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璞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二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從7月時的6%下調至5.9%,並維持2022年全球增速預期在4.9%不變。
IMF在當天釋出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持續的供應鏈中斷和價格壓力正在給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形成拖累。“由於疫情局勢惡化,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前景已經變得相當黯淡。”IMF稱,“發達經濟體的短期前景更加困難,這部分是因供應中斷造成的。”
自去年疫情導致停工以來,效率最佳化的全球供應鏈難以恢復正常,導致全球製造業活動一直受到半導體等關鍵零部件短缺、港口堵塞、貨運集裝箱短缺以及勞動力緊缺的衝擊。
分國別看,IMF預計,2021年美國經濟將增長6%,較7月時預測的下調1個百分點;2022年美國經濟增長5.2%,較此前預測的上調0.3個百分點。
IMF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8%,相比7月時預計的微幅下調0.1個百分點;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為5.6%,較此前預計的下調0.1個百分點。
其它主要經濟體中,德國2021年的經濟增速預期被下調了0.5個百分點,至3.1%;日本2021年的增速預期被下調0.4個百分點,至2.4%。
IMF對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之間不同的復甦步伐感到擔憂。它指出,發達經濟體將在2024年超過疫情前水平,但屆時發展中國家(除中國外)可能依然比疫情前低5.5%。
“這些分歧是‘巨大的疫苗鴻溝’以及政策支援方面的巨大差異造成的,”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說,“雖然發達經濟體超過60%的人口已全面接種疫苗,還有些人正在注射加強針,但低收入國家中仍有約96%的人口未接種疫苗。”
IMF還警告稱,供需失衡推高了價格,導致通脹飆升。根據IMF的預計,通脹將在明年年中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但持續的供應中斷有可能使通脹帶來的負面衝擊繼續擴大,從而導致央行提前收緊貨幣政策,阻礙復甦。
IMF表示,物流瓶頸造成的供應短缺,再加上政策刺激帶來的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已導致美國、德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消費者價格迅速上漲。
食品價格上漲給較貧窮國家的家庭帶來了沉重負擔。IMF的食品和飲料價格指數在2至8月間上漲了11.1%,肉類和咖啡的價格則分別上漲了30%和29%。
IMF預計,發達經濟體的消費者價格通脹將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達到2.8%和2.3%,高於7月時預計的2.4%和2.1%。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通脹壓力則更加顯著,今年和明年的預期分別為5.5%和4.9%。
戈皮納特在報告中指出,如果通脹預期上升的風險在經濟復甦期間變得更加嚴重,央行應該準備好迅速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