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創新藥領域“科學家+VC”的組合越來越多。
科學家牽頭,明星VC組局,採用“License-in”模式引進國外生物醫藥企業的早期條線,搬到國內自主/合作研發,亦或者是直接扔給CRO公司,往往實際產品還沒見到,公司已經衝上市了。
有故事,有賣點,有效率,有買家,前赴後繼復刻這一模式的醫藥企業層出不窮。
不過,剛剛過去的九月份,海和生物和吉凱基因IPO先後被否,監管機構直指創新藥背後“創新”一詞的含金量,再次引發了行業對於創新藥領域”License-in”模式的爭議。
在中國創新藥發展程序中,”License-in”模式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13年,知名醫藥投資人杜瑩創辦的再鼎醫藥(NASDAQ:ZLAB)就是典型的以“license in”模式為主發展的醫藥企業,成立短短三年後就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再鼎之後,後來者並不少。同樣以License-in模式為主,康橋資本孵化,高瓴加持的雲頂新耀成立僅三年,就登上港股市場。股東名單裡躺著高瓴資本,啟明創投,紅杉資本的德琪醫藥(06996.HK)同樣在四年內實現上市。
License-in模式一度被認為是生物醫藥公司彎道超車的“捷徑”,監管態度轉變下,這條路還會有前赴後繼的跟隨者嗎?
引進數量居高不下,創新藥靶點“紅海拼殺”
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培育下,中國創新藥的發展從保守到激進並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
相比自主研發,“License in”更側重於“買買買”,又被稱為“許可引進”或者是“授權引進”,其交易模式通常為“首付+里程碑付款+未來的銷售提成”。
醫藥魔方資料顯示,近幾年來,國內創新藥參與License in交易的數量和金額一直在穩步上升,尤其是2018年之後,相關醫藥企業全年交易數量一直保持在兩位數,即使是在疫情期間,總交易金額也維持在高位。
投中健康不完全統計,2021年上半年,已經披露的醫藥企業License in交易中,交易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就接近20起。
除了百濟神州等嶄露頭角的創新藥公司之外,像恆瑞醫藥、復星醫藥等傳統的製藥公司近年來也頻頻出手License in交易,以期擴充自己的產品條線。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藥企開始對“License in”模式真香了呢?
一方面,資本市場給了這些生物醫藥公司高估值和套利空間,尤其是在港股18A和科創板第五套准入標準對未盈利醫藥公司“另眼相看”之後,這種VC+IP+CRO的VIC模式更是屢見不鮮。
另一方面,集採範圍的逐漸擴大對於創新藥來說,同樣意味著各大醫藥產品滲透率的顯著提升和市場進入週期大幅縮短,產品放量顯著。
不能否認的是,如果管線價值高,後期研發市場推廣順利,“License in”交易可以說是一筆相當划算的買賣。但當前市場環境下,一擁而上的創新藥“買手”將海外“License in”專案的價格推的越來越高。除此之外,引進的產品扎堆同一領域,產品同質化的情況也越來越明顯。
簡單舉例,從10年前國際上第一個PD-1單抗出現,截至2021上半年,業界熱議的PD-1單抗,就有276件註冊受理號,申報企業42個;PD-L1單抗有148號,申報企業29個。兩者申請的適應症共涉及瘤種18個,肺癌有42家企業共計155件註冊受理號,這極大浪費了審批資源和臨床研究資源。
2018-2020年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39個創新藥中,First-in-class新藥只有2個,佔比只有5%;與此同時,FDA批准的160個創新藥中,First-in-class新藥達到60個(38%)。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李進教授在一次公開分享中曾提到,國內抗腫瘤藥物早期研發的現狀實際上很差。雖然最近有了一些進步,但跟國際相比,國內僅參與了13%的抗腫瘤藥物早期研發,而這13%裡頭,真正的創新藥物不到3%,絕大部分都是仿製品。
抗腫瘤藥物正是“License in”交易的熱門領域。
在李進教授看來,生物製藥企業是將來可以用來跟西方抗衡的經濟支柱之一。但“中國其實沒有融入到國際創新藥物的聯盟裡去,我們還不是俱樂部成員。就像打麻將一樣,我們是在旁邊泡茶的,不是在桌上打麻將的。
面對當下的創新藥困境,該把鍋甩給“License in”交易嗎,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可以迎頭趕上?
創新藥市場洗牌,藥企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
第六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司副司長張洪剛表示,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分別位於全球第二和第一位。
張洪剛同樣強調,原始創新能力不足仍是中國生物醫藥領域最大短板。他表示,“中國生物醫藥領域創新雖然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和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其深層次原因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中國生物醫藥創新要以源頭創新藥物為目標導向,強化自主創新,由以往支援仿製藥和大品種技術改造,重點向新靶點、新機制的源頭創新藥物轉變。透過底層理論和技術的原創性突破,全力培育First-in-Class的全球首創藥物,實現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核心競爭力質的飛躍。”
今年7月份,國家藥審中心下發關於公開徵求《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強調藥物研發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這激起市場極大反響,一定程度在“擠掉”創新藥的估值泡沫。
數量激增的情況下,創新藥的質量同樣有待提升。國家藥審中心副主任周思源在創新與投資大會上同樣表示,藥物研發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企業對臨床價值探索不充分以及臨床研究標準偏低,是創新藥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創新藥發展早期,國內新藥審批效率低,很多開展License in專案的公司打的是時間套利策略,進而形成資本套利空間,自然不好說是完全從患者和臨床需求出發。
據周思源介紹,透過六年多的努力,2019年-2021年8月底,藥審中心審結註冊申請25120件,任務進出基本平衡僅差1.6%。在這一前提下,進口新藥獲批時間縮短,越來越多的跨國藥企開始主動加快藥物在中國的引進和上市速度。
國內藥企未來不僅面臨本土藥企的挑戰,更是要和跨國藥企在同一個舞臺上競爭。2020年進博會期間,輝瑞就曾官宣一項兩個“80%”戰略,即將80%的早期研發拿到中國來同步,同時有80%的產品能與全球同步遞交監管機構審批。
顯然,創新藥市場正加速進入下一個洗牌期,無論是核心技術能力還是人才儲備,對於中國創新藥企業來說,都是一大挑戰。
License in模式本身並無原罪,只是資本的急功好近讓這一模式愈發使人詬病。不可忽視的是,仔細拆解目前市面上幾家偏重License in模式的明星醫藥公司,其花錢引進的專案大部分都在臨床前或臨床早期,離真正實現本地化,產品面世還有一段距離,更別提商業價值了。
“資本遊戲”往往難以長久維繫,只有切中患者真實需求命脈,掌握紮實技術能力的醫藥公司才能在未來的創新藥市場博出一片天地,這也將持續拷問中國醫藥企業的真正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