥TRACK Air觸控就遲鈍,操作體驗不好,華為Freebuds 3操作失誤率也比較高。創新與阿思翠的操控算是合格水平,而操作體驗最好的是森海塞爾Momentum TW,邏輯合理,操作高效。
佩戴,個人差異比較明顯,有人受不了入耳耳機,只能選半入耳。我個人更喜歡入耳,但想找個輕若無物,側躺沒有異物感的也很難,小鳥耳機佩戴是這幾款裡最舒服的了,但金屬外殼有點沉,還不算完美,可能佩戴更好的就是三星Buds 2了吧。森海、創新與阿思翠佩戴感覺中規中矩,不躺著用還算舒服,但側躺會有些異物感。
續航,單獨耳機使用4小時,加上電池盒20小時算是門檻,大部分真無線都基本能達到這個水平。像小鳥TRACK Air與創新Outlier Air V2這樣表現超常的真無線耳機,可以加分。
最後說說價效比,說實話幾款耳機價格跨度比較大,但綜合整體差異沒那麼大,不像其他很多產品200多的和1000多的東西會有質的區別。所以毫無疑問,200元的阿思翠S70價效比最高,除了沒有感測器,還有手機廠耳機與自家手機的一些最佳化,用起來其實沒有太多區別,而且音質可能還要更好。另外,森海塞爾不得不說實力真的可以,初代Momentum TW除了電池不太好,其他表現都比較出色,二代改善了續航增加了主動降噪,賣得貴感覺也有道理。
個人感覺真無線耳機在銷量上,手機廠商優勢會大一些,比如iPhone使用者會首選AirPods系列,華為使用者會首選華為耳機,小米使用者會選小米耳機等等。很容易理解,一方面會感覺這樣搭組合該不會有相容性問題,另一方面手機品牌在大眾群體中認知度更高,比如大家都知道小米,但是不見得會認識森海塞爾。但有特別的追求,比如更好的音質,某些特別的設計,我還是願意去選擇HiFi品牌的真無線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