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認知的世界是真實的嗎?
不可否認,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這幾十年時間裡徹底改變了每個人獲取資訊的方式,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瞭解到全球各地的新聞。那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更立體全面了嗎?讓我們先來看看這3個問題:
問題1:“在過去的20年裡,全世界生活在極度貧困狀態下的人口是如何變化的?”
A.幾乎翻倍;B.保持不變;C.幾乎減半
問題2:”現在全世界有多少一歲兒童接種過疫苗?“
A.20%;B.50%;C.80%
問題3:“在全世界所有的低收入國家裡面,有多少百分比的女孩能夠上完小學?”
A.20%;B.40%;C.60%
以上的問題來自於作者“開啟民智”專案的問題,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將A、B、C三個答案分別標在三個香蕉上讓大猩猩在聽到問題後進行選擇,無疑隨機選擇的正確率是33%。那麼作為每天“暢遊”在資訊海洋中的你來講,有信心比大猩猩表現更好嗎?
接下來讓我們公佈正確答案:C、C、C
怎樣,這個世界和你想象的一樣嗎 ?貧富差距的大幅度拉近、疫苗接種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還有教育資源的普及,這些都是這個時代不可磨滅的進步。當你看到這些事實,是否會嚇一跳,原來真實的世界與你想象的不同。
即使你的測評結果不及大猩猩,你也不必過於自責,因為即使是政府官員團隊、科研機構、國際組織、富豪團體、知名媒體的測試結果也並不比你好多少。事實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並沒有因為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質、收入水平的高低而存在巨大差距,真正影響我們過度情緒化的“世界觀”。
二、看清事實為什麼這麼難
你或許會說,這些資料自己平時壓根不會接觸到,所以才不清楚,如果自己是這個專業領域的從業者,肯定會更能理解。好的,讓我們假設你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兒童科醫生,時間線拉回1980年代早期,你被外派到莫三比克,這是當時全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而你是那個30萬人口地區的唯一一名醫生,你每年需要接收上千名重病兒童,而當地的醫療手段非常有限。
某一天,一位雙眼充滿恐懼的婦女抱著一個由於嚴重腹瀉已經非常虛弱的嬰兒來到醫院,此時的你是嘗試用複雜的救治方案,還是採取保守的方法保留以保留自己精力呢?
作為一名有責任心的醫生,救死扶傷、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成立的,但是事實上,你看到的只是眼前。
在當年,平均兒童死亡率是26%,按照當地一年的新生兒人數計算,即每一年死去的兒童數是3900,但是在這所醫院,一年中累計死亡的兒童是52人,只佔了全部死亡兒童數的1.3%。這意味著,98.7%的兒童都是死在醫院之外,這種情況下,把極度有限的資源和精力過度投入在醫院反而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而使得資源得到最有效利用的方式,應該是更多地幫助培訓當地醫護人員掌握救助能力,提高疫苗接種的普及宣傳,讓病患第一時間可以在周邊的衛生點得到救助,讓母親知道要讓孩子接種疫苗。
當然,上述的案例缺乏更細節的背景介紹,可能會影響你的判斷,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在作者身上的,選擇盡全力救治的人與作者當時的醫生朋友一樣,但作者實際的選擇則是保守治療到醫院的患者,將更多精力投身於提升地區醫療知識水平上。當我們過度地把精力集中在可見的區域性而忽略了不可見的整體時,我們反而忽視了事實,做出了情緒化的決策。
三、大腦的選擇
1、生存本能
在大腦進化的過程中,保留了原始祖先們的生存本能——恐懼。 過去人類需要時刻警惕周邊的危險,一旦有風吹草動就需要啟動戰逃反應以應對。然而,當我們的現實世界變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時,我們看到的卻是鋪天蓋地的各種關於危險的報道。我們不能責備記者或者媒體的過度關注,更多的是我們頭腦中的資訊過濾機制導致了總是過分關注危險資訊。這讓我們容易產生負面思維、恐懼本能、情急生亂等情緒化的認知方式。
2、認知的捷徑
為了節約認知成本,我們的大腦也會偏好於直線思維、以偏概全、“命中註定"、一分為二、單一視角等“情緒化”的認知視角。這些潛移默化的認知方式帶來的是系統性的認知偏差,而不僅僅是知識體系本身正確與否的問題。察覺到這些“認知捷徑”,能幫助我們在遇到現象、需要做判斷的時候,看到事實本身。
四、後記感悟
本書的作者漢斯·羅斯林在本書的創作後期被診斷出了胰腺癌晚期,他將生命最後的時間無私地奉獻給了這本書,本書並沒有什麼“醍醐灌頂”的大智慧,有的只是用普通人都能看得懂的角度去提醒我們——用資料思考,避免情緒化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