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智慧製造中職工如何轉型 ①】
原標題:當機器人成為“工友”,一線工人正在從擁有一手絕活、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能向機器看護者和研究者轉型——(引題)
在“未來工廠”,老師傅變身“新工人”(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方大豐 王鑫
編者按
以智慧化為標籤的改造行動席捲製造業領域。隨著製造業重組式創新和指數級增長不斷髮生,“未來工廠”加速成為現實。減少生產線上對人工的依賴,幾乎是企業奔向數字化和智慧化改造的必選理由之一。加速升級的技術,顯然在加速“衝擊”著產業工人的應對能力。
當機器人變成“工友”,一線工人需要變得更加“智慧”,在“未來工廠”,老師傅們要轉身變為“新工人”。如何實現由擁有一手絕活、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能向機器看護者和研究者轉型?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轉變,企業與職工如何適應?沒有全員參與的智慧化不會成功,智慧化的目的是解放人啟用人而不是“無人化”。如何做到變革中以人為本,怎樣實現以人為本?從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報道《智慧製造中職工如何轉型》,敬請讀者垂注。
9月27日,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入選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製造業領域“燈塔工廠”名單,它也是其中唯一的重型裝備製造企業。
短短3年間,90家全球“燈塔工廠”中已有31家中國公司。
製造業重組式創新和指數級增長不斷髮生,“未來工廠”加速成為現實——靈活便捷的“飛毛腿”物流機器人、細緻嚴謹的黃色“鋼鐵俠”機械臂、盤旋在作業島上方負責搬運的“空軍”機器人……記者走進三一集團這座規模龐大的“燈塔工廠”,彷彿目睹了一場機器人總動員。
這種場景正合乎人們對“未來工廠”的想象。企業奔向數字化和智慧化改造的過程中,都會盡力減少生產線上對人工的依賴。身處一線的技術工人,則在經歷著從老師傅到“新工人”的蛻變。
落進現實的“未來”
三一集團長沙總部基地的18號廠房,是公司率先啟動建設的“燈塔工廠”之一,一直被業界稱為“最聰明的廠房”。
在這座10萬平方米的超級廠房中,一名技術工人憑藉一臺電腦就可以為每個工位提供物料和零部件提取、配送服務;加入了視覺識別模組的智慧焊接機器人可以自動識別物料進行焊接;在智慧化系統的指揮下,上百臺機器人協同作戰……
“這裡發生的一切,都是在原始創新。” 18號廠房智慧製造所副所長劉祥舉說。3年時間裡,他參與了18號廠房升級的全過程,大部分時間都在現場與有經驗的技術工人一起,進行“沉浸式”工藝攻關。
AGV就是穿梭在這座巨型廠房的物流機器人。就像工廠裡的“魔幻使者”,MES系統下達指令後,採用鐳射引導的AGV會自動從立體倉庫取貨,再將零配件送到相應的工位。當前方有人或障礙物時,它還會緩緩停下避讓。
在18號廠房親歷攻克類似的世界級難題,劉祥舉感到自豪並堅信,變革時刻都會發生,在任何地方、任何環節都一定會發生。兩年前,實現“燈塔工廠”1.0版本的18號廠房,尚需要1400多人,向2.0版本不斷升級的工廠,能柔性生產50多種型號的泵車,只有400多人。3年內18號廠房還要繼續升級。
2018年,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在全國兩會的“代表通道”中說,面對工程機械和製造業數字化,集團“要麼翻身,要麼翻船”。
