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車帝原創 常思玥
[懂車帝原創 行業] 9月剛過,各大車企的月銷戰報並沒有集中釋出,這種情況有些反常。與前幾個月車市猛增時銷量海報接二連三地釋出不同,車企對本月銷量的釋出慎之又慎。
事實上,在當時就已經可以判斷,本月的車市情況不容樂觀。
但與整體車市銷量的不樂觀相比,新能源汽車這一細分領域依然在快速增長,國慶假期第一天,新勢力9月戰報紛紛出爐,蔚來小鵬雙雙破萬,理想、哪吒、零跑等交付資料也相當亮眼,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達到了71,099輛。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車市變革的齒輪一旦轉動,就無法停止,且加速還在繼續,直到實現自我進化的完全蛻變,而這種趨勢在2021年的三季度末,已經完全顯露。
冰火兩重天
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燃油車銷量降幅在20%左右,但新能源車仍然保持200%以上的高增長。
中汽協的資料顯示,9月份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9.6%,其中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6.5%,而新能源汽車銷量35.7萬輛,同比上漲148.4%,環比增長11.4%。
乘聯會的資料與中汽協基本相當,具體來看,今年9月乘用車產量為173.8萬輛,同比下降15.4%;當月批發銷量為175.7萬輛,同比下滑16.6%;零售銷量為160.6萬輛,同比下滑17.3%。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4.7萬輛,同比增長184%;零售銷量達到33.4萬輛,同比大漲202.1%。
在中國,就連常年穩定增長的日系車企也在9月份出現了下滑,而當提及產銷量下滑的原因時,業內有一個擺在明面上的共識:缺芯。
這是一個無法被忽視的客觀利空因素,影響面也不只是中國市場。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本田、豐田、日產、大眾、福特、通用、Stellantis集團、賓士、寶馬、沃爾沃等20餘家車企同時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減產。
據行業研究機構AutoForecast Solutions統計,截至8月15日,晶片短缺已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596萬輛,全球全年汽車減產量或將攀升至710萬輛。
但與此同時,也有另一些證據顯示缺芯只是傳統車企的一塊“遮羞布”。
首先需要了解一個事實,同樣面對晶片短缺,為什麼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市場表現有天壤之別?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這一輪晶片短缺主要是受馬來西亞疫情影響,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車身穩定系統晶片,也就是ESP晶片,但燃油車和新能源車ESP晶片的來源並不相同。
除此以外,由於新能源車企的採購模式與傳統車企有所不同,所需求的量也完全不同,因此受到的影響也會比較小。
在晶片短缺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依然在飛速的增長,這同樣說明了一個問題:新能源汽車在逐漸“蠶食”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
私人消費者越來越認可新能源汽車
對新能源汽車的強烈看好,是出現在“雙碳”目標以後,整個行業都在圍繞這一個目標去努力,因此新能源汽車自然就得到了更多的青睞,產學研各界對於新能源汽車的上升勢頭基本上都抱有一個非常樂觀的預估。
而這些樂觀的預估體現到市場的認可上,則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的。
9月初時,上海公佈資料顯示,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超過了30%。1-8月,上海新能源汽車上牌14.7萬輛,而1-8月汽車上牌總數為42.4萬輛,新能源汽車佔比約為34.74%。
從滲透率的角度來看,上海無疑是全國推廣新能源汽車最激進的城市之一,而放眼全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也在快速攀升。根據乘聯會資料,今年8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17.1%,1-8月滲透率11.6%,較2020年的5.8%,滲透率翻番。
這些滲透率,是每一個消費者花費真金白銀去作出的選擇,而不是“用腳投票”,有兩個證據來佐證。
第一,新能源汽車的私人市場井噴。
據國家資訊中心副主任、正高階經濟師徐長明介紹,私人購買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一個主體。
從資料來看,2020年全國私人新能源汽車增加量為32.1萬輛,2021年1-7月份,私人領域增加量為63.1萬輛,公共領域增加量為15.9萬輛,私人購車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體。
另一個數據,則更有說服力。
從2019年開始,私人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比重逐年攀升,從54.3%增加到2020年的71.5%,而在2021年前7個月,這一比重直接提升到了77%,私人領域出現了市場化轉型。
在今年十一期間,10月1日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充電量達到142.92萬千瓦時,接近平日充電量的4倍,創歷史新高。據央視財經報道,有車主表示,自己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單排隊就排了4個小時。
10月1日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充電量達到142.92萬千瓦時,接近平時日充電量的4倍。
第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10月12日,中國質量協會在北京釋出2021年中國汽車行業使用者滿意度指數(CACSI)測評結果。其中,燃油汽車行業使用者滿意度指數(CACSI)為80分(滿分100分),同比提高1分,第三次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新能源汽車行業使用者滿意度指數(NEV-CACSI)為80分(滿分100分),與燃油汽車持平。
從種種跡象都能夠看出,新能源汽車正在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傳統車企如果不轉型,後果會越來越難看。
從乘聯會最新公佈的廠商銷量來看,9月排名前十位的車企在批發和零售端大部分都呈現大幅下滑趨勢。像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零售銷量分別下滑23.1%和48.6%,吉利汽車、上汽通用、東風日產、長城汽車的零售同比降幅也都相對明顯,而像南北豐田、東風本田在9月銷量已經跌出前十。
反觀自主品牌,則是體現出亮眼的表現,比亞迪在9月異軍突起,當月零售銷量同比大漲90.2%,達到7.8萬輛,這也是比亞迪首次躋身廠商銷量前十名。而在批發銷量端,上汽乘用車也是憑藉27.9%的同比漲幅躋身前十名,當月批發銷量達到8.3萬輛。
寫在最後:
去年,國務院釋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在頂層設計層面規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並對未來幾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進行了最後定調: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2020年我國汽車整體銷量達到2531.1萬輛,如果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是20%,那屆時年銷量會超過500萬輛。
但如果按照如今的發展形勢,這一目標可能也會提前達成,留給傳統車企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