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四大石窟,我走了三個,在甘肅就有一個麥積山石窟,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於384-417年,麥積山石窟也是我此行的一個打卡地,這段時間的天水都是天陰的,好在不下雨,這樣的天氣雖然拍出來的照片不是很好,但是這樣的氣溫是特別適合旅行的,不冷不熱的天氣,就算是爬山都是很舒服的。
麥積山景區離天水市區很近,就只有幾十公里左右的距離,我打算開車過去,天水的充電站還是蠻多的,我在市區充滿了電,去一趟麥積山是不需要充電的,來回都不超過一百公里,完全是足夠的,這邊的海拔都比較低,雖然是山,但是這些山峰的海拔和我們雲南的山的海拔差很多,我們雲南的山的海拔都在兩三千都是習以為常的,這邊山的海拔大多數也就是在一兩千已經很高了。
如果是你和我一樣導航到景區的話,都是最遠只能抵達景區的停車場,景區停車場距離景區還有差不多一公里多點的距離,而且這全程都是爬坡路段,只能步行,這一點體力不好的人要做好思想準備,景區的停車場比較大,停車位很多很多,但是這邊的停車場依舊是收費停車的,我到了這邊從停車逛景區到離開景區差不多3小時不到的時間,差不多也收取了十元的停車費,在抵達停車場之前的公路兩邊,就有很多農家樂,你也可以選擇在路兩邊的農家樂吃飯住宿,然後把車停在最近的位置,走路去逛景區。
我是杜思聰,在大理做了八年傢俱生意的八零後,2020年底,駕駛漢EV成功抵達珠峰大本營,同年冬天用時一天時間穿越了新219國道的丙察察公路,2021年初駕駛著漢EV走了為期半年的新疆之旅。
挑戰了從丙察察到珠峰大本營全程不用快充樁也能順利抵達,走過了一千多公里沒有充電樁的德馬高速,也走了進出一千公里沒有充電站的羅布泊鎮,對於純電動車來說,真的挺自豪的,現在我正在趕往山東,行走在甘肅的旅途之中。
開了這麼長的時間,使用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車子特別的長,因為長時間是在城市以外使用,因為車輛太長引起的停車不便沒有在城市裡使用的感受那麼深刻,但是在一些小城市或者是車多一點的停車場停車的時候,感受就明顯起來了,你倒車的時候你方向得多留些餘量,你轉彎的時候同樣的方向也得多留餘量,你把車子停好以後,每次我都會回頭看一下車輛,特別是和別的車停在一起的時候,一比起來車輛的長度,我的車明顯是要比別人的車要更長,在稍微小一點的停車位甚至停好車會比停車位還要長出來一截。
但是這樣的車也是各有各的好處,車子更大更寬一些的話,在車內會更舒服一些,因為車子尺寸足夠,儲存和駕駛感受都會比緊湊車強太多太多。
現在的景區都是實名制購票,麥積山現在已經沒有售票人員的,幾乎都是讓遊客自己在手機上購票,這樣做的目的一個就是比較精準的檢票,省去很多麻煩,另外的話不需要紙質票據,還能節省成本,同時也更加的環保,你看這張門票是我單獨和工作人員要的才給我的,不然的話,現在手機購票以後只需要拿著身份證,過驗票大門的時候刷身份證就可以正常通行。
進入景區的大門我選擇的是坐大巴車,從停車場到景區山腳下差不多有個兩公里吧,走路不是不可以,但是真的太累了,你到了大巴的目的地,還得走大概一公里左右才能進入景區大門,這其中還不包括你精要面對的爬樓梯參觀景區。
麥積山,高達142米,石窟多凌空鑿於20至7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有崖閣、摩窟、摩崖龕、山樓、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頂、方塌四面坡頂、拱楣、穹頂、方楣平頂、方楣覆鬥藻井、方形平頂、圓形小淺龕、盂頂。
從不同的位置看這座麥積山,這是走到了麥積山入口處的寺廟門口看,這座山的基礎異常穩定,整座小山峰都是由堅硬的石頭構成,還沒開始爬山,在山底下就能感受得到這座石窟的雄偉了。
從這裡開始爬山,這些石梯是用水泥後期建設的,早期的是用木材塞進山體裡,到後期開發旅遊的時候,換成了鋼筋混泥土,從下面往上看看著感覺還行,但是你一旦走到了上面,在往下看,血壓真的有可能一下飆升。
據記載,當年開鑿石窟時,從下堆積木材,達到高處,然後施工,營造一層,木材拆除一層,直到山腳。
相傳,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時,就動用人工40萬個。當地流傳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民謠。
麥積石窟,原是一個完整的山體,唐開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帶發生強烈地震,使崖面中間部分塌毀,整個窟群便分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東崖現存洞窟54個,西崖140個。由於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巖,不宜精雕細鏤,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繪畫。
麥積山塑像,主要題材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儘管各代塑像同處一堂,但並不因襲模仿,而是保持著各自的時代特色,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
在石窟的下方,我們看到的麥積山石窟都是石頭山,但是當你湊近看的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你還能找到有滲水的地方,管理人員在這種會滲水的地方直接開孔,打出一個比較大的洞專門讓孔洞裡的水直接流淌出來,這樣做的目的也是保護石窟的一種方式。