現在,三一集團提供了一組資料說明變革的深刻——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750億元時,有7萬多員工,關鍵性裝置1.1萬臺;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1368億元時,員工總數3萬多人,所使用的關鍵性裝置只有8000多臺……
從老師傅到“新工人”
從2015年開始,以智慧化為標籤的改造行動席捲湖南製造業領域。
山河智慧股份有限公司39歲的電焊工陳東,從這一年開始“偷學”機器人焊接。他感慨地說:“機器人焊出來的焊縫,真漂亮。”經過一番勤學苦練,2019年陳東獲得了長沙市技能大賽機器人焊接專案的狀元。
人機相處的幾年下來,陳東感受有些特別。他再也不會被焊花燙傷,也沒有那種腰痠背痛的疲勞感。他覺得機器人也很“需要”他。他說,焊接姿勢、焊槍擺幅和抬起角度,這些人類焊接高手的“絕技”,在焊接機器人那裡是一個個需要調整的引數,選一還是選二,機器和人需要共同去“領悟”。
山河智慧公司工會主席張愛民說,公司股改上市時,將“智慧”二字放進公司名稱中,就包含著“公司的發展需要員工智慧和能力”的意思。
為了讓機器和人都變得更“智慧”,山河智慧製造中心副主任何猛介紹,公司在每一個事業部都有一個製造技術研究院,一線的高技能工人會被吸收進去,透過三維模擬,將工匠絕活程式化。
身處一線的技術工人,只需要像陳東一樣,“手握遙控器,就可以運算元臺機器人工作”。 何猛描述,“包括數控機床加工,工人連裝料、卡位和程式設計都不要做了,只需要將操作指令輸入”。
減少生產線上對人工的依賴,幾乎是企業奔向數字化和智慧化改造的必選理由之一。
三一重工泵送公司副總經理蔣慶彬說,18號廠房集約了20餘條自動化生產線,形成6大高度自動化作業島,實現500餘名工人由機器操作者向機器看護者和研究者的轉型。
他認為這樣不但實現了產能翻番,還保障了質量的穩定,更是極大降低了工人的作業強度。
對此,51歲的“機加老把式”龔偉力感受特別深刻。2002年加入公司泵送事業部從事“銷閥機加”近20年,他幾乎幹遍了線上的每一道工序,過去粉塵飛揚、噪聲震耳的場景彷彿就在昨天。進入“燈塔工廠”時代,他顯然有些無法定義自己的崗位角色——每天就是手握“遙控器”,動動手指傳送指令,監管機器人“工友”的執行狀態,並校對其每一道工序是否合格。
對於轉身後的老師傅,三一集團命名為“新工人”。
消失的班組長
《第二次機器革命》一書描述道:“在過去的數年時間裡,數字化在各個領域的進步已經遠遠超出了你的想象。”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人身臨其境。
湖南夢潔家紡有限公司是生產床上用品的傳統企業。去年,人們去參觀公司的“基本款”智慧化生產線時,還會對那些在“天上”像天鵝一樣飄著、僅僅3分鐘後就成為一床被子的場景驚歎不已。
一年過去,公司供應鏈中心製造總監江海倫說,智慧化+數字化讓羽絨中心更先進。
車間內的“數字”屬性不只體現在生產線上。車間一隅,一塊螢幕正實時顯示並記錄著生產線上充入被子的內芯量。“每床內芯溼度、質地的些許差異,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充絨量’。”江海倫說,傳統模式下需要依靠工人去“稱”、去“掂量”,有了數字賦能,生產流程都可溯源,每件床上用品的一致性都能保證。
從智慧化到數字化,江海倫說 ,“班組長這個角色不再需要了”。MES製造執行系統和APS排產系統,使得工人來到崗位,就能從螢幕中讀取“要幹什麼”。
數字化之後的羽絨車間成品倉庫也成為“智慧倉”,原來需要25個搬運工,如今精簡到只要3名運維人員,“其中一個是透過學習考試合格後得以留下的”。
位於長沙寧鄉市的楚天科技有限公司金工車間裡,1985年出生的趙彬是有名的數控機床王牌選手。閒下來他總喜歡去成品車間轉一轉,以前能大致琢磨出自己加工的備件裝在了哪兒,前不久去看最新的自動燈檢機,近乎完美的工藝質量能媲美世界上最好的醫療機械。“我也想象不到自己加工的零件在哪兒。”趙斌沉思著說。
“記住,技術不是命運,命運由我們自己塑造。”加速升級的技術,顯然在加速“衝擊”著產業工人的應對能力。
責任編輯:朱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