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儘量少跑,注重質量
有的跑得多,有的跑得少,畢竟每個人的體能水準不一樣,但是不是跑得越多就越牛。馬拉松屬於極限運動的範疇,對身體的消耗大,多跑無異,如果你只以健身為主,有氧5~10公里足夠了!而跑馬對於大眾跑者來說,差不多在馬路上連續不斷地奔跑3~6個小時,如果沒有足夠的訓練量打底,跑起來,會很難受。我不知道別人的感受是怎樣的,但是我的內心清醒地告訴自己:儘量少跑,不能過量,對身體不好。年輕的時候,多跑幾場沒什麼問題,2~4天,足以滿血復活,到了一定年紀,就會發現,越跑越吃力,恢復能力越來越差,大不如前,所以,現在控制比賽的頻率,即便賽事一簽難求,也要保持克制。身體是自己的,不能肆意揮霍。我身邊很多“老司機”,她們已經從“參賽達人”迴歸到“家門口轉圈圈”,只要想跑,哪裡都是樂園。
2、能慢就慢點跑!
馬拉松不像百米大戰,衝就完了!而是42.295公里,漫長的過程,需要靜下心來,慢慢享受。那些老司機,閒庭信步,都跑得從容自若,該吃吃該喝喝,不時與觀眾熱情互動,順便蹭波美照,跑馬差不多是這樣的吧!享受過程,樂在其中。一心咬牙,盲目硬撐,最終崩得一踏糊塗,走走停停,累得半死,最後照舊一塊獎牌,一張成績證書,完賽大禮包,不管你破三,還是破四,結果都是一樣的,為何不用最瀟灑自如的一面,迎接個人的跑馬之旅?對於大眾跑者來說,不崩,能健康完賽,享受沿途美景足以!至於好成績順其自然吧!包括我的父母,他們也經常勸我,跑得累的時候,能慢點就慢點吧!最後多花五分鐘,卻能收穫不一樣的感覺。
3、保持初心,勿攀比!
破三了又如何?跑了百場馬又怎樣?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享受沿途風景,夠了!何必非得要跟人暗自較勁跑200場,甚至300場呢?又非得跑超馬,100公里,168公里,450公里,甚至百日百馬,千日千跑呢?請保持理性,吹滅過度追求資料的泡沫,跑一場享受一場,快樂一場,因為你跑過的每一公里,都是最美的風景,不必眼饞別人。人家跑得再牛,與我球不相干。不做大神,保持本心,以跑會友,享受過程。一起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打個卡,勝過自己盲目衝刺而上氣不接下氣,喘成…!跑步就應該這樣,健身,看美景,結識正能量的朋友,絕不是,聚在一起,盡扯一些沒用的:你PB多少?月跑量如何?跑過100公里沒有?有沒有站過臺?獎牌有多少?破三了吧?……
4、跑馬跑的是心態
剛開始接觸路跑的時候,整個人顯得無比興奮,恨不得一天一馬,直至精疲力竭為止。剛開始追求數量,目標百場,後來追求成績,巴不得次次PB,直至破三,如此一來,整個人就顯得浮躁,不喜歡訓練,倒喜歡跟大神溝通交流,吸取經驗教訓,如何跑出好成績。如此急於求成的心態,不踏實訓練,註定跑一場崩一場,直至受傷而前功盡棄。跑馬真的急不得,慢慢來,細水長流就好。我看到好多老司機,平常努力訓練,到了比賽,反而很自在,很放鬆,他們把比賽當作一種享受的過程,絕不是咬緊牙關,非得逼自己破三啊!拿獎啊!……而是以最佳的狀態,迎接42.195公里,跑一公里,開心一公里,與觀眾熱情互動的那種興奮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