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在出徵太空前,專門前往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拜謁航天先烈,這是一項極具中國航天特色的傳統。東風革命烈士陵園位於發射中心10區東北4公里處,佔地3萬平方米。始建於20世紀60年代初,1988年中心組建30週年時,對陵園重新進行了規劃整修,園內建立起了象徵國防科技戰士紮根戈壁、志在航天的紀念碑,聶榮臻題寫了“東風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名,紀念碑底座背面刻有《碑誌》,全文如下:
東風場區自一九五八年三月建立以來,走過了艱難曲折的戰鬥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烈士們在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中,以對黨、對人民、對社會主義國防建設的無比忠誠,紮根邊疆,志在東風,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知難而進,刻苦攻關,發奮圖強,勇攀高峰,為在人跡罕見的戈壁灘上建造我國第一個導彈衛星試驗靶場,為基地以現代化為中心的全面建設,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無私地奉獻了一生,他們的革命英雄精神可歌可泣,激勵後來者繼續奮鬥,他們的功績名垂青史,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試驗訓練基地
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立
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內安葬著760多位為了中國航天事業忠誠奉獻、英勇獻身的英雄先輩,包括共和國的元帥、將軍和科技工作者、普通官兵。這些東風先烈平均年齡只有27歲!發射中心有一座山叫青山頭。他們用“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這句東風航天人最響亮、最悲壯、最豪邁的誓言鑄就了中國的航天夢想。
新中國躋身世界航天大國奮鬥歷程的縮影
酒泉是飛天夢想的地方,也是飛天夢圓的地方。20世紀50年代,面對西方的封鎖制裁和戰略威脅,黨中央毅然作出了發展我國尖端國防科技事業的偉大決策。1958年3月,在甘蒙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弱水河畔開始建設我國第一個導彈武器試驗靶場,10萬工程兵部隊和剛從朝鮮戰場回國的志願軍第20兵團的將士們征塵未洗,挺進大漠,拉開了建設序幕。20世紀60年代時,發射基地與北京三個總部的有線電話長途通訊的秘密代號為“東風”,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東風基地”這一名稱。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計劃被批准正式上馬,發射場定在創造了無數輝煌戰績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並發展成為東風航天城。中心成立以來,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十幾個第一;先後執行110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將145顆衛星、12艘飛船、14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現在這裡已發展成中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同時也是中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基地艱苦奮鬥光榮歷史的見證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處戈壁大漠深處,氣候炎熱乾燥,常年不下雨,年平均降水量才40毫米左右,年蒸發量達到3000多毫米。“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四處無人煙,風吹石頭跑”,是這兒的真實寫照。第一代東風人在自然條件和生活保障極其艱苦困難的條件下,戰嚴寒、鬥酷暑,頂風冒沙,挖地窩、住乾打壘,用沙棗、駱駝刺解渴充飢。僅用兩年六個月的時間就在荒涼的戈壁大漠中建成我國第一個導彈武器綜合試驗靶場。雖然現在的生活、工作、交通、通訊條件好多了,但航天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航天飛行活動講究分秒不差、毫釐不差,中心對全體參試人員提出“組織指揮零失誤,技術操作零差錯,裝置設施零故障”的目標和要求。參試人員基本上沒有節假日和雙休日,無暇顧及家人,這樣高的工作要求,給工作人員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為此中心配備專職心理專家,給每個一線參試人員建立了完備的心理健康檔案,特邀國內頂尖的心理專家進行心理輔導。因為地點的偏僻性、環境的封閉性、工作的保密性,東風人不僅自己一輩子奮鬥在那裡,子女在這個小環境裡出不來,升學、就業方面都遇到了不少的問題。“獻青春、獻終身、獻子孫”是一代代東風人犧牲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
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教育的寶貴資源
東風人的英雄事蹟貫穿著“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在這座陵園裡,安葬著13位共和國的將軍,最為醒目的是聶榮臻元帥的墓碑,也是他的骨灰撒放處。聶榮臻是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和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始終關注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先後4次親臨基地指導尖端武器試驗和部隊全面建設。聶帥墓碑的兩側,分列著多名長眠在此的將軍。他們中有基地第一任司令員孫繼先,第二任司令員李福澤等。還有基地團以上領導幹部數十名,他們有的是老紅軍,有的是抗日勇士,有的是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英雄,曾經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和平年代創業大漠,為我國國防科學技術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陵園南區,安葬著謝秀玉、潘仁瑾兩位東風女傑。1998年7月,55歲的高階工程師謝秀玉在病床上完成了最後一項課題。肺癌手術後,她把同事叫到病床前交代:“資料都在這個包裡,你們拿去用吧。”同事們完成了她最後的成果,謝秀玉那加了黑框的名字被鄭重地署在最前面。潘仁瑾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司令員劉明山的妻子,兩人是西北軍事電信工程學院同班同學。為了丈夫的事業放棄留校任教的工作來到大漠,把滿腔心血傾注到共同的事業中,1999年4月病逝,時年56歲。2016年,曾參加首次原子彈導彈結合試驗的王世臣、顏正清骨灰遷入東風革命烈士陵園。還有高階工程師劉德普、胡文全等科技專家和科技工作者,他們懷著報效國家、獻身國防的赤子之心,千里赴大漠,潛心科研,殫精竭慮,義無反顧,為國防科學技術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還有為了保護試驗裝備奮力撲火英勇犧牲年僅24歲的烈士王來,有為了搜尋火箭殘骸渴死大漠的年僅21歲的李再林烈士,有在烈火中為搶救國家財產英勇犧牲的夏水廷等9名烈士,還有14名沒有留下姓名的無名英雄。由於保密工作的需要,很多烈士家屬只能收到一張烈士登記表而無法獲知親人安葬何處。
如今,航天城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新人進發射中心時的第一個敬禮要在這裡完成,重要任務決戰時的莊重誓言要在這裡進行,過往車輛必須鳴笛。
來源:金臺資訊
網編: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