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週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最近,許多經濟學家大喊通脹。但可以肯定:如果此時只見物價上漲,而不見經濟會因成本大增而陡增衰退風險,那可能犯下歷史性錯誤。
據商務部統計監測,9月份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繼續加快。大宗商品漲價疊加能耗雙控,預計9月PPI同比漲幅將由8月的9.5%擴大到10.2%。同時,市場普遍預計,受豬肉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9月CPI同比漲幅可能還會有所回落,但如果能源和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帶動9月PPI同比或突破10%,那中國CPI與PPI剪刀差必將進一步擴大。
毫無疑問,CPI和PPI倒掛,而且開口加大,這意味著企業利潤正在被成本上漲蠶食。那麼,部分企業會不會因此而停產、減產,甚至破產?如果再加上能源和電力緊張,出口企業拒接訂單等,這可能將對中國經濟增長構成負面影響。
當然,這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歐洲和美國同樣有此困惑。比如,當地時間10月10日,美國高盛公司再次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主要因素兩個:第一,政府對新冠疫情的援助政策不斷減少,一些家庭的收入將會減少;第二,物價上漲,消費者對商品購買力下降,且對服務專案的消費支出並未提升。
作為歐洲的重要經濟引擎,德國經濟狀況同樣堪憂。9月底,德國知名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釋出秋季預測報告預計,德國經濟今年增長或為2.5%。這個資料比該機構此前的預期值低了0.8個百分點,而今年年初德國政府的官方經濟預期GDP增長為3%。該報告的預計還顯示,今年德國全年通貨膨脹率將為3.0%,而此前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8月份CPI資料是3.9%,為1993年12月以來最高值。該智庫經濟學家蒂莫·沃爾默斯霍伊澤表示:德國經濟受到關鍵中間產品的供應瓶頸影響,工業產出正在萎縮,但服務業復甦勢頭強勁。
可見,針對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全球經濟都深陷衰退風險,至少是經濟漲幅下降的風險。但現在重要的是,經濟學家和政策決策者要做出判斷:當下基礎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貨幣超發?還是供應鏈不暢?另外,此次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
或許多個原因都存在,那該怎麼辦?這對中國央行而言恐怕無異於一次重大、甚至是歷史性的大考。核心在於:如果避免中國發生“滯脹”。
歷史地看,不管什麼原因,在經濟需求受到壓抑的背景下,能源等工業基礎原材料價格暴漲,可能使經濟遭受“滯脹”之困,而當下經濟特徵恰恰符合“滯脹”條件。比如,疫情壓制了經濟需求,而這時候不管什麼原因,只要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進一步壓制需求,那“滯脹”風險會加大。
那中國該怎麼辦?第一,政府必須加大“保增長”力度,避免大量企業停產、減產,甚至破產,從最近一段時期“國常會”傳出的資訊看,中國中央政府正在這方面加力;第二,貨幣政策絕不能緊,甚至不能給出緊的訊號。因為(一)中國經濟並無任何過熱跡象,尤其是內需部分。(二)就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超發貨幣的因素,那也是美國因素,而中國過去5年從未超發貨幣,所以不能“別人生病,我們吃藥”。(三)出口增幅過快應採用結構性政策抑制,而不適宜採用總量政策,讓內需給外需陪綁。
那此次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面對這個問題,必須看到其中存在“長期因素”,比如能源結構調整問題、氣候問題等等,都是長期推高能源價格的問題,而能源價格又是一切價格的基礎,所以中國應對當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絕不能受到美國判斷的影響,而只認為這是“暫時性”問題。
那該怎麼辦?變革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讓“發展才是硬道理”之路得以繼續。
責編: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週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